不舍有情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 王忠嗣的往事(下)

    王忠嗣回到河西节度使帐中时,帐内已经坐着好几位大佬。

    除了河西节度使萧嵩,还有瓜州都督张守珪,沙州刺史贾师顺。

    正是这几位,在去年联名请求嶲州都督张审素,在川西大规模演兵,以吸引吐蕃的注意。

    同一时间,各率其所部兵马突袭吐蕃北部地区。

    由于当时河西陇右方面的吐蕃军毫无防范,唐军大获全胜。

    也正是因为有珠玉在前,王忠嗣今年才也来了这么一次对吐蕃的突然袭击。

    此刻萧嵩阴沉的脸就快滴下水来,王忠嗣赶忙上前单膝下跪请罪。

    “萧公莫要气坏身子,王忠嗣莽撞冒进,令士卒身陷险地,自知罪不可恕!

    副将等人皆曾力劝属下回兵,是属下一意孤行,以死相挟!

    还望萧公只处罚属下一人,属下绝无怨言!”

    “油嘴!胡闹!”萧嵩一声呵斥打断了王忠嗣,他偷偷抬眼望去,只见萧嵩气得胡子一颤一颤的,倒有些好笑。

    赶紧又低下头咬住嘴唇才没笑出声。

    张守珪扶萧嵩坐下,温言相劝道:“萧公别动真气啊,忠嗣年轻,此番也是想要建功立业,算不得胡闹。

    只是欠缺经验,不过他的应变能力很强啊,在被近十倍兵力围堵的情况下,还能清晰的辨别方向,迅速找到最有效的支援,扭转劣势。

    依我看,正是天生的统军之才。”

    一旁的贾师顺也接口说:“此言甚是,王将军平日里对萧公执礼甚恭,您就网开一面原谅他吧!

    诶这,怎么说,也都是打了个漂亮的胜仗啊,就连那吐蕃赞普,都跟丧家之犬一样仓皇逃跑了”

    说到这,贾师顺和张守珪一起哈哈大笑,萧嵩脸上的寒意也褪去不少。

    王忠嗣连忙又说:“我跟随萧公三年,寸功未立如何报答天子多年的垂青?又怎么对得起您的关爱提拔?

    如今您就要进长安述职了,属下也是想给萧公再添一些战功而已。另外,另外......”

    “另外,不要迁怒于张审素,上本弹劾他,是不是?”

    说话的是张守珪,去年那次大捷,就是全盘出自于他的计划。此时他正踱步到王忠嗣身前,捻着胡须笑着问他。

    “正是!”王忠嗣没有抬头,却听得出张守珪语气中要帮他说情的意味。

    赶忙趁机抱大腿:“张公平日里,最是善待袍泽,因此您的部下才个个忠勇,张公也正是凭此才屡屡大败吐蕃,建立不世功勋的。去年......”

    萧嵩挥了挥手打断王忠嗣:“起来吧!我怎会迁怒张审素?

    要不是他,你小子这会还不知道有没有命在了!

    他是好意前去救你,得亏你们相遇的地方没有吐蕃军驻守,万一你连累张审素一同身陷囹圄,你百死难辞其咎!”

    王忠嗣此时也着实感觉到一丝侥幸,如真像萧嵩所言的情况,自己擅自行动还造成一位都督被俘,那可真是大事故了。

    想至此额头不觉间见了汗,只好再三请罪,萧嵩方才将此事揭过不提。

    **********

    忠王李亨推了他一把,王忠嗣才回过神。如何就想起往事了?

    他自嘲的笑笑,如今张大人已经是辅国大将军了。

    皇帝赐宴上,张守珪正与一众武将推杯换盏。

    在他侧后方,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光头胖子,正咽着口水盯着席上的羊肉。

    这家伙几年前带着一个小孩儿在张守珪的辖区偷羊被逮住,原本是要被直接砍了的。

    可是他却当着张守珪大声喊叫喊,说是杀了他不如留着去多干掉几个契丹人!

    那个跟着他一起的那个孩子也毫无惧色,在一边帮着说那胖子会六国语言,若是从军定能对大军有所助力。

    张守珪正是用人之际,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思,让他们去抓些契丹舌人回来将功赎罪。

    没想到这个家伙居然真的在规定时间内将人抓了来,张守珪大喜。

    胖子这才报上姓名,他说他叫安禄山。

    跟随张守珪后,因他骁勇善战,又长的白白胖胖会说话,不久就被提拔成偏将,趁张守珪生日时高兴,当场磕头认了义父。

    张守珪对这个干儿子倒也满意,就只是嫌他太肥,不许他贪吃,所以这时安禄山看到满桌子的美食,却不太敢吃。

    一个长身玉立的青年,来到张守珪身旁跪下,给已经有些醉意的大将军献上一盘乳酪。

    轻声说:“将军今日畅饮,还请勿忘保重身体,您康健就是咱们的福气,请用些养脾胃的小食吧。”

    他生的眉清目秀,引得席中不少女眷注意,张守珪有些得意的说:“呵呵,偏是你这小贼啰嗦!哪里就醉死老夫了?”

    他微笑不语,却将身子稍稍挪近了些,腰弯的更低,将盘子举过头顶。

    张守珪笑着从盘中捡了两片乳酪吃了,向身边指了指:

    “珠儿就在这里伺候吧,一会哪位大人要什么,你腿脚麻利,倒比那些下人服侍的好些。”

    珠儿趁机找了个正好挡住安禄山的位置,悄悄冲他点头努嘴,示意他快些吃。

    安禄山大喜,一边不时抬头观瞧一边抓起酒肉大快朵颐。

    玄宗在最高处的宴席上,问右相道:“九龄啊,张守珪领兵多年屡立战功。

    去年大破契丹那一仗,甚是扬眉吐气。朕欲赏他个相位,你意下如何啊?”

    张九龄起身行礼道:“陛下,臣以为不妥!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宰相之位,责任重大,不可作为赏赐。

    况且守珪刚破契丹,陛下就赏赐宰相的位置上;那将来他要是能灭了奚与突厥,陛下将何以赏之?”

    见皇帝沉思不语,张九龄心知这是听进去了却不太满意,赶紧补充说:

    “陛下体恤臣子,张守珪确实功劳甚大,若实在觉得嘉奖还不够,那就给他的两个儿子也赐个朝散官,权作酬谢吧。”

    李林甫眼睛盯着胡吃海塞的安禄山,朝珠儿招了招手。

    “大人有何吩咐?”珠儿低眉顺眼的问。

    “那位便是辅国大将军的干儿子?新任的平卢兵马使安禄山?”

    “正是,大人可是要约见我家主人?”珠儿抬眼看了一下李林甫,又低下头。

    李林甫有些欣赏的看看珠儿:“好乖巧的小子,你叫珠儿?”

    见他点头,笑着掏出一颗南珠扔给他:“请你家主人晚间到越秀阁相见,就说是户部尚书李林甫下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