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配角皇子怎么当皇帝
繁体版

第十九章 圣人有此三子,乃大唐之福

    众人循声望去,这才发现,发出声音的不是别人,正是小胖子,魏王,李泰。...

    李泰自幼天资过人,聪明过人,好士爱文,精草隶体,收藏书籍数万册,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和书画鉴赏家。

    虽说此时年纪尚小,但在长安,也是出了名的少年神童。

    听到他开口阻止,王德也下意识的停下了撕纸的举动。

    并且,向李世民投去了一个求助的目光。

    见此,李世民也是相当的郁闷。

    他疑惑地看着自己非常宠爱的嫡次子。

    历史上,史载宠冠诸王,特许不之官的李泰。。

    看到李世民的视线注视向自己,李泰那胖墩墩的身影,慢慢的站了起来。

    先是礼貌的朝着老爹李世民,恭敬的作了一揖,然后挺着大大的肚子,开口说道。

    “阿耶,如若您不喜欢三哥的这首诗词,不知可否赏赐给儿臣?”

    李世民听到这句话之后,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一旁的长孙皇后闻言后刚欲说话,就被另一个声音给打断了。

    竟然是李丽质开口说话了,并且还是帮着李恪。

    虽说刚才还因为李恪在这首诗里没有夸奖她们公主,而有些生气。

    但是李丽质从小就与李恪关系不错,是李恪难得亲近的妹妹。

    所以,这一次,李丽质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勇敢的站出来为李恪主持公道。

    “泰哥哥,您没看见阿耶因为三哥的这首诗词,气得不轻吗?难道还要阿耶把三哥打一顿,您才开心啊?”

    李泰现在年纪尚小,还没有到争权夺利的时候,圆滚滚的他,听到李丽质的话,也不恼怒,微微一笑,尽显憨厚可爱。

    他连连摆手,向李丽质讨饶道:“丽质妹妹,可千万别误会,我哪里是那种心思。”

    “三哥的这首诗词,诗体虽怪,但是其中那潇洒不羁,不受约束的人生态度是真的令人好生羡慕,用词虽说简单了一些,但是写的是极好的。”

    “好,好,好。魏王聪敏绝伦,不愧是长安出了名的少年神童,文学造诣果然不凡啊!竟然能看出蜀王在诗中所表达出来的意境,着实不错。”

    下方,与杜如晦站在一起,素有刚正不阿之名的李纲,闻言,也情不自禁的出声对李泰赞赏道。

    听到李纲的赞赏,李泰赶紧行礼道。

    “多谢李尚书夸奖,小王愧不敢当。”

    听到李泰与李纲的对话,李世民也渐渐地从牛角尖里走了出来,看到台下的李泰,他随后又看向一旁若有所思的李承乾,问道。

    “承乾,你觉得恪儿的这首诗词怎么样?”

    “何止是好,简直是厉害!”

    李承乾此时只有十来岁,却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摇着头,活脱脱就是一个Q版的李纲。

    若是李恪在这里,肯定会调侃一句:“不亏是师徒...”

    “阿耶您大概是因为恪弟的求学态度,这才有些动怒,但依孤之见,这首诗的格调,却更显示了恪弟的学识不凡。尤其是末尾那一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更是豪气如云,文采斐然。”

    “若是,前面用心一点,便是千古流传也是易而。”

    只是说到这里,他突然叹息了一声,接着说道。

    “只可惜,三弟,也实在是太过懒惰了一些,不愿做那有志之士,否则,刻苦专研一番,孤看三弟的才华,未必会在四弟之下。”

    “啪..啪..啪...”

    等到太子李承乾说道,一阵掌声就从杜如晦和李纲的身上传来。

    杜如晦拱手朝着李世民说道:“太子的辨析,入木三分,圣人有此三子,乃大唐之福,百姓之福,臣贺喜圣人。”

    就这样,李恪的这篇《甘露殿内赋》引起的轰动,在这样的讨论声中,流入进了朝堂。

    让李世民这个不怎么对李恪上心的老爹,对这个庶长子稍微上了这么一点心。

    当然了,面对这一切,提前溜走的李恪,自然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