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执道
繁体版

第28章 白莲圣女(求追读!求月票!)

    东方微熙,陈玄伸了个懒腰自然而然的醒来,喊了玉阳

    两人出了观门,站在石崖旁,看着东方逐渐露头的朝阳,念动金光咒,练习金刚功。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万劫,证吾神通……”

    这两天一边为了防备清河湾的鬼兵,一边想着聚魂幡,也没曾好好的修炼。

    此时回到自家的地盘,念动金光咒后,陈玄就将昨夜的顾虑抛之脑后,专心修炼起来。

    一遍遍咒语,让他沉浸在一片金光热气之中,浑身内气随着一部部动作在周身流转。

    收功时,双手上提,内气从气海沿胸而上,经舌上印堂到百会,过后脑下至玉枕。

    嗡~

    一声若有若无的嗡鸣声在他脑海响起,金刚功种种关窍尽数在心中流转了一遍,霎时觉得整个人变得一片清明。

    双手下按,内气从玉枕沿颈椎向左、右肩分流,像是漫天遍洒的甘露一般,将他上下左右、里里外外淋浴了一遍。

    在这个过程中,体内的三焦百脉、五脏六腑一点点的在他脑海中勾勒出来。

    他“看”到,体内的污浊废气如同泥垢一般被冲刷干净,从脚底涌泉穴泄出体外。

    而三焦百脉、五脏六腑内滋生出的一点点精华之气,则顺着他的意念指引归入丹田之中。

    “气满行圆!这么快就有所突破了?”

    陈玄睁开双眼,活动着因用力而有些紧绷的身躯,仔细的体会了一番刚才感觉,觉得应当是突破了没错。

    不足两个月的时间,从刚入练气境到气满行圆的地步,看来自己还是很有修行天赋的。

    当然,他觉得这也跟前身十数年的苦修,和自己认真修炼了两年金刚功也有关系。

    要不然光是从新理解修行,两个月也不过是学个基础。

    “师兄,我感觉有股气像小老鼠一样在丹田里动。”正当他高兴时,玉阳高兴的问道:“我是不是突破了?”

    “真的吗?”陈玄闻言一喜,道:“走,你练遍清风剑法我看看。”

    后天境界,是没有能够查看人修为的手段的,金刚功虽是动功,但也是一种内练法门。

    而清风十三剑就不同了,养精境多是用巧劲,到了练气境便可将所有的发力技巧整合起来,用整劲。

    看着玉阳施展剑招之时,时不时的便能将力道整合一处,发出破空之声,陈玄便知道,他果然是突破到了练气境。

    “好!”他猛地一鼓掌喝道:“劫去运起,灾解势兴,咱们师兄弟两人在清河湾中也算是过了一次劫难,如今也算是‘神通’自成了。”

    金光咒中有言:广修万劫,证吾神通。

    求道者能万劫修持,则神通亦证明而扩充,此如是也。

    “那以后我也能帮得上师兄的忙了。”玉阳闻言收起木剑,高兴的道。

    陈玄搓了搓他的脑袋道:“玉阳一直都能帮师兄的忙,昨天师兄腾不出手来,全靠你救了王师兄他们啊。”

    玉阳嘿嘿一笑,“如今我有内气了,待会儿也帮师兄一起画符。”

    “这个不急,先养几天气,多多适应一下,师兄当初不也是过了好几天才开始画符呢吗?

    有清风十三剑、金刚长寿功和金光咒、净天地神咒,以你的天赋,肯定会很快就练气有成的。”

    “那好吧……”

    确定了玉阳正式突破,陈玄也练了两遍清风十三剑。

    如今他内气圆满,虽然还尚未开始采气练神,但此时也觉自身剑法又高了一个境界。

    若说先前还是仗着长期练就的肌肉记忆,此时便有种如臂使指的感觉了。

    神到意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力到剑至。

    想用哪一招时,只是心中一想,便自然而然的使了出来。

    突破之后,有所变化的不仅仅只是清风十三剑。

    当陈玄带着玉阳到大殿做早课,念动净心神咒时,便觉心中一切杂念,都在持咒声中慢慢的淡化。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

    驱邪缚魅,保命护身;

    智慧明净,心神安宁;

    三魂永久,魄无丧倾。”

    原本如萌芽般的心神散化全身,能够感应到外界的气机变化。

    心静神凝,扫除杂念,归于冥寂,返观道心,入于清静之中,与道合一。

    一时之间,他陷入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之中,接下来念动净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秽除氛;

    舌神正伦,通命养神;

    罗千齿神,却邪卫真;

    喉神虎贲,气神引津;

    心神丹元,令我通真;

    思神炼液,道气长存。”

    方一念咒,便觉口中一清,有浊气随着呼吸喷出,而后吸入新鲜空气替换浊气。

    口中牙齿张合,犹如篦梳一般罗列,将一切邪秽杂气篦之在外,只留清净之气进入口中。

    顺着舌头上通泥丸、下通丹田,沟通周身气脉,使其上下通遂,住气凝神。

    引动舌下金津玉液二穴,灵液滋生,精气汇聚,顺喉而下,抱元守一,存入丹田,以神炼之,化道气长存。

    犹如千年暗室,一灯即明,随着他对净心、净口神咒有所感悟,接下来的净身神咒犹如是水到渠成。

    “灵宝天尊,安慰身形;

    弟子魂魄,五脏玄冥;

    青龙白虎,队仗纷纭;

    朱雀玄武,侍卫身形。”

    以心神为引,道气流转于肝、脾、肺、肾五脏之气,侍卫自身左右前后,养护五脏。

    ……

    八大神咒不愧是行法演道的核心手段,从三净神咒清净身心,到安土地神咒使得四方天地各安其事,守正辟邪,清净坛场。

    再到金光护体、清净天地,奉香传达天地、沟通内外,而后开宇宙之玄机,大道之灵蕴。

    念完一通八大神咒后,再念《黄庭经》时,陈玄顿时便沉浸在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中。

    “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

    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

    是为黄庭曰内篇,琴心三叠舞胎仙;

    ……”

    只觉诵经之声都带着一股玄妙的韵律,带着他的心神一起震动。

    像是反复拗折的铁丝线、不断冲荡的洪流,每一个念头都在不断冲击着彼此,浑杂的念头被清除出去,只留下纯净坚固的念头。

    这般不断的震荡筛选,本该是很伤心神的,若是没有补充,很快就会严重内耗,心神枯竭。

    然而,此时他已经精固、气住,精气化作内气自发运转,源源不断的滋养着心神念头,使其能够承受的住这般的淬炼。

    渐渐地,他也忘了呼吸,心头只余诵经声回荡,铺天盖地的云彩呼突突地冒起来,将自己包围起来。

    杳冥之间不知身在何处,只见云雾不停涌出。

    “……

    问于仙道与奇功,服食灵芝与玉英;

    头戴白素足丹田,沐浴华池灌灵根;

    三府相得开命门,五味皆至善炁还;

    大道荡荡心勿烦,被发行之可长存。”

    随着外景经最后一句念完,云开雾散,心头一阵清凉,这才又感觉自己的呼吸。

    陈玄缓缓睁开双眼,一道亮光自他眼底升起,仿佛两颗明珠一般,朗照身心,洞彻五脏。

    一场早课做完,令他心中感悟良多,同时,一直只是有着模糊感悟的《黄庭经》也终于看到了入门的曙光。

    是的,只是一丝曙光,他现在只不过是借着突破的契机,偶然对《黄庭经》有所感悟。

    杳杳冥冥之间,他只觉玄之又玄,根本没有突然悟到什么具体修行之法之类的东西。

    不过他相信,自己只要断的重复这样的步骤,日后不终究能够参悟出什么的。

    吃过早饭,陈玄将昨夜沈君给的几张纸拿出来仔细看了看。

    发现其中讲的是如何安定魂魄、奉养外神的法门。

    若是想要增加法器威力,也不需去炼生魂、阴鬼化幡魂,只需将幡中已有的主魂当做外神来供奉便可。

    供奉期间,不仅能够令其如修行一般,日渐增强,还能逐渐平息其身上的怨煞之气。

    通过这两天的了解,陈硕也知道了城隍庙的修行法门,他们并不像前世那样服务于城隍神,依靠城隍的神力来行神迹。

    应该说,这个世界并没有依靠信仰、依靠供奉而“活着”的神,所有的“神”都不过是修行者自身之“神”。

    城,是指环绕都市的防御墙;隍,城外的壕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

    城隍二字本义是城墙及护城河,守卫居住于其中的人民所用。

    城隍庙一众弟子的修行,就是通过不断的奉养“城隍”这个概念,来壮大自身的心神、修为。

    说是奉神,实则还是修行自身。

    就跟他修有所成的八大神咒一般,虽说有“太上”、“元始”、“灵宝”等前世的道家尊神,但并不是请求这等尊神赐予力量。

    而是理解祂们所代表的含义,以其道理来修行。

    周列的手段,说白了是跟城隍庙一样,只不过他是将一个本就存在的人,死后的魂魄当做神一样来供奉。

    平时以自身的精气神来供奉,等用的时候请其附身。

    这种法门就算不是邪法,也属旁门一类,一身修为寄托于外,终究难成正果。

    沈君自然不会将自家根本法门送给陈玄,给他的这些内容,便是一些奉外神的道理。

    陈玄看到这些内容,想到的不是如何洗炼聚魂幡,而是《黄庭经》。

    黄庭经的根本便在“存思”与“服气”,只是其经文倒是玄妙异常,但那都是道、理,而不是法、术。

    这就像是想要画一幅画,看了一本高端绘画艺术赏析。

    但却没有画画的手艺,也没有画画的工具,想要将画画出来,就只能不断的摸索绘画方法、自己制作绘画工具一般。

    然而,如今他却可以将奉道科仪中的奉道法门,与这奉外神之法相结合,慢慢的摸索着如何奉养身神。

    陈玄正自思考间,忽听得门外传来敲门声。

    “请……请问,道玄小道长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