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六期肄业生
繁体版

评论:黄埔六期的将军之路

    黄埔六期算是正牌黄埔生中的最后一届了,此后从第七期开始,就只能算是沾了一个黄埔军校的名了,无论是教育体制还是前途命运,都不被黄埔前六期所认可。而由于黄埔六期开学晚,入学时北伐都已经开始了,无论是广州黄埔本校还是武汉分校、南宁、潮州分校,在校这两年多的时间,既赶上了四一二、四一五、七一五,又赶上了广州起义,可以说事事不顺,所以四千多名学生,最后毕业的只有八百多人拿到了毕业证,而且真正能够在1950年前评上将军的也少得可怜。

    归纳起来,黄埔六期成名之路主要有以上几条:

    第一是加入中共,毕竟中共军事斗争开展的稍晚一些,只要1929年以前加入甚至连大将都可以评上,但受地理影响,大多是武汉分校,广州黄埔本校参加中共的并不多。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罗瑞卿大将。此外还有程子华,虽然因为1955年已经到地方工作,所以没有评上军衔,但如果留在军中,一个上将是少不了的,望着上将争大将也不是不可能。陈伯钧,从黄埔六期肄业,参加了秋收起义,最终成为开国上将。邓萍、张宗逊,其中邓萍牺牲在长征中,不牺牲至少也如张宗逊一样是个上将。此外还有南宁分校的莫文骅,参加过百色起义,被评为中将。但上面这些人不是武汉分校就是南宁分校的,没有广州黄埔本校的。

    第二,加入军统,成为特务,在名的是潮州分校的戴笠了,此外还有唐纵(武汉分校的)。

    第三是出国深造,后来居上,这其中最有名的是廖耀湘,他是真正的广州黄埔六期骑兵科的毕业生,1930年毕业一年后又考取了留德学生,最终凭借其领先与时代的军事能力,成为国军一个兵团司令,他大概是广州黄埔学生中最有成就的一员了。如果说王耀武是三期中最有成就的,那么廖绝对是黄埔六期中最能拿得出手的,而且他出身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