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仙食录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越算越心焦,似是同样也陷入了某种古怪境地,让洞庭龙君如玉的面庞上浮现了一丝病态的绯红。

    可很快,迟玄就分出了一丝威压,迫使他冷静了下来。

    “这处小镇,有吾待了多年。”

    “你能算出什么东西来?”

    “更别忘记了,在你之前,那位柳毅,以及先代龙君,恐怕都布置了不少东西。”

    原本想来,应该是个比柳青懂事的家伙,没有想到居然和柳青是一个性子,一个不注意就钻牛角尖了。

    还是说,洞庭龙君一脉,都是这幅德性?

    似是被迟玄惊醒,洞庭龙君猛地浑身一颤,他也不知道怎么了,来了这处小镇以后,便有些心神不宁。

    就仿佛有什么极度的危险隐藏一样。

    偏偏还是在迟玄面前,忽然就开始陷入了一种特殊的心关之中。

    若非他比柳青修行时间长久,早也已经渡过了心关,恐怕这一失神,掀起风浪,唤起骤雨。

    整个建宁镇就要受到重大的打击。

    ‘此地...邪性!’

    做出了某种判断,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在这里,已经出现了某些让洞庭龙君一脉最担忧的对手。

    龙性偏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同样龙族也一样真挚,

    所以对很多非人哉来说,不过是难过的心关,却很可能导致龙族一脉在源头上自毁,世上传言的所谓‘屠龙术’大多数都是这般的手法。

    龙族一脉就最怕这类叩问心关,不知不觉给你设套的对手。

    天下间的水族之中,唯有龙族最喜欢学习文庙的书籍,并且对文士格外敬重,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自从泾川一脉龙族,对洞庭龙君这一脉产生碾压之势后,当代龙君应付得很困难就罢了,自己的兄弟姊妹一个个要么就是意外离世,要么就是道心破碎,自此不知去向何方。

    这更是引起了他的不安,如今在建宁再次遇到了类似的情况,确实是引起了他的应激反应。

    要不是他如今修行还算不错,迟玄的一缕威压,也未必能够令他清醒。

    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位洞庭龙君,心弦上实在是紧绷太久了。

    天长地久之下,一旦心弦崩断,那可能就不是修为上一跌再跌的事情。

    ...

    洞庭龙君身上的情形,迟玄刚开始还未察觉,如今却已经了然。

    ‘又是儒家一脉,拔苗助长的问心手段。’

    ‘看来,果然是有人盯上了洞庭龙君一脉了!’

    ‘不...’

    迟玄似是后知后觉,看向这座水神庙的前殿。

    那里肃立着一位面容古朴清竣的神像,持着一本书简,负手在后,微微仰望天地,似乎流淌着一种外人难以触及的悲天铭人。

    ‘难道是为了...’

    ‘他?!’

    ...

    ‘好大的野心,遍及九州的湘楚水系,一旦被某方拿在了手里。’

    ‘等于是在整个天下九州都有了切入点!’

    ‘柳毅,柳毅便是文庙留在这里的一个保险?’

    迟玄到底是经历非凡,随着赵天生的修为提升,磨砺更多,她解开的自我封锁也越多,很快就看穿了一些往日里没有曾察觉到的迹象。

    ‘只不过...’

    ‘权利与责任对等!’

    ‘插手湘楚水系,考虑到如何维持整个湘楚水系的安定了么?’

    ‘文庙那些老东西,又到底在等什么?!’

    已经感知到了某种波及深远的谋划,迟玄倒也不能说担忧,却明显感知到了赵天生已经陷入了某个大麻烦之内。

    ‘他...’

    ‘能持本心,一路走下去么?’

    对于这些身外的算计,此时还没有在意,甚至是全然不放在心上,赵天生认真的将自己手上的食材,一点点的处理好。

    袅袅烟气蒸腾起来,淡淡的鲜香味道充盈,便似乎已经代替了他的回答。

    而在一旁的魏老道神色也露出了讶然,毕竟刚刚洞庭龙君的变化,他可是看得清楚,想必赵天生也能注意到,这种情况下还能稳住心神,专一在烹饪之内。

    只能说明赵天生的掌祀境界,似乎已经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天生小子这个掌祀境界...还真是水涨船高!’

    ‘就是不知道,他体质这份阻碍,到底是好事多磨,还是天将降大任了...’

    之所以,魏老道愿意舍去了面皮,一直围在赵天生的身边,除了是护道一程,双方的情谊所在之外。

    也有另外一个原因,魏老道也未必就此沉寂了。

    他还是很乐意,在某天某刻,给某些人一点点惊喜的。

    只不过随着时间过去,赵天生手底下熬煮的高汤,似乎又一次释放出了特殊的香气,只不过这一次,竟然好像和之前又有不同!

    ...

    那道‘合家欢’烹饪前熬煮的高汤,香气浓郁至极,融合了鸡鸭两者的鲜美,没有多余的杂味,可是却带出了极致的味道。

    可是赵天生如今在熬制的高汤,即便是有着整鸡和猪筒骨的加入,明明上面飘荡着一层厚厚的油脂,但汤汁的鲜美风味却好似并不出彩,甚至可以说极淡。

    虽然依旧飘香四周,却绝没有前者那么令人心神激荡,似乎多了一分和风细雨的温婉。

    熬煮高汤的火候更是不一样,前者的高汤明显可以看到汤面不断的鼓起大小不一的水泡,各种食材物质在汤锅里翻涌。

    可是这次的高汤,却好像根本看不到任何水在翻涌的痕迹,偶尔一两个水泡涌动上来,好像就连那一层厚厚的油脂都捅不破。

    然而赵天生却神色肃穆,好像这样的风味才真正是让他满意的。

    与之前不同,赵天生要做的这一道羹汤,需要汤清如水,更是还得经过几道工序,除了让汤汇集更多的风味外,同样也是要以鲜引鲜,把汨水银鱼的滋味完全的激发出来。

    如果是之前那种,油脂混合汤汁,已经略有些浑浊的高汤,便无法品尝到那种羹汤清亮的风味。

    这也是不同高汤配合不同的料理的基本理念。

    而除了汨水银鱼作为主食材,为了凸显鲜美的风味,赵天生配合的那些辅料,也几乎都是以口感为主。

    甚至赵天生还得感谢一下,已经离开的那位神州游商掌祀李少卿,他输给赵天生的食材之中,便有这道‘汨水银鱼羹’,不可或缺的配角之一!

    ‘发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