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余烬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 山雨欲来,暂得安宁

    阴长生去了望乡台,封紫陌自然清楚其间的利害关系。

    能够让一位传说中已经白日飞升的仙人枯守三百多年的神物,绝对震古烁今、至关重要,就算不是人界花,也是层次相当的东西。

    灵体关于老鬼的描述不多,他现在也无从推断老鬼究竟是妖、魔、佛、道,还是其他的什么生灵。

    望乡台与地府相联,每个独立的大世界、小世界都有连接望乡台的通道。

    封紫陌打算向村中老人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当老人们听到“望乡台”三个字,纷纷变了脸色,这个名称,似乎勾起了他们心中极为深重而痛苦的回忆。

    “我们不知道什么望乡台,你不要再问了。”

    “那是死人望乡的地方,你问我们这些活人作甚。”

    “不用那么着急,等你死后,自然能够去往望乡台。”

    ……

    这些老人分明是在搪塞他,甚至有人对他恶语相向,这也难怪,生死攸关的事情,谁也不愿意多说。

    无奈之下,封紫陌敲响了村长梁振家的大门。

    梁振将封紫陌请进屋,就将其晾在一旁,自顾自磨着一把柴刀,柴刀早已被打磨的锃亮,刀刃锋利无比,偶尔还会反光。

    “村长,我想打听一下望乡台的事情?”封紫陌开门见山,缓解被晾的尴尬。

    梁振抬头看了封紫陌一眼,随即继续铿锵铿锵地打磨柴刀。“哦,好好的活人,为何要打听望乡台?”

    封紫陌心中一紧,不知是不是错觉,方才某一瞬间,村长的目光好像锥刺一般刺入了他的神魂深处。

    过去,他担任了数十年的监正,借助国运修炼,修为已经通天动地,修仙十境,他已经踏入了第八境“合道境”,除像葛洪那等获得过大机缘的人外,他已经差不多屹立在人道修行的巅峰了。

    没想到会被一个普通人看得毛骨悚然。

    莫非眼前之人是超越了合道境的隐士强者,已经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地,修为不显。

    “不瞒你说,我来此地,是奉了东晋皇帝之命找寻一件神物,那神物可能就在望乡台。”

    梁振随口说道:“你所谓的神物,是人界花吧?”

    封紫陌点了点头,“正是,人界花蕴有一界意志,对于人间帝王而言,永恒的权利才是唯一,得到了人界花,就能保皇朝金城稳固,永垂不朽。”

    “利益动人心,自我们的先祖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迁来此地,如今已经五百多年,在这期间,外界数名强者潜入这方小世界,他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其实我们早就知道了,懒得管而已。守界的绝云阵虽强,拦得住小鱼小虾,拦不住强大的修行者。”

    “因此,有人三百年潜伏寻找,也有人借转生之机混入我们的村民中打听,假以时日,这些人终究要被清算。我们这里确实有人界花,且不止一片花瓣,但人人觊觎的神物,岂会是无主之物。我们这些秦时遗民,不过是替人看管罢了。”

    “以你的修为,确实有资格争上一争,但身死道消的几率颇大,我劝你还是走吧,没必要趟这浑水。”

    说罢,梁振继续磨刀,屋中只有节奏明快的磨刀声,以及若有若无的心跳声。

    封紫陌静静地消化着梁振说的话,半晌无语。

    “还杵在这里干啥,走吧,都走吧,很快这个小世界就会崩塌,大清算即将开始,鲜血四溅,碎肉横飞,当繁华落尽,地府才是万灵的归宿。”

    梁振随手一挥,袖袍中兴起一阵狂暴的风,将封紫陌推出们去,随即木门吱呀一声关上了。

    “繁华落尽,地府才是万灵的归宿。”封紫陌不断重复梁振的这句话,失神地走在村中的小道上。

    ……

    村中的溪水中,有金色鲤鱼游来游去,四五个孩童一个劲地吞咽口水,追着金色鲤鱼嗷嗷直叫,不久后,河边燃起火堆,几条鲤鱼已经被处理干净架在火上,在火的烘烤下油滴溅落,发出刺啦刺啦的声响。

    村南的溪谷间,繁花似锦、绿意葱葱,一块块梯田被村民平整的极为光亮,田间水倒映着天中云,好一派安谧静美的景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微风过处,细雨如牛毛飘落,纷纷扬扬,田埂上,几个中年男子披着绿草编织的蓑衣,肩膀上搭着扁担,箩筐里装着捆扎整齐的秧苗,哼着歌儿朝水田走去。

    一块块水田间,农妇们穿着白麻织成的衣裙,手把着绿色的秧苗,两三棵为一束,动作娴熟地插在水田间。

    农忙时节,身虽忙,心中却无比惬意,那一抹抹、一片片的葱绿,是一年的生计,是一年的希望。

    距离水田两三里远的石山下,一麻衣少年身上背着一块千斤巨石,一步步走向山顶。

    离开忧患谷后,云杉的体魄早已远超常人,淬体境后期的修为,让他隐隐有了一丝安全感,但这还远远不够,他的体内,还有许多金色的光点,那是蚩尤以国运强行为他提升修为的后遗症。

    只有将这些光点全部驱出体外,他的淬体境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圆满,否则,哪怕进入了下一境“锻骨境”,也会留下巨大的隐患。

    烙印在血肉中的光点,就像一道道催命符,云杉不敢大意,拼命地修行,近乎自残式地打熬身体,为的就是要将那一个个小光点送走。

    修行之路,在于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刚开始,云杉背负三百斤巨石尚感觉到吃力,两日后,云杉不断加码,已经完全能够背负起千斤巨石,直达石山顶部。

    身体的透支,伴随着力量与潜能的释放,作为暴发户,云杉不加怜惜地开启了氪金模式,一株株灵草、奇药疯狂地往嘴里塞,这种败家的感觉实在太好。

    有外物的加持,云杉的修行可谓一日千里,虽然境界上未有多大提升,但体内的金色光点已经消失大半。

    云杉大喜过望,站在山顶吹着清凉的风,感受着体内愈发浑厚的元气,不禁有种小试牛刀的冲动。

    他徒手一拳轰在巨石上,千斤巨石一声爆响,化作成千上万的碎石与粉尘散落四方,这还是未曾调动体内窍穴中元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