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寸土地都是汉朝
繁体版

第四章 陈熙离乌林

    转眼到了建安五年五月。

    陈熙已经来到这个时代二个多月了。

    来时的现代衣服也都换成了汉朝服饰,一眼望去,还真有汉朝人味道了。

    “如今官渡之战已经打响,曹操不出意外,将会统一北方。孙策遇刺身亡,孙权也继之掌事。刘备应该也快来荆州投奔刘表了。”

    凭借着超越古人2000多年的科学知识以及了解历史发展的趋势,陈熙觉得自己一定能够一鸣惊人。

    既然到了汉朝,就不能如此浑浑噩噩下去。

    想有所成就,必须有所依附。刘备是大汉皇叔,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

    好,投靠刘皇叔!

    我要让这世界上每一寸土地都是汉朝。

    “贤弟,真的要走吗?”

    听说陈熙要走,张大牛万分不舍。

    这两个多月的朝夕相处,同床共枕,不对同床异枕,两人之间也建立了很深的兄弟情义,也已经结拜兄弟。

    “嗯,大哥,男儿志在四方。好好照顾咱娘,等弟名扬天下,必来接咱娘和你去享福。”

    张大牛也想跟去,怎奈母亲年老,只能留下来照顾。

    此刻,张大牛满眼泪水,使劲的点了点头。

    这时,大牛母走了出来,手里拿着包裹。

    “我儿此去需万事小心,不可于人斗嘴,忍一时才能风平浪静。这包裹里有两件娘缝制的衣服,还有些干肉干粮,都带着吧!”

    说罢,把包裹递给了陈熙,随即用衣袖擦拭着眼眶的泪水。

    “谢谢娘。您好好保重身体,一些粗重活让大哥干就好。孩儿放了几颗治伤寒感染的药在您的床边,如果以后再有伤风咳嗽,记得一天吃一颗。”

    “哎,哎。我儿保重!”

    “贤弟…”

    “娘,大哥,我走了。你们回吧。”

    告别了大牛母子,陈熙翻开了他来到这大汉末年的崭新的一页。

    走了许久的村路,离开了乌林村,陈熙来到了零陵郡泉陵县。

    夜幕降临,古城墙在月光下静谧而庄严,周围一片宁静,只有城墙下的小溪轻轻地潺潺流淌。

    陈熙看身上还有些许银两,便找了家客栈歇息。

    次日,陈熙来到熙熙攘攘的街道,看到了一群人围在一起,嘴里还不停的嘀咕着,看着墙上张贴的告示:

    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而今县衙正思贤访贤,寻觅谋士。有贤者县衙内详谈。

    嗬…

    陈熙嘴角露出微笑,这是招聘师爷啊。

    陈熙走上前去,撕下了告示。

    衙役观察了一下陈熙,随口问道:

    “汝撕下告示,可是要…”

    陈熙罢了罢手:

    “带我去见县令。”

    衙役不敢怠慢,遣散了人群,领着陈熙往县衙方向走去。

    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汉末三国名将,现任零陵县令。

    黄盖外表形象严肃刚毅,善于照顾下属,每次出兵作战,士卒都奋勇争先;处理事情果断,从不拖延,且文武双全。

    “敢问官爷,咱们的县太爷名讳?”

    快走到县衙,陈熙想起来还不知道县太爷叫什么。

    “县太爷姓黄名盖,字公覆。”

    陈熙点点头,原来是他。

    跟着衙役的带领,陈熙来到了县衙内。

    陈熙一眼望去,黄盖坐在高堂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盯着陈熙。

    “草民叩见县太爷。”

    学着古人的模样,陈熙跪拜下去。

    “起来吧。听汝撕下告示,想必是来应征师爷的吧?”

    黄盖摸了摸胡须说道。

    “禀县太爷,小人姓陈名熙,字浩然。自幼饱读经书,如今二十有一。看到招募告示,便想来应征,希望能为社稷出力,为百姓谋福。”

    “好一句为社稷出力,为百姓谋福。只是口说无凭,吾想知道汝有何才华。嗯…你可会作诗?”

    作诗?陈熙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