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年代,当商业大佬
繁体版

第一百四十一章购买股票

    恰好这时,一辆豪华的轿车开来,是劳斯莱斯!

    劳斯莱斯稳稳停下来,从车上下来一位都市女郎。

    标准的大波浪卷长发,时尚的蛤蟆墨镜,白色的西装外套,名贵的手表作为点缀,脖子上戴着洁白的珍珠项链。

    外加上精致的五官,纤细火辣的身材,堪称完美。

    能有这样一位都市丽人作为女友,会是无数男人的梦想。

    马涛在美女和车上来回扫视,短短的几秒钟里,他连第三个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

    张远笑着说道:“接我的人来了,我也该走了。”

    劳斯莱斯的司机,熟练过来替张远提行李,张远和女郎上了车。

    不懂车的董岚问雷大招:“雷叔,这是什么车?看起来好高级的样子。”

    “那当然,那可是世界顶级豪车劳斯莱斯,一辆车在国内要一千万。”

    “这么贵!”董岚明显被吓了一跳。

    雷大招点头说道:“那是自然的,不然怎么叫顶级豪车。

    国外关税没我们那么高,大概也要2多万美刀。”

    董岚被震撼的无以复加。

    马涛见状,酸溜溜的说道:“那又不是他的车,肯定是别人的车。”

    …………

    马涛没有猜错,车子的确不是张远的。

    劳斯莱斯内,有隔音玻璃,前面开车的司机不能听到后面的谈话。

    张远和董月直接聊起了工作。

    “辛苦你了,董律师,事情办的如何了?”

    这段时间以来,董月得心应手,虽然活越来越多,却给了董月十足的成就感。

    “按照老板您的要求,重点购买了戴尔、克来尔隧道公司、微软的股票,特别是前两家的持股比例都快要到达5%。”

    “我有必要提醒你,按照米国《证券法》第86条规定,对于持股比例达到并超过5应履行报告、公告义务。”

    张远想了想,觉得赚钱这种事情上,还是低调点好。

    根据后世的种种血淋淋的案例来看,华尔街都是一群流氓和强盗,一旦玩不过对手,他们会用最野蛮的方式掀桌子。

    什么拔网线,停电,叫司法部下场,都是家常便饭。

    张远投的不是一万两万,而是十几亿美刀。

    等到9年后卖出,就是上千亿的资产。

    戴尔、克来尔隧道公司,在后人眼里,都算不上是顶级公司。

    但是作为穿越者,张远知道,如果1990年,花1美刀买他们的股票,到1999年卖掉,能变成89美刀。

    890倍回报。

    只要脑子不傻,都知道该做什么。

    买它啊。

    不过,现实很残酷,董月说道:“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股票已经很少,后续我会继续跟进。”

    对此,张远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没办法,张远只能把目光放在回报率只有80倍左右的股票上。

    比如微软、嘉信理财这些公司。

    如果张远现在什么都不做,9年后他妥妥是千亿级别富豪,乃至万亿级别的富豪。

    妥妥的世界首富。

    可如果只是为了赚钱,那样就太无趣了。

    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张远想要做的是改变祖国。

    扯远了,大多数钱都投进了股市,意味着张远现如今手中现金流吃紧。

    张远不得不为再次挣钱而犯愁。

    “老板,我必须提醒您,你现在绝大多数钱都在股市里,手头的现金流连五千万美刀都没有。”

    “这恐怕会严重影响之后的投资。”

    董月的言下之意便是——我们没钱了。

    “安心吧,钱是用来花的。”张远宽慰道。

    与此同时,东瀛六大财团之一的三零集团公司总部。

    中森光子与其他三零高管齐聚一堂。

    每当公司有重大战略决定时,他们这些高层便会纷纷现身,开始扯皮。

    今天的主题,是关于公司部分业务转移的议题。

    作为全球五百强企业,三零电器虽然在三零公司内部,不是主要业务,但是放眼全球,仍然占据着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

    因此,今天的会议才能叫来众多大佬。

    把小家电业务外包出去,已经得到了一众高层们的同意。

    但在选择哪个国家上,大家并未达成统一意见。

    会议上,女强人中森光子负责主持会议。

    “各位,想必大家都知道,如今小家电的利润越来越低。我们还需要面对其他品牌的竞争。”

    “目前,我们的战略中心正在转移,新兴科技才是我们的关注的重点。

    如果我们不能把小家电的成本降下来,未来极有可能失去小家电这块蛋糕。”

    “所以,寻找一家代工厂势在必行。”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玛来东亚,一个是种花家,各位有什么想法。”

    中森光子并没有说出自己的观点,三零内部并非一言堂,派系林立,中森光子不会轻易表态。

    忽然,一位董事开口询问:“中森光子夫人,我有个疑问,我们三零集团已经在太国建厂了。

    而且有过多年合作历史,为什么还要选择在其他国家找代工?”

    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