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年代,当商业大佬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七章前往脚盆鸡

    在90年代,能直飞脚盆鸡的航班,只有几个大城市才有。

    张远不喜欢坐长途,干脆直接先飞到了帝都,再飞往脚盆鸡。

    贵是贵了点,好处是不用折腾。

    与机场里的大多数人不同,张远可谓是两袖清风,拖着一个拉杆箱来到了机场。

    为此,他还成为机场最靓的仔,就连一些老外也频频侧头看过来。

    谁不想有一个方便的拉杆箱呢。

    “咦?这不是张厂长吗?”一个熟悉的声音叫道。

    现如今,还叫张远为厂长的,大多都是政府机关里的领导。

    张远闻声看过去,是川省外贸厅雷大招局长。

    “雷局长,真巧啊。”

    两人客气十分客气寒暄了几句。

    对于张远,雷大招还是很佩服的。

    整个川省,全都靠张远的天兴集团有限公司出口创汇,财政更是要仰仗人家。

    所有人都知道,人家天兴公司的产品好,连老外都喜欢。

    很多人想买都买不到,必须要托关系。

    倒不是张远耍大牌,实在是天兴集团的产品太好卖了,海外市场都是供不应求,更别说国内了。

    就比如现在张远使用拉杆箱。在海外,更是一箱难求。

    拉杆箱在今年广交会亮相时,根本不需要推广,只是简单展示在那里,立马一群人意识到了拉杆箱的价值。

    纷纷跑来下单的外商不计其数,而且都是发达国家。

    这回,也是张远首次以良心价售卖,采取走量的方式打开市场。

    因为他知道,比工艺,比设计,他还真不是那些大品牌对手,所以干脆用价格换取市场。

    因此,这届广交会上,天兴集团收到了海量订单。

    国内想买,根本没有没货卖给他们。

    张远仅仅送了少量拉杆箱,给了关系比较密切的部门。

    这也是雷大招这么热情打招呼的原因之一,他也用着张远赠送的拉杆箱。

    用过的人才能明白,有拉杆箱的好处。

    “张厂长,你这是要去哪啊?”雷大招热情的问道。

    “准备去脚盆鸡,采购一套塑料机床。”

    “这么巧,我们也是,川省石化也打算布局石化产业下游,所以和我们一起去。”

    看到雷局长身后的一班人,张远大体能猜出情况来。

    川省石化那边,估计为了外汇贷款的事情,自掏腰包请了一班子领导,以便于之后审批能给开绿灯。

    说白了,借着贸易谈判的机会,来公费旅游。

    真正负责谈判的没几人,这基本算是单位福利。

    “小张啊,来,给你介绍一下其他人。”

    外贸厅来的都是老人,想想也找出,这种难得公费旅游的机会,自然是要留给老人。

    一众介绍下来后,张远发现没有翻译,于是好奇的问道:

    “雷局长,这次翻译都是谁?”

    雷大招说道:“石化那边自己有一名翻译,听说大学专业是日语。”

    “我们这边从帝都外语学院,找了个日语专业的大学生,人应该也该到了。”

    雷大招伸长脖子四处看了看。

    张远客气的说道:“好的雷局长,我也会写日语,如果需要我帮忙,可以找我。”

    “好好,一定……快看,人来了。”

    张远顺着雷大招的目光看过去,只见一个高挑的身影,扎着马尾辫,穿着牛仔裤,背着书包拎着行李袋急急忙慌跑来。

    小姑娘看起来不到二十,典型的北方姑娘,一米七六的个子,在一众人当中,显得格外高挑。

    牛仔裤极好的衬托出她的大长腿。

    在这个没有邪术的年代,面前这个姑娘颜值绝对算是女神级,十分养眼。

    然而,让张远惊诧的,不是少女的容貌和身材,而是她身边跟着的人。

    “董岚你慢点,你的钱包没拿。”

    听到身后中年男人在喊自己,名叫董岚的美女,才转身跑回去拿钱包。

    看她慌慌张张的模样,和踩着点到,显然是因为某些原因,差点迟到了。

    张远走上前,大家以为张远要主动和美女搭讪的时候,张远开口喊道:

    “董大哥?”

    董华这才注意到张远,欣喜的喊道:“张老弟,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你,真是好久不见。”

    两人握手寒暄了一番后,董华主动介绍道:

    “这是我侄女董岚,今年刚刚上大一,这次托他爸的关系,跟贸易团去脚盆鸡,当商务谈判的翻译。”

    “别看她年纪小,日语水平不差。”

    董华毫无保留介绍,让董岚有些诧异。

    她了解自己这位叔叔,可不是那种见人就会把事情抖出来的人。

    特别像是自己这种托家里关系,进贸易团的事情,虽然走的都是正规流程。

    但是碍于老爹的身份,难免会引起人误会,通常是能不提家里有关系。

    可是叔叔第一时间就抖出来,十分不妥。

    张远微笑着说道:“巧了,我也去脚盆鸡,谈点生意。”

    “好啊,二三年没见,你都成为大老板了啊。”董华唏嘘的说道。

    待张远离开后,董华单独把董岚拉到一边,小声的叮嘱道:

    “刚刚那位年轻人,是你叔叔我的一位贵人,他精明得很,你要好好和他相处。有事多向他请教,准没错。”

    董岚见叔叔这么慎重交代,好奇的问道:“叔叔,那人有什么特别的吗?是谁家的孩子吗?”

    董华摇摇头,说道:“他没什么背景,也不是二代。”

    董岚更是好奇,对方看起来和自己年龄相仿,又不是达官贵人的公子哥,自己的叔叔对他的态度为何如此的好?

    董华看出侄女的疑惑,压低了声音,给出了答案:“他凭自己的本事,当年在股市里挣了一亿多。”

    “什么?!”董岚瞪大了美眸,不可置信盯着自己的叔叔。

    董华没有多解释,嘱咐道:“他不是大院子弟,做事却十分老诚,很有魄力,好好和他相处,说不定对你会有帮助。”

    “嗯嗯,好的。”

    董岚心不在焉点头。

    虽然一亿多身价的冲击力很强,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对于金钱的崇拜远不如二三十年后。

    在董岚看来,只不过是有钱点罢了。

    但是她并不知道,1990年的亿元户,份量到底有多足。

    当然,董岚和董华更不知道,张远现如今的身价,可是有二十几亿美刀的现金流!

    是的,是现金流,可不是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