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年代,当商业大佬
繁体版

第八十二章下岗者闹事

    正当张远以为人民群众都乐意接受改革,结果却事与愿违。

    他随便抓些待审批的文件,发现上头居然已经有二十几个签名,盖了十几个章。

    这怎么不叫人火冒三丈。

    时间就是金钱,你们当官当上瘾了?

    一点破事都要一群领导盖章,什么车间,后勤,财会,厂办,一大堆闲人吃饱了没事,每天就是想办法盖章。

    不到五百人的天兴汽车厂里,竟然有近一百个“领导”。

    此外,还有工会五六十号人,离退休干部一百多号人,各种带“长”的管理者超过一百五十号人。

    更搞笑的是,天兴汽车厂里面还有什么厂里搞了个妇联支部,有几十个大妈在里头。

    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厂里职工找对象,调解家庭矛盾,同时监管计划生育,分发节育用品。

    关键是,这竟然要天兴汽车厂和天兴钢铁厂掏工资!而且发的工资还不少。

    这凭什么啊!

    一线干活的,居然不到两百人,最老实的职工收入最低还最受欺负,这工厂能办得下去才叫怪了。

    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国企都很常见,天兴钢铁厂还算好的。

    起码没有幼儿园和技校,特别是后者。

    技校简直就是混混培训班,什么都学,就是不认真管。

    一群未成年的青少年,到处偷鸡摸狗惹是生非,偏偏还管不了,因为他们都是未成年。

    如果说这些都属于外患,那内忧就是那些体制内的人。

    他们不但浪费钱,还降低效率。

    此时,天兴钢铁厂里充斥着“干活我不行,捞钱我第一”的废物。

    为此,张远没少发飙。

    他拿着上面给的特殊政策表示,若不按自己的要求来,自己就直接和上面提,大不了另起炉灶。

    大佬们也知道这些问题,他们天天开会讨论,始终拿不出办法来。

    结果,张远这个不开会的主十分干脆,直接让不干活的人出去另求他路!

    对于穿越者而言,前面那句话就是屁话,二十年后,口号完全一百八十度变化,变成养老不能靠政府。

    所以,趁着还有这波福利,赶快甩给政府,否则绝对过期作废。

    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将近两百号离退休人员带上亲朋好友,直接跑到天兴钢铁厂里闹事,要讨个说法。

    结果他们发现,自己不是唯一倒霉的那群人。

    像是妇联啦、工会啦,等等与生产无关的部门,都被关了。

    张远直接让他们自谋生路去吧。

    这一下子,又是几百好人哭爹喊娘上街闹事去了,不是封堵厂门囗,就是请愿,要求为民做主。

    可惜,他们没想到,他们这些手段,在后世人眼里,都是小场面。

    某个“黑心”资本家直接把厂子都关了,你们爱咋闹就咋闹,又不指望一个没有订单的汽车厂盈利。

    至于天兴钢铁厂……因为受到的波及较少,且还有加班费,职工们生怕殃及池鱼,根本就不敢闹事。

    下岗职工们倒是想去闹事,可是张远学习前世王德发的优秀经验。

    花钱雇了一群三教九流的人,守在门口,外加上一群退役士兵当保安,倒是没闹出事情来。

    毕竟论道德底线,那群被下岗的职工,可是斗不过那些街头混混。

    对于那些哭诉的人来说,张远置之不理。

    为了免得所有人被拖死,就只好让一部分人去死了。

    再说了,哪怕他不管,即将到来的下岗潮,也会教他们做人。

    趁着现在就业环境还好,另谋生路其实是不错的选择。

    等到下岗潮来了,根本不会有人管他们。

    省里根本不管这些,把包袱甩给了市政府。

    市委领导班子有心想劝张远不要如此一刀切,一贯有话好说的张远理都不理,直言这不是自己的责任。

    资本家的冷酷面目暴露无遗。

    市里的领导都劝张远:“能不能别一口气开除这么多人?好歹也缓一缓,我们这边也受不了。”

    “我记得市里不是还有很多岗位吗?直接让那些下岗的过去工作去不久行了。”

    市里的人摇摇头,然后说道:“说了,他们觉得那些岗位太累太掉份,不愿意去干。”

    张远顿时气乐了:“还轮得到他们挑三拣四?当我这里是活菩萨啊。

    我开高工资,是为了出口创汇,不是为了养一群闲人,连这点牺牲精神都没有,好意思跑来闹事。”

    “不想干就等死,不想跟着时代做出改变,难道要拉所有人一起死吗?要不我把天兴钢铁厂也关了,这样大家都很公平。”

    市里的人也吓了一跳,再也不敢提下岗的事情。

    由此带来的影响便是,背地里咒骂张远的人数不胜数,紧随其后的是各种状告黑料层出不穷。

    然而,张远上面有人罩着,根本不担心这些,更何况那些黑料都是子虚乌有。

    在另一个时空,王德发当年做的比这个还过分,也没被人绊倒。

    所以,张远被绊倒就更不可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