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年代,当商业大佬
繁体版

第七十四章购买四合院

    第二天黎明时分,

    几辆货柜车在未经过任何海关检验的情况下,从港口下来,一路开往帝都。

    这些集装箱装的满满当当,极为沉重。

    当海关和边检人员准备检查,一个加强连的武警强势介入,直接把这些集装箱拉走了。

    然后,护送集装箱来到帝都外的一处仓库,并且有专人看守。

    直到张远和一众技术人员到场,这些集装箱才被一一开启。

    这里面,既有毫不起眼的电子垃圾,也有报废的机床……

    全部的东西,杂乱堆放在一起。

    “这里面可真够乱的。”周永民忍不住吐槽道。

    “废品不应该就是乱的吗?”张远半真半假的说道。

    周永民靠着脑补,恍然大悟的说道:“你把国外禁运品以废品名义弄来?这倒是一条法子,容易骗过国外的监管。”

    对此,张远没有解释,他以检查的名义,率先进入其中一个集装箱内,这里有一大箱子芯片,准确来说,这些都是废品。

    这些就是所谓的黑片。

    黑片则是测试封装过程中的“报废品”,毕竟晶圆切割和封装都会允许一定的废品率,而这些“报废品”通常是可以拿出来卖钱。

    鹰酱那边是看不上这些“报废品”,于是就便宜了张远。

    张远便是利用这个空缺,大量采购黑片,拿回来自己修复。

    趁着周围没人注意,张远使用系统,修复了所有的芯片。

    当张远指挥着几人,拖出一整箱芯片时,技术人员兴奋极了。

    箱子里全都是芯片,少说都有上万枚。

    虽然都是这些商业芯片,但对于种花家的人来说,已经足够了。

    上万颗芯片不可能靠十几个技术人员完成鉴定,大家只能向上级请示,准备拉回去召集更多人手进行整理。

    在完成交接后,便没有张远的事情了。

    在回去的路上,张远开口询问道:“我提出的军民融合计划,上面同意了吗?”

    “同意了。”周永民随口说道,心里实则也是感慨万分。

    上面最终认清现实,发现了国内外的差异化,也愿意大胆尝试市场经济。

    饭终究是要一口一口的吃。

    羊毛出在羊身上。

    只要人才不外流,就不怕他们折腾。

    …………

    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张远主要时间是干一件事情――就是买房子。

    张远的要求很简单:“有什么好的房子我都要,郊区点的地皮也行,贵点也不要紧。”

    “你要房子和地皮做什么?”周永民一脸嫌弃的问道。

    在1989年,没有多少人看得上,帝都周围这些房子、土地。

    “咳咳,我准备过一阵子,在帝都这边搞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要一些地皮建研究所。”

    “顺带买一些房子,来作为员工的宿舍。”

    张远不会告诉周永民,再过十多年,帝都的房子价格翻倍的涨。

    对此,周永民嗤之以鼻的说道:“在帝都三环以内会贵一点,三环外倒是很便宜。”

    听到“三环”这两个字,张远顿时来了兴趣。

    在未来,三环都被人们认为,是帝都的核心圈。

    “难道帝都三环周边的就容易买?那有多少,我就买多少。”

    帝都三环分属朝阳,丰台,海淀各区,这些地方放十几年后妥妥的市内核心地区,极具投资价值。

    “至于三环内的,若有人出售,我拿外汇购买,如果有人买二进、三进的四合院,我也可以买,适当的用外汇交易也行。”

    现在有太多的人,削尖脑袋想出国,大部分人最大的困难倒不是签证问题,而是没有足够的外汇。

    外汇的官方牌价,跟黑市牌价差一倍多。

    帝都有不少人蹲在,各大涉外宾馆的门口,专门找老外兑换外汇券。

    帝都警方还特意打击,这种“投机倒把”的行为。

    当张远愿意用外汇,买房子的消息传出去之后。

    一大堆来头不小的帝都企事业单位,乃至部委都跑来了,开始给张远出谋划策。

    令张远意外的是,这其中,包括了一位后世的大牛――马伟都。

    此时的马伟都,还不是馆长。

    张远开门见山的说道:“马老师,我想买个四合院,要有年份的,还请马老师帮忙推荐一个。”

    “嘿,你来的还正是时候,上面计划拆除一些古建筑,最好的四合院都成了保护单位,剩下的说是要拆掉搞房地产。”

    对此,张远笑而不语。

    他赶在这时候,来买四合院。就是要保留一部分四合院,以免被那些房地产开发商给拆了。

    “那就麻烦马老师了。”张远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