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村落漫记
繁体版

十二、沙马姓氏的由来

    为纪念和褒奖史阿尼的赫赫战功,金母值谷部落决定以他的姓氏为部落名号,“史阿尼”的急促音转变而成“沙马”,“沙马”这一名号的称呼由此而来。

    彝族让人眼花缭乱的姓氏里头,排名靠前人数众多最显另类的要数沙马。我的思维惯性是,要么姓沙要么姓马,沙马连一块就有违常理,猜测会不会跟汉族的复姓一个意思呢?

    想说清沙马姓氏,得从六祖分支的迁徙路线说起。在大小凉山一带以及祖先曾在那里居住过的彝族,大都是曲涅部落的后代。历史上的曲涅部落留下了许多姓氏,其中有杨、邱、刘、马、白等姓氏,众多姓氏都是单姓,只有沙马姓氏更像一个连体儿。

    那么,沙马姓氏具体从哪儿来的呢?为何称作沙马而非马沙呢?

    仅就这个问题请教沙玉中先生。沙先生照旧又给问住,怔了一下,陷入深思,没能给出答案,只说他们家族祖祖辈辈都叫沙马,叫了几百年了,早已经习以为常了。究竟为何叫沙马,沙马姓氏最初是从哪儿来的,他确实不知道也从没思考过这个问题。

    总给沙先生出难题,我很有歉意。为协助我寻找答案,沙先生默默起身,走到卧房拿出一本《川滇毗邻县市沙马石忆源流》的书,郑重地递给我,并说这本书记载了沙马石忆家族全部家谱,足足有七十几代人。

    这部家谱对我来说更像是上天的礼物,给了我意外惊喜。郑重地接过家谱,没曾想它有那么重,差点儿没拿住。太重太厚了,有1000多个页码,纸张也厚,大开本,抱在手上掂了掂,差不多有四斤多重。

    盯着这部家谱,沙先生开口说要送给我,且眼睛都没眨一下。我的心被打动,感叹彝族同胞的实诚大方超乎我想象。

    家谱就是浓缩的文化,用文字集结的祖先魂魄,真想收下来带回上海慢慢研究。可转念一想,家谱太贵重,也太厚重,我没有足够的心量可以收下它。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接下来还有好些个民族待考察,带着它,山高水远,弄丢就不好办了。

    不收家谱但不影响我非常非常看重它。从触摸到沙马家谱瞬间,我就对其爱不释手,抓紧分分秒秒,尽可能多的摘录主要人物和重要章节,不懂的地方当场请教沙先生。同时我俩也对一些细节问题做了细致的沟通。

    果然,我急于探求的沙马姓氏来源在这部厚重的家谱里找到了答案,虽然答案不完全,好在有具体文字进行详细说明。

    家谱有载:沙马石忆、伙伙惹石,是凉山彝族地区赫赫有名的白彝家支之一,为曲涅部裔阿都尔普的直系后裔。

    阿都尔普,大小凉山彝族历史上妇孺皆知的一位君主。《颂毕,毕谱》《勒俄特依》等彝文典籍记载,他原居住在兹兹濮乌(今昭通)一带,在他的率领下,他的部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迁徙,从兹兹濮乌到达利木姑后与古侯部落结盟联姻,确定了曲涅部落,主要是阿都尔普部落往凉山一带迁徙并在那里繁衍生息下来的计划。

    阿都尔普在迁徙过程中,生下儿子尔普金母,儿子又生下了三个儿子。

    尔普金母的三个儿子分别是大儿子金母欧昂、二儿子金母博伙、三儿子金母值谷。

    毕摩经书记载了“金母三子在尼格姆子灯(地名)时,哭持作祭祀来分支”的故事。

    在尼格姆子灯的地方,尔普金母的三个儿子独立地分离出三个部落,即金母欧昂部落、金母博伙部落、金母值谷部落。

    金母欧昂部落成为阿苏拉则毕摩、依里惹尔等各支系的先祖,金母博伙部落成为乃根七子的先祖,而金母值谷部落则成为沙马姓氏的先祖。

    金母值谷与兄长金母欧昂、金母博伙分手后,继续向凉山地区迁徙,在迁徙途中,生下儿子值谷阿立以及孙子阿立姆背史阿尼。

    史阿尼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后来成为一代赫赫有名的部落联盟酋长。

    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史阿尼率领下,他指挥的部队从云南会泽一直打到沙马摸火波,也就是四川金阳县境,掌管并使用金红印章,府上有一对金制花猫(福禄或法宝),管辖疆域:首抵沙马米姑(即今雷波县境),尾至特党拉达(即今布拖县境),左达古你拉达(今即昭觉县境),右抵特库波希(今即昭觉县境)。

    为纪念和褒奖史阿尼的赫赫战功,金母值谷部落决定以他的姓氏为部落名号,“史阿尼”的急促音转变而成“沙马”,“沙马”这一名号的称呼由此而来。

    此后,沙马酋长(史阿尼)的后裔或属民大多以“沙马”作为姓氏,如沙马兹英、沙马曲比、沙马布色、沙马昂图、沙马昂库、沙马尼节等。

    沙马酋长(史阿尼)有三个儿子,即沙马昂札、沙马摸大、沙马如东。

    据考证,沙马石忆这一支,包括沙玉中这一支,都属于长子沙马昂札这一支的,都是沙马昂札的后代。

    沙马昂札的儿子叫昂札体翁,而昂札体翁又生了七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儿子叫伙伙新惹,下传七代为石忆。

    石忆生命力旺盛基因强大又生了不少儿子,一共传了70几代,书上的七十几代,包括沙玉中这一支,都是沙马石忆的后代。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不断迁移,沙马石忆的后代主要遍布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市,由于历史、文化和地域等原因,虽为同宗同源,但后代们一直处于孤立的状态,很少有大范围的统一活动。

    终于一步步找到答案,已经推论到祖先沙忆的七十几代后人,而沙先生就是石忆祖先这一支的后人之一,沙先生露出骄傲的神情,满眼都是笑意。

    带有如此荣光的沙先生一直在做兴旺沙马家族的事业,并且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希望他以后能为沙马家族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