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明末
繁体版

第125章 选择

    次日的重庆,茶馆里热气腾腾,充满了百姓们热烈的讨论声。

    一位说书人站在讲台上,手持报纸,声情并茂地宣读着商业部的通知:

    “根据商业部通知,渝北工业区水泥已经可以对外开放了。百姓也可以拿着钱财前往渝北进行购买,并且可以收取粮票!”

    听到这个消息,台下的百姓们纷纷露出关切和兴奋的神色。

    城中的居民们,比村中的百姓们要富有许多,因此他们成为了重庆主力的消费人群,常常聚集在茶馆中,一边品茶一边聆听说书人的讲述。

    “真的假的!这可不错啊!我的院中早就想用上水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激动地说道,手中的茶杯不由自主地晃动了一下。

    “就是就是,之前的水泥都是用于军队和官府上,根本没有向民间开放过!”一位中年妇女附和着,脸上也是一片喜悦之色。

    “那可不,我看这官府盖着小楼真是气派,而且坚固无比。只是官府一直没有对外售卖,如今能够购买水泥,我们也可以自行建造了!”

    “不知为何对外开放了?”有人问道。

    “这都不知道了吧,如今厂建造那么多,官府也无法一下子用那么多,不得对外开放!”

    众人纷纷点头,这时,说书人敲板,示意百姓稍许安静一些。

    接下来读书人便讲述其他的板块,来给不懂识字的百姓听,毕竟识字人可不多。

    太平军培养的读书人,也就内部消化了,流向民间的不多。而工坊培养或者其他培养也有限,不过现在太平军也陆陆续续开设社学,来教书育人,太平军择优选才。

    说书人绘声绘色的讲述政策,有野猪伤人的,有川北旱灾的,有诗词文章的,更多的是民间趣事。

    七月十七的午后。

    武昌苏家大堂显得异常压抑,沉闷的氛围弥漫在大堂内。苏晔独坐在主位上,他的眉头深深皱起,眼神中充满了忧虑。大堂中传来微弱的风声,让人感受到了即将来临的风暴。

    “收到消息张献忠已到汉阳,恐有攻打武昌之心,如今武昌兵备腐败,来说说如今苏家该如何吧!”

    苏晔的声音低沉而沧桑,言语之间透露出一股无奈和担忧。

    几个月前,张献忠被杨嗣昌追逐不舍,不过张献忠机敏灵活,每次都能打一下别处,然后迅速转移,让杨嗣昌束手无策。加之百姓为张献忠领路、传递消息,他多次成功逃脱包围。

    如今张献忠虽累败,然气犹盛,立马江边,有不前者,辄斩之,官兵乃退。

    杨嗣昌在后逐渐紧跟,但如今张献忠的势力日益壮大,连续攻下刘安、商城、麻城、孝感等城池,他的目的明显是要割据湖广,图谋江南。

    朝中官员早就惊吓不已,崇祯也在后不停的催促杨嗣昌,却反而导致节节失利。

    “武昌局势堪忧,兵备薄弱,难以抵挡张献忠的猛攻。”

    苏晔无奈说道,不由的叹口气,这大明局势真是一天比一天败坏,前二个月还有北方大旱,南方大涝。

    易子而食也是频繁发生,天下大乱已经是明眼人都已看的出来。

    “父亲,我们也要早做打算为好,是支持官府守卫武昌,还是提前撤走!”苏逊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他知道眼前的抉择将直接关系到苏家的生死存亡。

    苏晔沉思片刻,随即坚定地说道:“定不会弃武昌而去,老夫好歹之前也是大明官员!行忠君之事,莫过于此!”

    苏逊张张嘴,想反驳什么,却没有开口,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他理解父亲的坚持,只是让家族跟着覆灭,他实在是不忍心如此。

    “父亲,可家中如何是好,跟着武昌一起覆灭吗?那张献忠对于士绅豪族可一直没有手软过,稍微富贵一些的家族都少不了他盘剥甚至屠杀,可是一点不分青红皂白。”苏逊的声音渐渐提高,他的担忧和愤怒涌入言语之中。

    苏逊越说越大声,声音也尖锐道:“而且家中妻女甚至会遭受羞辱啊!”

    苏晔紧闭双眼,似乎深陷于内心的煎熬之中。片刻后,他缓缓睁开眼睛,注视着苏逊,坚定地说:

    “我明白你的担忧,但若我们选择逃离,不仅是对武昌的背弃,也是对大明的背叛。”

    苏晔的面容显得苍老而决绝,接着道:

    “事已至此,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老夫留守武昌,你带着家眷前往四川吧!去投奔徐心然去吧。”

    苏晔实在是过意不去自己的内心,让全族搭上更是悲痛,还是自己行事,让子女奔赴其他吧。

    四川的事情他也知晓不少,整个四川发展有模有样,江南的商人传出的物品也是让他惊奇不已,太平军对于本分的士绅也不会残忍,只是针对恶霸劣绅,太平军实力也是惊人如此短时间就占据四川并且成功割据。

    再加上他女儿对于徐心然心心念念,不如成全他们,也让家族更快在四川落根。

    苏逊听闻父亲的决定,面色一变,他想要劝说,却被苏晔一挥手打断:

    “无碍,老夫已经年老了,都是六十几的人了,如此下场也是老夫的归宿罢了,如果逃走我也是活在愧疚之中,不如行忠君之事。”

    “但是!”苏逊仍然犹豫着,毕竟这是他父亲。

    “但是家族就交给你了,这一些年你的表现我一直看在眼里,甚是不错,也不迂腐,懂得变通。老夫也甚是放心。”

    苏晔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慈爱,他深知自己的儿子有能力扛起这个家族的责任。

    苏逊听到这里,忍不住跪倒在地,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声音低沉道:“儿知晓,定不负父亲所托!”

    苏晔拂拂胡须,看着苏逊心中满意。

    然而,在满足的同时,他对大明的伤感仍然挥之不去。他心底深处,对于国家的陷落和乱世的来临感到无尽的悲凉。

    “大明啊,难道就这样没了吗?到底是为何变成这样?”

    苏晔的声音在大堂中回荡,如同对历史的无奈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