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明末
繁体版

第118章 军制改动(上)

    徐心然忍不住的揉揉自己脑袋,这一些主官还是尽快有着落才行啊!

    太平军如今缺少的不只是中底层官员,这主官缺少的才是最大的,信任的人不少,但是要么能力不足,放在其位反而是害了他,要么是资质不够,放在其位也无法服众。

    徐心然想了想,眼睛又盯到了军队,还是从军中拉二个过来为好。

    徐心然一直虽然军政分离,但对军队的限制也是高的很,思想军纪更是看重。

    可不能因为宋朝、明朝因为以文御武就觉得一点不应该,其实这二朝代的文人也好皇帝也好,他们那是都怕了,导致矫枉过正了。

    使士卒变得废物无比,逃兵甚多,这哪有什么战斗力,还指望他们打胜仗,不掀桌子就不错了。

    毕竟五代十国藩镇牙兵实在是离谱,那时代藩镇的亲兵骄横不已,连节度使都能随意废立,皇帝都不放在眼里,门阀更是看不上眼。

    而且藩镇亲兵多为有产的小地主,他们的崛起直接侵蚀了大门阀的庄园利益。在利益冲突的时候,亲兵甚至会拔刀相向。门阀在这个时候如何对抗这些武夫呢?难道要拿着诗词歌画、天文地理去与之比肩?

    徐心然回想起中唐时期的杜佑在《省官议》中对魏博节度使田悦的批评:“今田悦之徒,并是庸琐,繁刑暴赋,惟恤军戎,衣冠士人,遇如奴虏。”

    唐朝的豪族门阀皆恐惧不已,睡觉都担心被亲卫砍了脑袋,也导致这一些豪族门阀消亡也是甚快。不过站在后世来看,消亡是好事,但是当时对百姓的伤害也更大。

    不过绝对也不能让文官掌控军队,不然都是废物,所以徐心然对太平军才进行各种完善,如今倒是不担心,制度也完善至极。

    之后徐心然还想营长团长军长也好,都是轮换制度,还是军中和中枢交叉轮换,三年掌控军队,之后便回到军机总枢任职,二年后再回到军队,当然这是针对最高层的。

    二月十七的重庆,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大地上,温暖的春意逐渐弥漫。江水在城市的怀抱中静静流淌,似乎也在迎接着一个特殊的日子。

    徐心然站在重庆城门前,他身着整齐的戎服,显得威仪非凡。身边是一群亲信的官员,一同等待着南征太平军的归来。

    城门外,远处的马蹄声渐行渐近,尘土飞扬中,一支雄壮的队伍踏着坚实的步伐逐渐显露出身影。旗帜飘扬,太平军的军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述说着一段胜利的传奇。

    士兵们的歌声在空中回荡,歌颂着胜利,歌颂着对太平的忠诚。

    徐心然眼中闪烁着自豪和感慨,他心知,这支军队不仅仅是一群士卒,更是一个太平军理想的集合体,是对太平理念的坚守者。

    随着太平军队的逐渐接近,城门口的气氛变得愈加紧张而又喜悦。士兵们纷纷振臂高呼,欢呼声如潮水般汹涌而至,整个城门前都弥漫着热烈的氛围。

    当军队终于抵达城门口时,徐心然率先迈出一步,向前迎接。

    “英勇的太平子弟们,你们辛苦了!“徐心然的声音悠扬而有力,他的目光扫视着军队的每一位成员,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随着徐心然的话语,整个军队都欢呼起来,他们也自豪,毕竟徐心然把这军队打造的精锐无比。

    随后来到张挚、李定国和霍刚身旁。

    “这一路辛苦了,走,先进城!晚上我等好好聚聚!”

    徐心然拍了拍张挚肩膀,对着他们三人道,张挚、李定国本来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这一路征战倒是又成长了不少,显得更加沉稳。

    霍刚本就是中年,这一路也少不了他的查缺补漏,毕竟阅历放在那里,从辽东到山东后路一直跟着来此,见识也是少有。

    城内城外,欢呼声、歌声、锣鼓声交织成一片,仿佛整个重庆都在为太平军的胜利欢腾。徐心然与太平军的将领们一同走进城池,众官员随之簇拥而入,人潮汇聚成一条欢迎的长龙。

    至于北方的军队早已回到重庆,如今在休整,该沐休沐休,该训练训练。

    不过也留了很多守着北边的大门,维护四川腹地的安全。

    来到大堂,一众将领包括之前负责北边的王程远、杨权也都此。

    徐心然微笑着说道:“伤亡情况我已了解,抚恤金会按时发放,俘虏的处置也近尾声,他们将会被转为百姓,会进行妥当安置。”

    张挚忧虑地问道:“大帅,最新俘虏的三千余人怎么处理?”

    徐心然想了想,之前俘虏都是奋战才得以释放,这一群可不能区别对待:“暂时编入临时营,送往夷陵戍边!”

    今年秋或者冬天明军绝对有大动作,崇祯的性格是不会让四川如此简单就割据成功的。

    “不过食宿可不能跟之前那种,要好一些,毕竟下一次战斗还需要一段时间。”

    徐心然接着嘱咐众将:“务必如此。”

    “遵命!”

    张挚点头称是。

    徐心然对着下方的将领道:“正好今天也安排军制!”

    “太平军军队正式以团升军,以下安排各军长以及副手。”

    “成立虎贲军、龙骧军、玄甲军、禁军!”。

    在底下的将领们肃穆而警觉地注视着,一片沉默中,听到了新军队的诞生。

    徐心然笑了笑,接着说道:

    “虎贲军的军长由李定国担任,负责金牛道、米仓道与荔枝道三道,防御北边。副手任命刘尉,杨权为副军长。”

    李定国肃容领命,心怀责任的表情在阳光下闪烁,这一步步走来不由也是感慨不已。刘尉和杨权也是意气风发,不由心中一阵澎湃。

    “龙骧军的军长由李义睿担任,负责夷陵的防卫,抵御以东而来的明军。副手任命王程远,陆有严为副军长。”

    李义睿显得深沉坚毅,这一路走了一直经历不断的磨炼,从默默小人成长为一军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