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明末
繁体版

第97章 以工代赈

    其他二路兵马也是在逐渐推进中,使徐心然不禁松了一口气。心中不由估计,再有一个月,整个四川就将被太平军完全占领。

    与此同时,太平军还在进行以工代赈的工程,修复通往重庆的道路以及挖渠引水工程。

    道路的话,之前就有道路,只是不够宽广,之后随着越来越工业化,将会很受限,不如趁着需要赈灾重新修一条路。

    这整条道路采用这时代的方式铺路,部分区段还配合了水泥的使用。然而,由于水泥仍然是相对稀缺的资源,只有城池附近或者地势险峻的地方才使用了水泥。

    等着之后水泥产量起来了,再重新铺上一层。

    要知道这个时代,无建设和修缮不论是房屋、道路还是城墙都是艰巨的事情。

    富人建房时钟情木材,但这样的房子却容易受雨淋、蚁咬,甚至容易引发火灾。相比之下,穷人家的房子则多为土砖结构,然而土砖一旦淋雨,就可能轻易坍塌。屋顶上的瓦片也需要经常修补和更换,否则外面的大雨就会变成屋内的小雨。

    即便是修筑长城,也面临相似的问题。只有采用青砖或红砖等坚固建材,才能够抵御时间的风吹雨打。若使用泥土建造,长城无法经过太长时间的考验,就会逐渐失去高大的身影,甚至倒塌。

    这也是明朝年年都需要去修缮长城的原因之一,再不修缮,没几年都变矮了,甚至倒塌。

    修缮工程的复杂性不可低估,需要投入巨大的财政和物力资源,动辄数十万的民夫被征召来修建城墙、堤坝、甚至是长城等各类建筑物。

    而且修缮工程通常是以月为单位,非常耗时费力。

    但是现在有了水泥就不一样了,水泥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不需要大规模采石、烧制砖块等繁琐步骤,获取也相对容易,成本低廉。

    最为关键的是,使用水泥修建的建筑不仅速度惊人,时间短,而且形成的路面坚固耐用。不再需要过多担心自然环境的侵蚀,无论是风吹日晒还是水火侵袭,都能轻松应对。

    这工代赈的过程中,太平军还运用了红薯与玉米,毕竟是为了把这种植物宣传出去,配合徐心然开发一系列新的吃法,现在这二种农作物已经在四川人心中生根发芽了,当然不是为了顶替主食,只是给百姓一种选择罢了。

    这些种植物的引入并非始于徐心然起义后,而是在他准备起义之前就派遣人员去沿海地区购买了大量种子。

    尤其是红薯,它在明万历时期就已经传入华夏。这一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

    红薯原产地在美洲,随着西方殖民者的传播,逐渐成为全球广泛种植的农作物。

    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和他的儿子陈经纶,在多年的吕宋生意中发现当地种植的一种叫做“甘薯”的作物,生熟皆可食用,产量高,且适应不同土地。他们深知家乡山多田少,粮食不足的状况,因此决心将甘薯引进大明。

    然而,当时的西班牙殖民者视甘薯为奇货,“禁不令出境”。

    陈振龙设计了巧妙的计划,将甘薯藤绞入汲水的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于1593年初夏成功躲过了西班牙人关卡的检查,顺利渡海。

    然而,红薯这种看似朴素的植物在初期并未得到大明人的广泛重视,主要是因为其主食的味道相较于传统的米和麦显得略显逊色,导致老百姓对其种植并没有过高的欲望。

    然而,随着历史的车轮转向清朝时期,满清的皇帝们却看中了红薯所具有的高产量,并在其统治下,红薯得以在华夏大规模推广。

    据《清稗类钞·植物类》的记载,康熙时期,康麻子在中州等地下令给予红薯的种植教艺,以促使其成为一种能够助力粮食丰收的作物。

    自此之后,红薯在中州及直隶、江苏、山东等省得到了广泛的种植。

    到了雍正年间,红薯已经成为下层百姓日常食物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发生水旱灾荒的年份,它更成为了救饥度荒的救命之物。

    当时,一些具有远见的地方官员逐渐认识到红薯在农业中的重要性。

    乾隆十二年,安徽巡抚潘思榘提出要求全省种植红薯,表达了对这一作物潜在价值的认知。这也是因为在清代,红薯在养活亿万下层百姓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较于传统的小麦和大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红薯不与其争夺土地,其种植技术相对简单,对气候和雨水的要求也较低。因此,红薯在中国南方的山区和水草丰富的地方大受欢迎,成为满清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变革,成功养活了亿万百姓。

    然而,红薯作为一种主食,虽然功效卓越,但亦有其弊端。食之无度,最终变为红薯的奴隶,面黄肌瘦,精神萎靡。

    这与过度食用引发的身体不适密不可分。番薯本身富含钾元素,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胸闷等心脏问题,对肾脏也可能带来不良的影响。

    更为复杂的是,红薯的口感偏甜,容易让人陷入欲罢不能的境地。

    食用过多会对消化系统产生负担,引发胃酸过多,甚至诱发胃溃疡等胃部问题。这些健康问题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一旦陷入其中,很难摆脱,特别这时代医疗水平低下。

    虽然一些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尝试使用化肥来缓解,但效果有限且无法彻底解决。红薯虽然是一种耐贫瘠、适应性强的作物,但对于人体的影响依然需要慎重考虑。

    自始至终徐心然都没有想把此物成为主粮,而是定为只是副粮罢了,用于丰富民间的食物而已。

    也是给灾害之年多一种生存能力,不管怎么说的确容易种植,产量又不小。

    老百姓没有吃的了,哪管三七二十一,有的吃就不错了,毕竟能活着。看看北方现在灾情,就算有一点绿色的都被吃的精光,易子而食也不只是在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