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明末
繁体版

第89章 招贤令

    巡抚衙门内,徐心然一脸疲惫坐在大堂内,这一夜都在处理成都事务,着实辛苦。

    现在已经后世的七八点了,成都城内骚乱渐渐安息下来,毕竟成都府太大,稳定骚乱需要不少的时间,而且还是对班修整。

    “大帅,吃一些早点,稍后休息一会吧!“

    这时,叶驰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早餐走了进来。

    徐心然勉强地笑了笑,眼中透露着疲惫和坚毅:“现在刚刚稳定下来,还不能放松啊!”

    “大帅,无碍的,还有我等呢!岂能一直让大帅劳心劳力。”叶驰把手中的早餐放在徐心然的案桌上,随后站在一边说道。

    徐心然点点头:“也好,稍后我就睡一会。”

    “得到消息说蜀王已经落井而死,而且还是跟着妻妾一起。”

    “稍后把他捞上来安葬了吧,就用普通棺木,安葬在他祖坟附近就行。”徐心然语气淡漠的说道。

    叶驰不解地问道:“大帅为何如此?何须管他呢?”

    徐心然摇摇头,淡淡的说道:“一来,是没必要跟死人较劲,好歹是大明的王爷。二来,可以给下面投降的官员看看,咱们太平军的胸襟还是有的。三来,尸体在井中,之后腐朽那水如何可以食用!”

    说到此处,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蜀王毕竟是蜀王,虽然士绅巴不得他死,但是也不能过于羞辱,不然投降的官员士绅脸色也不好看。

    别看太平军一直在公审士绅,抄家富商等等,但是这都是针对恶霸劣绅,贪官污吏等,还是有很多正常的,甚至很多只是小过而已,他们也没有进行惩戒,这一些人的想法还是需要顾虑的。

    徐心然站在门口,看向院内,早上的天气甚是寒冷,昨晚没有烧一夜的炭,压根坚持不下去。

    徐心然轻声叹息:“这乱世之中,人心易变,恩怨难辨。有时候处理事情往往不能跟着自己的想法去做,而且这蜀王也是间接是帮了忙。”

    叶驰默默点头,感慨万分。随即期待的问道:“大帅,蜀王府现在空置着,为何不将您迁居至那里休息呢?”

    徐心然无语了,早就知道下面人有这样的想法了,果然还是出现了,还是自己的亲卫大队长。

    徐心然无奈的说道:“你放下你心中的激动,再放下心中贪婪再想想,现在的机会真的合适吗?”

    叶驰深思片刻,语气略显无奈:“大帅,我等并无所求,但士卒们也有自己的期待,他们渴望跟随你走向更大的高度。”

    徐心然淡淡道:“无碍,太平军内有指导员进行思想教育,可不是一般士卒,主要是文官,但是他们爱咋想就咋想!”

    叶驰听着徐心然的话,不由想到,这压根都不是一个意思,下面的人,这不是想要一个名分,老太平军的称呼也不是事情,算了,大帅肯定知道怎么办。

    徐心然心中也是知晓,只是无法说罢了,总不能说,别急再等等,马上中原就乱起来了。

    知晓自己的优势,就是知道历史走向,徐心然为什么一定来四川,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不太想打乱中原的节奏,好好跟着历史的进程就行,太平军在其中混起来。

    结果发现历史早已经乱起来,张献忠压根不是那时攻破襄阳,陈士奇也没有入四川那么早。

    徐心然继续说道:“这几日,好好休息,后日上午太平军将进行改制,以满足当前的需要。”

    叶驰听后点点头,默默地接受这个命令。这时,刘忠匆匆跑来报告,“大帅,现在官员不够用,是否调用军中的军官。“

    徐心然沉思片刻,军转政在当前时局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培训出来的军官在很多方面都要比官员更为出色。况且,他们已经接受过太平军的思想指导,更容易融入太平军的体系。于是,徐心然点头同意,

    “可以,但也别调太多。再进行张贴招贤令,成都城内那么大,看看是否有更多人才可以利用的。“

    招贤令也就是在东汉末年,曹老板首发的招贤令,之后后面乱世之中,有志于天下的枭雄都会跟着学着发类似的榜文。

    曹老板的招贤令重在‘唯才是举’,不论品德,不论出身,其实还是在读书人中挑选,这也是没办法,普通百姓能干啥。

    大部分招贤令想要的人才都是需要会治理,懂得去谋略,这样的人注定大多数是读书人,毕竟百姓哪懂得这一些。

    等着叶驰走后,徐心然便睡觉去了,管他呢,现在的太平军势头已成了,接下来不管咋变,都不虚任何势力。没有历史作为参考,也无所谓。

    随着徐心然进入梦乡,外面一切便随风消散。

    等着徐心然起来,已经是下午三四点了,坐在床上,不由的摇了摇头,这睡到此刻,晚上还睡得着吗。忘记提醒他们中午叫自己起床了。

    等着徐心然走出房间,这个房间是巡抚衙门内的一处偏房,也是巡抚等人休息之地。

    徐心然叫来侍卫问道:“今天可有发生什么事情?”

    徐心然叫来一名侍卫,询问当天发生了什么事情。侍卫毫不犹豫地回答:“大帅,黑冰台抓住了几位企图逃跑的明军,目前已经关押在牢房。此外,还有几位读书人请求见大帅。其他方面目前并无其他突发状况。”

    徐心然眉头微蹙,他对于这样的举报有些感到意外。他追问:“这几人为何没有被百姓举报,而是由黑冰台抓获呢?”

    侍卫思索片刻后回答:“大帅,据在下推测,这几位明军在成都百姓中颇有威望,有可能有一些百姓故意帮助他们隐藏行踪。”

    徐心然听到此话更是好奇这是哪几个人,毕竟能得到百姓这样的认可,不出意外至少是一位清官。

    不过也怪太平军在成都还没有根基,百姓虽然不害怕,但是也没有多少信任。

    算了,先看看这几个读书人想干啥,不出意外是来求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