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山村,不平凡的人
繁体版

第五十五章木屋过夜下山坳

    今天赶了一个白天的路,四人都有点疲惫。

    所以吃了饭也就简单聊聊,休息一会消消食后,大家都进木屋里睡觉了。

    这个睡觉可不像家里那样,有这毛毯凉席,在盖上一床棉被之类的。

    这小木屋里,就一张由一根根松木原木稍微修平后,拼接成的大木床,悬空的。

    上面铺了一层灌木枝叶,和一层松毛。

    最后在铺上一张毯子。

    灌木枝叶和松毛是今天才铺的,毛毯也是陈国富他们带来的。

    这亚热带森林中,比较潮湿,要是毛毯一直放在这,不说久了脏,保存也是个问题。

    用塑料袋密封都没法,这里虫子山老鼠的多得很,塑料袋要不了多久也得被咬坏。

    床比较大,四人横躺在上面虽然有点拥挤,但勉强还行,翻个身也碰不到边上的人。

    小木屋门口边上,还有着一方由泥巴。

    不能说泥巴,应该是石灰。

    一方由石灰和石头,砌成的长方形小平台。

    不大,左右只有一米不到,然后也只有不到半米,高度也是半米左右,

    这玩意可不是一个小平台,而是一个从屋外穿过松木墙到屋里,具有暖气和炕干山货功能的。

    怎么说呢,就和北方的炕相似,拥有着暖气功能,

    平时进来采山货,遇到一些值钱又不能长期保存的菌子,不采太可惜了,采了也没法晒干。

    建这玩意,晚上回来把采到的值钱菌子,放上面炕一晚上,就能让菌子成为半成品的干货。

    带回家用太阳晒两天,就能彻底晒干成为干货。

    支一截到屋里,那就是作为保暖的。

    山里,特别是他们这种住在山上,到了晚上,会降温。

    他们在这山林里小木屋里睡觉过夜,又没被子盖。

    要是不搞这玩意,到了后半夜气温降到最低,说不定第二天睡醒全得感冒。

    在这大山深处感冒发烧,这完全就是在找死。

    所以保温工作一定要做好。

    不过这个炕也不是那么好用,半夜起码得起两次到屋外添加点柴火,不然温度保持不了多久就得掉下去。

    也不能把柴火加多了。

    不然那就不是温暖的小木屋了,而是一座烘烤箱了。

    半夜起来添柴火的事肯定不需要陈锋来做,年轻人,身体好,睡得香,一觉直接睡到天亮。

    而陈国富特们呢,年纪大,一些身体功能有点老化,一晚上肯定得起个一两次夜,解决一下生理问题。

    顺便就会打开外面的灶口,看一看里面还有火星没有,块没了就扔两块木柴进去。

    早上,陈锋是最后一个起床的。

    不过这一睡醒,就感觉到有点不适了。

    不是昨晚没睡好,也没有感冒。

    醒来后,先是感觉口干舌燥的,这是正常,毕竟有炕这玩意在,温暖的环境睡一晚上,醒来都会口干舌燥想喝水。

    除了这,他感两腿有点酸。

    这就是昨天爬了一天山的后遗症了。

    这就根大家读书时跑长跑比赛一样。

    虽然大家人体不错,跑个三五千米还能拿到好成绩,休息一会就没事了。

    可是基本到了第二天睡醒后,都会发现大腿酸疼,有些更是抬腿都疼。

    这就是肌肉没长期这样距离运动,突然来这么一下,扛不住的正常反应。

    有些农村孩子在外读书一个月回家,或者打工一段时间回家。

    只要不是去工地干体力活的,回家后勤快,帮家里挖土种菜啥的。

    可能就挖一两个小时土,或者用锄头铲杂草,第二天也会腰酸胳膊疼的。

    好在陈锋双腿的酸疼反应不是很大,只有一点点感觉,不影响他今天下山坳里找好东西。

    野外,洗脸啥的就算了。

    拿着不锈钢饭盒,喝了一口微汤的温水。

    咕噜咕噜,噗。

    漱口完毕。

    陈国富在煮早饭。

    啥米饭也就别想了,只有面条。

    不用他帮忙,他也拿出自己的小背篓整理起来。

    “三叔,你们用不用这个?”

    陈锋拿出背篓里的登山绳问到。

    “你小子带这个干嘛?用不着,不过要是看到有崖蜜,你这玩意说不定还可以用一用。”

    显然,陈锋这把登山绳是用不着的。

    他自己也不打算带着,直接放一边,等会挂木屋里。

    登山镐?

    这个得带上,刨啥东西也方便。

    多功能匕首?带上。

    小急救包?放木屋把。

    最后陈锋拿出一大包装着压缩饼干,和高热量牛肉干的塑料袋出来。

    “嘿嘿,三叔,牛肉干,来点不?”

    陈锋打开袋子,抓出一般一小包一小包的牛肉干对着陈国栋到。

    “你小子昨天跑街上买的?”

    陈国栋嘴里问着,手却一点也不客气,那过陈锋手机的几包牛肉干,三兄弟一人分了两小包。

    “吃啊三叔,我这不少呢,你留着干嘛?”

    陈国栋分完牛肉干后并没我在立马吃,而是放口袋里。

    “等下午饿的时候在吃,这玩意顶饿,等会吃点面条就行。”

    等会下山坳里,那起码得下午块天黑背会回到小木屋这边。

    所以中午肯定只有吃点干粮顶饿。

    这牛肉干,陈国栋打算等下午肚子饿了再吃。

    没多说,陈锋只是又拿出几包牛肉干分给他们,自己也往迷彩服的口袋里,放了几包牛肉干外加一小包压缩饼干。

    反正陈国富他们带着干粮或者饼干之类的。

    这些玩意比压缩饼干好吃多呢,陈锋也就没给他们压缩饼干。

    面条煮好,陈锋用刚才喝水的不锈钢饭盒,挑了大半饭盒面条进去。

    弄了点汤,从几个瓶瓶罐罐里挑了些猪油,盐巴,油辣子放里面搅拌两下就开吃。

    味道肯定没有在家里弄得么么好吃。

    不过野外嘛,填饱肚子就行。

    油盐辣椒都是进山时候带进来的,不止这,还有一小瓶菜油呢。

    这些玩意必须带。

    入深山。不是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

    进来时天气晴朗啥事没有,可天有不测风云。

    说不定在你准备出山的时候,直接给你来一场暴雨。

    完了,起码当天是出不去。

    遇到有些山谷涨水,那舒服,还得等水退了才行。

    所以进山,必须带点必要的生活物资以防万一。

    吃饱饭洗碗各自的饭盒,在陈国富灭了火种后,一行四人就都背着背篓出发了。

    在这山里,不管有没有危险,火种必须在离开时浇灭掉。

    陈锋没昨天没见到下山坳的山坡和道路之类的,一直好奇这着怎么下山坳里。

    跟着队伍,他们一行人来到下方就是山坳的悬崖边上。

    由于长期的日晒雨淋,靠近悬崖的平地上,已经没有一点儿泥土,只剩下光秃秃的岩石。

    难道从这个悬崖边儿下去?是和上山一样,这边儿悬崖的山壁上,也开凿了石梯吗?

    要真是这样,那也太他妈吓人了吧。

    这边儿的悬崖可不是上山那边儿的。

    靠近悬崖边儿往下看了看,妈的,至少有一栋楼高啊,大几十米呀。

    这要是挖点儿石梯爬下去,别说他妈下去了,就看着双腿也发软啊。

    下边的风景到是挺不错。

    中间绿意葱葱,挨着山崖的山坡,一团团浓雾正在向上攀爬。

    “嘿,三叔,我们不会是像上山那样,从这悬崖的石壁上,通过开凿的阶梯,下到山坳里面吧。”

    陈风咽了口口水,忍不住向前面的陈国栋问道。

    “嘿嘿,到了你就知道了。”

    陈国栋嘿嘿一笑,没陈锋到底怎么下去?

    !!!!!

    这到底还是不是自家亲三叔?

    继续向前走,当他们走前面无路可走时,陈国富停了下来。

    没等陈锋多想,陈国富和陈国栋两人凑一起,弯下腰,伸手在地上一堆该干草丛里摸了摸。

    然后见他俩一用劲,从草堆里掀起一块由松木做成盖板来。

    得有两个平方左右的面积。

    盖板一掀开,地上就出现一个洞口来。

    好奇心驱使着陈锋靠过去看一看。

    只见这地洞口下边,有一架木头制作的木梯。

    看起来是用两根柏树制作的。

    木梯有多长陈锋没看出来。

    “行了,别看了,要么你先下去?”

    陈锋站在洞口往下看了好一会,挡住了准备顺着木梯下去的陈国栋。

    “嘿嘿,三叔,你先来,你先来。”

    尴尬的笑了一下,说完,陈锋就往后退了一点。

    没多说,洞口挺大,陈国栋直接背着背篓,在腰上套上绳子,先把脚伸进洞里,一步一试的踩着木质阶梯就下去了。

    没一会,不在洞口边看就看不着人了。

    野外干啥都需要小心翼翼的来。

    要是猴急,说不定小命就得交代在这里。

    “下来吧,没问题。”

    没过两分钟,已经下到洞低的陈国栋穿来了安全的声音。

    接着剩下三人开始一一进去地洞下到洞里。

    在前面看着是一个洞穴,下来一看,就像在一面墙壁上扣了一个小洞一样。

    洞穴到上面的地上也就七八米。

    而整个洞穴,呈喇叭状,里面两米多高,挨着悬崖那边起码有五六米。

    整个洞穴深度也就七八米的样子,而且地面还不是平的,越靠近悬崖越低,只是坡度不是那么明显。

    洞穴口那边地面凹字形的,中间地面居然有个缺口。

    难道中间那缺口还有木梯或者石阶?

    果然陈锋刚想到这,就见陈国栋他们往那边而去。

    当靠近了,陈锋知道,自己想得没错,果然要从这里下去。

    缺口挺宽的,长度有个两米多,宽度也有一米半以上

    站在凹陷口,陈锋往下看,只看一条镶嵌在山崖上的斜道,像八字的一边,倾斜的往下而去。

    斜道上还有一条条人工开凿的落脚点,就像台阶一样。

    这条下山的通道有点和村前的崖壁小道相似。

    只不过村前那条小道坡度不大,而眼下这一条梯队道路呢,起码得有五六十度的坡度。

    也就比上山那崖壁的坡度,稍微小那么十来度而已。

    都不带陈锋多研究,陈国梁直接就迈出脚,开始一步一个阶梯,顺着斜道开始向下攀爬。

    陈锋不知道这小道到底怎么形成的,他现在没工夫关注这些。

    在这大几十,近百米高的悬崖崖壁中的,一条宽度一米多点,高度不到两米的山道上行走。

    边上有没个护栏,也没个安全绳之类的,他可不敢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