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九天之潜龙在渊
繁体版

第25节 天材地宝

    此刻的他,甚至为自己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而有了些许歉意。

    来这里以前,他对这里能有什么药材有所期待,但却心存疑虑,不敢奢望。而此刻,当他真正身临其境时,才明白什么叫上天恩赐,天外奇遇!

    在这里生长的药材有一百多种,他看到了珍贵的景天三七、藏红花、紫灵芝、铁皮石斛、贝母、红景天、高山天麻、冬虫夏草、雪莲花,甚至还看到了几株野山参。

    他小心翼翼在边上挖起了一株不太起眼的景天三七,在溪水中洗出块根,发现这个植株地上茎叶部分并不十分粗壮,但块根却十分饱满硬实,他尝试咬了一口,酸苦而涩,刺舌拉口,不堪下咽,但片刻过后却苦中带甘,香气浑厚,回味悠长,感觉心跳有力,脑清目明,气力倍增。

    一般对药材的分级都是分为普货—大多为园林栽植品,道地药材—大多为原产地仿生培植品,上品药材—原产地野生药材,精品药材—原产地多年生精选药材。

    但高端医界却将精品药材分为一至九级,现在市场能找到的所谓精品,在龙啸天眼中最高不超过两级。龙啸天确定,刚才的这株景天三七至少达到六级到七级,是世间难找的珍品。

    他要好好探究一下原因。

    到目前为止,他在药材方面只有书本知识,在铱星曾经花了一百多年研究医药,当然这方面他的储备是充分的。但接触实物实地研究,对他来说还是有生以来第一遭。

    他细细观察一下周围,发现这一片的景天三七都是如此。

    他沿着刚才的植株坑深挖下去,一直到两米多方才碰到坚硬的石头。他仔细观察泥土,发现全部泥土都是腐殖质,而且是带着景天三七纤维的腐殖质,中间还夹有不少的块根。他拿起一块泥土,用溪水泡开,沉淀过后,喝了两口,其苦涩甘甜,一如植株根块。他继续将泥土水展开在左手掌,将植株根块展开在右手掌,运气加热,催动挥发,仔细嗅闻,分别对照,犹如精密之薄层,各种成分若有灵性,慢慢活跃起来,都被他的嗅觉细胞一一感知,被他的脑回路逐条记录。

    他明白了,这就是传说中的药土。

    这株景天三七落户于此,能生长开花,繁衍不息,本就是天地之选。它在天地之气包育催动之下,自然生长,从容完成整个生命周期,枯萎凋谢后化为泥土,大量的精华活性物质渗入地下,通过再吸收,进入子代孙代,迄今或许已经历数百上千代,这才造就了今天这个植株的璀璨惊艳。

    他在心中推演,按照这个逻辑,这些植株最初的发生之时应该是一两个孤家寡人率先定位,而后逐年慢慢向四周延伸扩展。

    这一片株群约有三百多平米,他向中间望去,发现有几株十分粗壮,也高出其他植株一头。他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挖出两颗,果然起块根老黑坚硬,竟如钢铁,他闻一下,无香无味,他用指甲刮开一条纹路,再闻一下,未加提防,竟感到一阵晕眩,他赶紧收摄心神,心中欢呼道:“这就是毫无疑问的九级药材了!好家伙,普通人闻一下就会昏死过去的!”

    他兴奋地将这两株景天三七带土包好。

    在一个小山坳的背阴之处,他看到了一片黑黝黝的菌体,初时尚不明白其为何物,但看到能选择在这个独特的地势成长必定不是寻常之品,于是采摘下中央的一株帽形大蕈,掰开稍加辨识,在数据库中略一扫描,发现这赫然竟是乌灵参!他的记忆所及是这样的,乌灵参又名黑柄炭角菌,别名黑柄鹿角菌。菌丝体白色,直径8-14μm,交织成网状,密布于废弃的黑翅土白蚁菌圃腔内。成熟时,部分菌丝集结形成球形、椭圆球形或卵形菌核。外表褐色或黑色,与菌丝连接处有圆形凹窝,菌核长成后逐渐与菌丝脱离联系,呈“肚脐”状。菌核上端有柄悬着于白蚁穴上壁,并与假根相连。

    再看手中这株个体硕大、皮纹细腻、结实坠手、菌体白里隐红,嚼之芬芳醇厚,甘甜透苦,绝对是稀有珍品,品级至少八级以上,当属活血疗伤、回阳止汗、救虚脱、起厥逆的极品,当然这也是他制备武酒所必需的主药。他喜不自禁,小心采摘下七八株已成材的菌体,在原位培好药土,看到一群群白蚁很快集聚过来,心想要不了多久,这一块新的乌灵参又会成长起来了。

    天色已晚,他喝了一口溪水,和衣躺在石板上,看着满天星斗,听着虫鸣蛙叫,惬意非常。夜间的贡嘎山,气温已是零下二十多度,溪水早已成冰,但龙啸天感觉非常舒适。现在他才明白其中缘由,他久在铱星,那是零下一百多度的冰冻世界,即使身处地下,也常年在零下三四十度,每日喝下的绿色液体既是能量补充剂,实际上也是防冻液,否则想他这样的地球人呆不了两小时就要被冻死了。

    但是在铱星上能活下来,也让他体内积聚了巨量的阴寒之气,这种体质不怕寒冷,贡嘎山上的这个气温与他匹配,就让他很舒适。相反气温升高则水火交争,热进寒伏,初期尚可抑制,久延可能发病,轻则寒热不止,骨痛筋软,重则神志不清,血凝心衰,气血不行,阴阳离决而亡。

    此次登山前,山下气温升高,他已经感觉有点不适,但因为没有铱星生活的记忆,想不清缘由,也就没有应对之策。现在找到了那一段记忆,就在脑中构思解决方案。

    体内阴寒太盛,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寒者热之”,温阳散寒,阴气消散,寒气去尽,阴阳平衡,问题就解决了。但是,真这么简单吗?这样你就会失去超能力!他感觉到,他的超能力甚至超感觉,他在地球人眼中不可思议的耐寒耐缺氧和源源不竭的体能动力,都与他体内巨量的阴寒之气相关,这是他的宝库!

    他想到,《黄帝内经》说了: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这阴阳关系是和谐平衡,依存一体的共生关系,不是对立对抗,相长相消的排斥关系。一念及此,他的思路就有了,在现有水平上建立稳定的阴阳平衡关系,这个关系绝对不同于当今世人。对于我来说,阴气就是我的能量库,没有充沛的阴气储备则超能力也就消失了,要时刻感应阴气消减。生活在地球上,气候燥热心烦劳神辛辣酒酪欲火伤精,都会损伤阴气,“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朱丹溪不是这样说过吗?

    他又想到,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这并不是胜战之策,而是医家偈语。养阴和阳应是一体之论,参透则并无玄奥!

    有强大的理论积累,很快他的思路就贯通了。

    和着贡嘎山间的清冽风声,在满天星斗的注视下,他进入了入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