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怪异事件
繁体版

第四十九章吃完饭回家

    误会不怕唠,唠开了就好。

    误会这种事,就怕把话都放在明面上,几句话误会就解开了,老王把头连忙吩咐老婆再去备饭,他这次是真的想留下不耕喝一口,可不耕和徐江别说在他这,跑到家都不一定能饿,吃的太多了。

    不耕一个劲摇手,和徐江坚持不留下,俩人打算连夜收拾一下就要回家,老王什么人,码头上什么人没见过,几句话,就把不耕逼问住:

    “咋地兄弟,老哥家挂着杀人刀?多待一会能弄死你?我知道你们放完排有钱,着急走,怕你哥和你嫂子谋你财害你命。”

    “你走是不?没事,兄弟你走吧,你前脚走,我后脚就揍你嫂子,不用问啊,肯定是她给我兄弟脸子了,这娘们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咋,你外甥是你外甥(徐江),他不能管我叫大哥吧?喝多了,在他大舅家睡一觉不行?那赶明个俺家这两个你大侄子跑去你苗圃屯,你还得领人揍他俩咋地?”

    ………………

    别说老王说的这么多话,其实不耕一句都接不住,呐呐的不知道该咋还嘴,徐江酒劲上来了,别看排上上蹿下跳的是个人物,在家是活就能忙乎,喝酒他可不行,几杯酒一进肚,开始还没事,路上一见风,等到了老王家,其实就有点醉了,那年月哪有什么低度酒啊,都是五十度以上的高粱小烧。

    原定今晚走回家的两人哪里还能挪窝,不耕总不能一个人背着徐江走三四十里路吧。

    那就住下,不住下也不行,就老王那劲头,都要把主屋让出来给他俩住,(其实在东北让正房主屋给客人的真不少,还不一定非是长辈。)其实徐江已经都躺到正房了,还好不耕总记得老王把头扛木头的威严,硬是抱起了徐江去了一件厢房,其实不耕也有点喝多了,只是没到徐江的程度。

    老王媳妇这功夫也傻了,她也不笨,爷们的话是一方面,等看清徐江手里的点心就都明白,这哪是什么兄弟,这是以后爷们和家里的财路,自己抽自己的心都有了。

    不耕头一天晚上也有点上头,都没少喝,让老王几句话把他这一年的底细套的七七八八。不耕也趁机问老王,因为啥去了三道码头。

    老王倒是没深说,只说自己伙计不小心放跑了一排多点的木料,别的只字不提,就让他二人躺下,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按照现在的说法,足有十点,爷俩醒了,昨天是又累又吓外加喝酒,爷俩真是睡的跟死猪似的。俩人张罗着要走。

    老王上工,老王媳妇给张罗早饭,一听说要走如何肯依,连忙道:

    “没有再留你们的意思,知道昨天放排回来,无论如何今天都是要回家的,毕竟家里惦记呢,吃口早饭再走,昨晚在我家可是一口饭都没动。”

    按照不耕的意思,真不好意思麻烦人家,另外两人现在兜里有钱,也不怕在外面没有吃的。可徐江又饿了,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真是动一动就饿的岁数,昨天吃的太多,打了一宿呼噜,这就算运动没了。

    老王女人看他俩的意思赶忙又道:

    “兄弟,嫂子昨天都被你哥给说了,今天你要不吃口就走,你哥埋怨我俩句不怕,搞不好都得打我,你就忍心看你嫂子因为这点事吃挂劳啊(受牵连)。”

    别说老王,他媳妇这张嘴他们爷俩就顶不住。

    说不过咋办,吃呗。

    也不复杂,每人一碗小米粥,一盘咸鸭蛋,一盘咸菜嘎达,外加一碟朝族咸菜,辣白菜,外加一盘馒头。(咸菜嘎达我不清楚别的地方叫法,算了,如图)

    为啥吃这个,总喝酒人都清楚为啥,头天晚上喝多,第二天一早吃不下什么东西,最好的就是咸菜和粥。

    不耕喝了一碗粥吃了点咸菜,馒头吃了一个,没好意思多拿。

    徐江就是个吃货,也不管那些,小伙子也到了能吃的岁数,喝了两碗粥两个咸鸭蛋,外加三个山东大馒头,(有幸在威海国际海滨浴场遇见文登老乡,吃过一次山东大馒头,那个大啊,也真好吃,还是凉的,09年)这孩子比不耕心眼多,一早上也就想明白,与其计较这些,还不如下次放排,跟老高说一声,照顾照顾老王的码头。

    老王媳妇见徐江吃的挺香,乐的见眉不见眼,这可不是农村短视的乡下妇女,她太清楚放排人对于码头的重要性。

    吃完走吧,没等他俩要出门,老王回来了,这点一般他可不会回来,还带回一挂马车,又让大儿子去北关切了2斤牛肉,说什么让不耕带上,就不耕那嘴,没等开口,就被老王唠的啥都说不出。

    爷俩上了车,赶车老板子拉着二人就要出门,老王又一脸便秘的将他俩昨天拿的果匣子,和点心包轻轻放在车上,不耕是个实诚人,赶往还要去拦,那意思这是给你们买的,拿回去算怎么回事。

    老王也知道他不懂,连忙道:

    “兄弟,你这是让你们棹头老高给逗了(戏耍),这玩意坏规矩,”

    他见不耕到现在还不解,心说哎,这个榆木脑瓜子,知道和实诚人说话,话别聊插皮了(各自理解错误),就把这里面的事跟不耕聊了,不耕这才知道咋回事,心说这老高咋还逗我呢,我比他还大呢,下次不跟他的排。

    可刚这么想,恰巧老王又道:

    “老高这人还不错,以后跑排能跟他就跟他吧。”

    这算送给老实人的一句忠告。

    你说这事办到这里,老王老高包括不耕和徐江谁吃亏了?

    其实老高就是故意如此的,这事下来,不管老王怎么骂他,他只要把放排的缆绳扔给老王,他就得是老王的爹,另外正因为他觉得不耕爷俩将来都是好排手,也是拉拢他俩,让他俩来老王这,他也知道老王会安排的好好的,并且他也看出来了,不耕下次上他排,肯定得跟他说,排交给老王,与其等人开口,不如让老王送个人情,这样多好。

    你看这回多好,所有人都满意,所有人不吃亏,可总有个吃亏的吧?谁呢?

    当然是码头上扛活的多数人,和他们的把头,他们这属于走后门和破坏规矩,别以为属于书里主角作者就惯着他,而且他俩送东西去了老王家,就是最开始破坏规矩的人。最该受到批判。

    尽管任何地方的规矩也都如此,所有人都践踏他,他也就形同虚设,设想一下,这样下去的后果,慢慢会不会是码头某个把头买通所有放排人,然后开始疯狂压榨底层坑木工,因为到时候除了他这里别的地方你找不到活,最后开始倒逼放排人,慢慢放排人也会发现,码头上就剩一个把头,他们再也硬气不起来。

    这里面不单单是个垄断的问题,有时间琢磨琢磨,挺好玩的。

    北方怪异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