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仙缘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阳冬

    山洞中,有氤氲蒸汽,一柄两指长的火红飞剑,和一杆同样大小的火红短矛,悬浮在王祈路身旁。它们灼热浓郁,连周围的空气都能烫化,散发滚滚热浪。

    这三个月以来,王祈路一直在刻苦修炼,不仅在提升自己的修为,更是不断精进了塑灵术。

    更重要的是,他已经能短距离操纵灵力武器,不再像以前,只能简单的发射出去。

    这次修行,他已经持续了两天两夜,不知时间流逝,但正如食菇仙君所言,在这凡世中,修炼寸步难行。

    越是靠近第二层的瓶颈,他越是意识到这世界中的灵气实在太稀薄,灵气积攒的太慢,很难有所突破。

    他有些疲累了,循序渐进的停止口诀和呼吸节奏,周围的异象随之渐渐隐去。

    那柄火红飞剑和短矛也相继化为灵气,消散在空气中。

    待一切恢复如常,他缓缓睁开眼,随手取了一颗丹药放在嘴里开始咀嚼,嚼的津津有味,浓郁的草药味在口中弥漫,还带着些许甘甜。

    这丹药初食时没什么作用,但随着他一直服用,久而久之,会使灵气在经络中运行更加流畅,这也是他塑灵术突发猛进的根本原因。

    “嗯?发芽了?”刚睁开眼他就看见雷击木抽出嫩绿的新芽,叶片上还带着露珠,生机勃勃。

    “就是不知要怎么使用…”喜悦渐渐平复,他皱起眉头,并不知要怎样让它发挥作用。

    “根据苍给我的眼球中琐碎文字的记载,雷击木能存活的概率极低,能新生的都含有浓郁的生机。”他嘀咕着,在脑海中翻阅那些文字。

    “不管了,先用引气法试试!”

    他靠近雷击木盘坐,再次运转引气法,全身心投入,尝试接引上面的生机。

    那截雷击木现在已经没以前那样焦黑,转变成了一种黑褐色。

    在它的躯体上,有三株新生的嫩芽,每一株都带有两片娇嫩欲滴的绿叶,格外显眼。

    嫩芽随着王祈路的呼吸节奏摇曳,像被微风吹动。

    开始时并无异常,但过了半个小时左右,叶片上凝聚出几缕绿色灵气,缓缓没入王祈路的口鼻中。

    一股强大的生机涌入他体内,先是滋养五脏肺腑,而后又涌入四肢百骸,滋养整个身体。

    这种感觉无法形容,像是沉睡的身体在被逐步唤醒,仿佛长久冬眠后重新感受春意,让人神清气爽,欲罢不能。

    “哈~”他依然闭着眼,沉浸在这种感觉中,不禁舒服的发出声音。

    在他潜意识里已经忽略掉了时间的流逝,也不知过了多久,这种奇妙的感觉才渐渐退却。

    当一切如常,他才仿佛从云层中跌落,从世外仙林中回到现实。

    “为何我能吸收木灵气?难不成…”王祈路睁开眼,醒来的第一句话就在自问自答。

    “隐性灵根!”

    他想起那本《异闻录》中所写,有些修士会有一显一隐两种灵根,如果没有碰到意外情况激活隐灵根,那一辈子都是纯粹的显灵根。

    而且,激活隐灵根并不见得是好事,一般来说,灵根越纯粹,修行速度就越快,修为也更加高深。

    但万事都有例外,在修士中也有很多大能、仙兵级人物,都是由五行杂乱之体,慢慢攀登上去的。

    “算了,既然已经被雷击木激活,也算是一种机缘。”他喃喃低语,随遇而安,心情没被过多影响。

    “况且,这雷击木的木灵气比之普通木灵气,生机可能浓郁了几倍不止。”他又继续说道。

    王祈路能感到现在体内有两种灵气,毫不冲突,在他身体中和睦相处。

    到了现在,他早已饥肠辘辘了,摸了摸肚子后,起身架好柴火,迅速烤了一些储备的肉食。

    鹿腿被烤得金黄流油,鲜香扑鼻,王祈路眼神热切的看着,直咽口水,再也忍不住,用手撕扯鹿肉,大快朵颐起来。

    等到吃饱喝足以后,他擦了擦嘴,打了几个饱嗝,又迅速盘坐起来,决定马上用木灵气来塑灵。

    他从体内牵引出如丝线般的翠绿灵气,顿时,一股生机弥漫,让人感觉像来到春意盎然之处。

    他按照塑灵的步骤,先将灵气编织成一个翠绿小球,然后缓缓拉伸,开始塑形。

    这一次非常顺利,塑灵术经过他千百次的练习,已经熟能生巧。不多时,一个翠绿的小碗便呈现在他眼前。

    “唉,现阶段还无法塑形出精美的物件,只能是一些结构简单,造型粗犷的武器或者物品。”他不由得心生遗憾,感叹了一句。

    到了现在,他已经有两把火红的灵力武器,和一个翠绿的灵力小碗可以用来对敌。

    夏暑寒来,光阴荏苒,转眼间到了冬季,空中雪花飘飘,山林中银装素裹,树冠上都结着冰棱。

    日复一日的修行让他的修为日益精进,已经到了炼气二层的巅峰,在凡世中已经进无可进。

    这一日,王祈路像往常一样,站在冰冷的潭水中,寻找突破的契机。他只露出一个脑袋,其余身体则全部没入水中。

    寒潭水冰冷刺骨,虽然已经慢慢习惯,而且经常用火灵气淬体,还是让他觉得冰凉。

    水是流动的,有山涧流进来,也有小溪流出去,很难结冰,倒是不用担心被直接冻住。

    到了这个季节,山中真正的人际罕至了,王祈路至少已经一个多月没见过进山的活人了。

    “叮铃铃,叮铃铃…”有铃铛发出的声音传入他耳中,清脆悦耳,而且不止一个铃铛,听起来有十几个铃铛在响。

    王祈路手持灵眼观察,有二十几人沿着山涧,朝这边走来。

    他们一个个身穿传统的民族服饰,整体为黑底,胸前和袖口、女子的裙边、男子的裤腿、有花花绿绿的条纹,非常好看。

    而且他们的头上和胸前还佩戴银饰,银环等,典雅又庄重。

    二十几人都踏雪而来,领头三人手持一根长长的竹竿,顶上挂着几个铃铛,叮铃铃作响,铃铛下还飘着几条红白相间的彩带。

    中间围着一男一女,四手捧着一个香火炉,炉中青烟袅袅。

    王祈路看着这些人一步一步走来,并未出声,身体也没没动,依然泡在水中。

    领头之人似发现了王祈路,神色一惊,摆手叫停众人,朝他走了过来。

    “小伙子,你身体真好啊,这样都不冷?”这是一位老大爷,他带着笑意,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和王祈路交谈。

    “大爷,我没事,你们这是要去干嘛啊?”王祈路平淡的问他。

    这时又有几人上前,看到王祈路后都一脸吃惊,转而又变成大笑。

    “我们去祭拜山神,快过年了,村里没啥好东西,有些鸡鸭鱼肉,还有一炉香火孝敬他老人家。”那老大爷如实回答,非常真诚。

    “山神?这山里真有山神?”王祈路故作一脸疑惑的问道,他心里想着,不知道他们看见山神像没了,要怎么办?

    “当然有山神,前段日子几批外地人兴致冲冲的跑进来,听说他们亲眼看见了。”旁边一位明艳的女子用蹩脚的普通话说道,她同样身穿民族服装,头戴银饰,耳垂上还挂着银白且反光的耳环。

    这女子一脸甜笑,明媚得像冬日暖阳,她皮肤微黑,身材姣好,几缕任性的黑发垂散在耳际。

    “哈哈,原来如此…”王祈路开怀一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阳冬姐,这人怎么泡在寒潭里,他在干嘛呀?”有一个小男孩蹦跳着跑向这里,带着口音的普通话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拉着这位女子的衣角,眼中带着天真的问她。

    “估计在冬泳吧,哈哈。”叫阳冬的女子拍了拍男孩的头,笑着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