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晋察冀
繁体版

第五章,青山镇便衣队

    第一节,步(骑)枪的构造和战斗性能

    第二节,步(骑)枪的擦拭、上油和保管规则

    第三节,射击动作

    第四节,简易射击原理

    赵义找遍了整本《民兵军事训练手册》,都没有找到关于驳壳枪的介绍和信息。

    只有关于日军三八式步枪,和七九式步枪也就是汉阳造,等几种长枪的介绍,短枪却是一个也没有。

    不过枪械的维修保养与射击原理都是相通的,枪械的构造也大差不差,知道了长枪的,自然能照着葫芦画瓢,学会短枪的。

    赵义找了块干净布铺在桌子上,把五颗黄澄澄的子弹和驳壳枪小心的放在上面。

    小心拿起驳壳枪,击锤、握把、枪身...都用干燥的布仔细擦了一遍。

    驳壳枪枪管细长,钢铁的枪身光滑冰凉,亮得反光,木头枪柄被磨得油光水滑,木柄底端系着一条红绸子。

    驳壳枪有六发的、十发的、二十发的,赵义手里这支则是十发装,能连射十发7.63mm子弹。

    射速快、威力大,所以又被称为快慢机、盒子炮。

    赵义照着脑海中一遍遍回忆着枪械和射击有关的知识,检查保险,拉开枪机,上弹。

    枪身保持水平,右眼从缺口通视准星尖,使准星尖在缺口上沿中央成水平构成正确瞄准线,瞄准线指向瞄准点。

    三点一线,准星对准大门。

    调整呼吸,手指均匀正直的放到沉重的扳机上,正确瞄准的瞬间停止呼吸。

    呼吸越来越稳,悄然一停,扳机上的手指也不知不觉的用力,眼睛紧紧的盯着准星对准的目标。

    “砰!”

    大门被猛地推开,顺子闯了进来。

    “咔嚓”一声轻响,准星正对着顺子,赵义被突然推开门的顺子一吓,手指一紧,扣动了扳机。

    预想中的枪响没有出现,赵义惊得赶紧放下枪。

    幸亏没开保险,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顺子一进门,就看见赵义把枪放在桌子上。

    “盒子炮?”

    惊喜的大叫一声,三步并成两步的扑过来。

    赵义收起枪,一巴掌拍在顺子脑门子上。

    “我教没教过你进门之前要敲门,要敲门!”

    “没教过。”顺子疼的呲牙咧嘴,带着委屈说道。

    “那以后记住了,进门之前先敲门!”

    “知道了,哥。”顺子的眼睛随着赵义手里的驳壳枪不断的转动。

    “哥,这是不是钟同志手里那只盒子炮?”

    “怎么,想要?”

    “嗯嗯嗯!”顺子疯狂点头。

    “想要就去练刺杀。”赵义把木枪扔给顺子。

    顺子没接,木枪摔在地上,不情不愿的。

    “哥,练刺杀有啥用,你还不如让我练瞄准,练好了瞄准,一颗子弹就是一个小鬼子。”

    “刺杀练得好了,我就允许你每天拿着它瞄一会儿。”

    赵义这话一出,顺子当即来了精神,立马捡起木枪。

    “哥,你放心,我现在就去练。”

    “等等。”

    赵义喊住转身离开的顺子。

    “钟同志给了我一个任务,要我在他伤好之前拉起一支游击队伍。

    现在我交给你一个任务,去把咱们附近几个庄子的情况摸一摸,看有几个愿意参加游击队的,统计好一份名单。”

    “是,队长。”顺子提着枪,歪歪斜斜的敬了个不标准的礼,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

    顺子走后,赵义退出驳壳枪里的子弹,抬起手臂,三点一线,空瞄十米外,一棵孤零零的小树。

    他在拿到这把驳壳枪之前,没有任何的使用枪械经验,想快速的掌握,只能通过不断的练习。

    赵义面色沉静,举枪侧立,瞄准目标。

    手臂越来越酸,汗水落下来,准星对着的树干也时而模糊时而清晰......

    深夜,白家宅子灯火通明。

    “啪!”

    白老二狠狠掼下手里的茶盏,在地上甩个粉碎,怒气冲冲的站起来。

    “你确定那个八路伤好了?”

    “我亲耳听见闲聊的村民说的。”

    麻子沉滞的点点头,眼里也有着不可置信。

    葱竟然真的能用来治病?

    自己走南闯北,当兵当匪这么些年可从来没听过。

    药食同源,葱也有药用不假,可那得是长年累月的用,这才几天?八路的腿伤竟然就好了?

    麻子眼前出现一双浓眉下满含杀气的果决眼神。

    小村子里长大的土包子,连县城都没去过几次,哪儿来的这么大见识?!

    白老二在麻子面前来回踱步,走来走去,脚步忽然一停,直愣愣的看向麻子。

    “麻子,青山镇便衣队队长李有志是我干孙,你换身衣服,帮我去报个信。”

    漆黑夜幕下,白家宅子后门吱呀一声,突然打开,走出个黑褂子、黑裤子、黑鞋的人影。

    头上还顶了顶黑呢的帽子。

    麻子摸了摸黑褂子底下揣着的硬家伙,往下压了压帽子,融进黑暗里。

    赵庄在青山镇西边,离地势崎岖的老山林子只有几里路。

    遇上灾事祸事,赵庄和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往山林子里一钻,准保鬼子、二鬼子都找不到。

    所以八路多出没于此。

    再加上离山沟沟近,地势贫瘠,长不出庄稼,鬼子又时不时的来征粮,几个庄子天怒人怨,几乎都家家有人加入八路。

    其中,就属赵庄加入八路的人最多,在整个青山镇都有名。

    这也直接促进了赵庄“抗日先进庄”名头的宣扬。

    是故,当麻子在李有志家门口说自己是赵庄来的时候,当即就有二鬼子急头白脸的进去通报。

    李有志正抠着脚丫子和便衣队的队员喝大酒,听到赵庄干爷派来的人就在外面等着。

    连鞋都没来得及穿,不顾喝酒的兄弟几个,光着脚丫子就往外冲。

    “兄弟,我干爷说什么了?”

    月色下,李有志的脸虽然还泛红,但酒劲已经消下去了,急切的询问麻子。

    “二爷让我告诉你,赵庄王老婆子家里有个养伤的八路政委。”麻子语气冷淡,冰冰的说完。

    李有志一下高兴起来,脸上的酒红因为兴奋更红了起来。

    “哈哈,干爷给我送功劳来了。

    兄弟,事情紧急我就不留你喝酒了,等抓住了八路,我再好好请你顿席面。”

    “兄弟们,给我集合!”

    李有志掏出盒子炮,转身进院子,吆五喝六的高声喊道。

    麻子看着李有志的后背,忍住开枪射击的冲动,转身离开,融入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