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满朝文武后,我只吃亿点点瓜
繁体版

第六十四章 咦!宋柊,没有五岁前的记忆

    “通透…”

    宋柊抿唇沉吟着。

    看来…

    崔睦对柳娘子评价颇高。

    世人悲观者多,遇事怨天怨地怨他人。然,柳娘子处世乐观淡然,从不抱怨。这样说,崔睦说她通透,倒也没错。

    像七皇子…

    被捕入诏狱,心里没少怨念。

    这方面,他连阿日善都不及。

    “少卿大人与柳娘子相熟,为何不上前打声招呼?”宋柊收敛思绪,笑问着。鼻息间,缭绕着食物诱人的香味。或香;或酸;或甜。各不相一,却实实在在诉说着人间真实。

    崔睦蹙着眉,冷下脸。

    “你我不是说好,私下…你直接唤我的名字,少卿大人,这是何称呼?”崔睦不渝道。

    “小柊儿…”

    “真忘了,你曾经唤过我睦哥哥的。”

    宋柊:!!!

    不解.jpg。

    睦哥哥…

    你认真的吗?!

    宋柊回忆着,好似…她没有五岁前的记忆,难道崔睦所言为真?既如此,他那“古怪”的心声,倒是不奇怪。

    幼时记忆最是纯洁无瑕。

    “…崔郎君,这样可好?”宋柊含着笑,圆圆脸颊在日光下泛着光,莹莹白光剔透纯净。

    崔睦清冷的眼眸,拂过丝丝浅笑。

    “我更想听你喊一声:睦哥哥…”

    “柳娘子性高洁,我除了是大理寺少卿以外,还执掌着监察司。这身份…不宜与旁人走得太近。”崔睦解释着,换个人…崔睦不会浪费唇舌。

    但是…

    这人是宋柊。

    崔睦巴不得她多与自己亲近。

    一听。

    宋柊明了,随后点了点头。

    “柳娘子厨艺不逊色玉娘,你若有意…待他日得闲,我带你来柳娘蒸饼铺尝尝柳娘子的手艺。”

    见不得宋柊不得意。

    于是。

    崔睦再次开口,许下承诺。

    “真的?”宋柊一惊,诧异道:“柳娘子厨艺这般厉害…”

    玉娘,御厨世家出身。

    一身厨艺,站在大周庖丁的巅峰之处。

    柳娘子…

    固然柳娘蒸饼铺名闻京城。

    但,流传最多的却是柳娘子的美貌。

    “柳娘子烧的饼,无论是胡饼、蒸饼还是汤饼,在京中都是极为有名的。而羊肉馄饨和鱼肉面片,更是一绝。”崔睦嘴刁,挑食。要不然…长公主不至于让玉娘跟着他,就怕没有玉娘,崔睦饿死自己。

    宋柊:“那我必须尝尝…”

    崔睦嘴角掠过一抹笑,嘴馋的小柊儿,也超可爱的。哪像陈卿那糟老头,整日只惦记玉娘给他准备的膳食糕点…

    这几日太忙。

    还好今上招陈卿入宫议事。

    否则…

    陈卿能厚着脸皮赖在大理寺“夜不归宿”。

    “喂喂…”

    远处,赵涵高声叫嚷着。

    就见着…

    赵涵提着个大食盒。

    大,是真的大。

    这食盒为竹制,竹制食盒较之木、珐琅和漆器更轻便,民间酒家食肆多用竹制和木制,权贵世家更为挑剔,纵然是木制食盒,多挑选紫檀、黄花梨、鸡翅木和酸枝。

    这些木材纹理细密、色泽光润,坚固富有韧性,耐磕碰。同时,具有一定的重量,挑、提的时候不易晃荡。

    三层竹制食盒,及得上稚童的身高。

    “快快快…”赵涵粗喘着,喊道:“帮帮忙,这食盒真沉!柳娘子不知塞了多少蒸饼……”

    崔睦皱着眉,冷声道:“你跟柳娘子说了什么?”

    “嘿嘿…”赵涵傻笑着,不言语。

    “柳娘子果然认识崔阎罗,且二人关系匪浅…”

    崔睦无语,冷冷瞪了眼赵涵。

    抬头,朝柳娘蒸饼铺望去,恰好见着柳娘子往这边张望。两人对视一眼,点了下头。便移开视线,没多做交流。

    人前。

    崔睦从不主动踏入柳娘蒸饼铺。

    说起来…

    大理寺廨舍离水崇坊,比刑部官署更近。

    偶尔,崔睦在大理寺廨舍歇息,玉娘时桜会来水崇坊找柳娘子。大周有宵禁,监察卫跟巡捕役可持牌在夜间行走巡视……

    “四娘子想吃什么…”崔睦接过食盒,踹了赵涵一脚,见有百姓注意到这边,带着人走出水崇坊。

    “糟心的玩意…”

    宋柊低着头,看向食盒。

    “赵涵,你买了什么?”

    出了诏狱,宋柊没喊赵涵六哥。这货太脱跳,明明早已及冠,却像是个稚童…

    “都有。”赵涵道:“柳娘子得知崔少卿没用午膳,就把蒸饼铺中的胡饼和蒸饼都打包了一份。还说…可惜汤饼不适合装入食盒,要不然我这双手怕是要废掉。”

    “羊肉馄饨…”

    “鱼肉面片…”

    “可惜咯,这次没吃着。柳娘蒸饼铺的庖丁,片肉技法一绝,找时间…拜师,学习一二。”

    宋柊捂着头。

    猫猫叹气.jpg。

    这中二病真是无时无刻都在学习!!

    但凡,他读书有这般努力,状元不在话下。

    就可惜…

    难怪赵氏赵家对他既怨又爱。

    赵涵天资绝佳,奈何移了性子,执着于刑讯审问。

    不过。

    除此外,他倒是比京中其他权贵之家的纨绔好许多。京城乃是天子脚下,最不缺权贵重臣。

    可谓是:

    一砖头砸下来。

    保不准就是宗亲世家的子弟。

    纨绔子…

    那叫一个多。

    “羊肉蒸饼味不错,你尝尝…听说牛肉蒸饼更香,可惜朝廷禁止宰杀牲畜,牛需用来耕地,咱们吃不上牛肉蒸饼。”赵涵吧唧着嘴巴,惋惜着。

    上次…

    吃牛肉蒸饼,好像还是一个半月前。

    那牛跌下山崖,摔死。

    柳娘蒸饼铺买了十余斤,柳娘子用来做了牛肉蒸饼。

    那味儿…

    真真是香飘十里,引得水崇坊附近几个坊市都惊动了。更有人为买牛肉蒸饼竞相动手,直接惊动了顺天府。

    以前隔三差五还能吃上一顿牛肉。

    自打大周同北疆游牧部落关系愈发恶劣,边境交易一日比一日落寞。

    渐渐地…

    已经没有商人前往雍州、冀州和兖州边境经商。

    没有商人买卖,北疆那边的牛羊自然进不来大周。

    于是。

    现在想吃一顿牛肉都难。

    崔睦揭开食盒,给宋柊挑了个羊肉蒸饼,淡淡道:“莫急,等朝廷缓上一缓,解决各州地灾荒。雍冀兖三州边境市场,早晚会恢复…”

    “边境市场不开,大周征战的马匹从何而来…三公内阁和六部压着武官,就是想休养生息,缓和各州府的灾荒,让百姓安居乐业。”

    “这些年…”

    “各州府情况逐渐稳定,北伐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