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 未雨绸缪
盛姣姣松了口气,再看向谭戟,他的眼眸微微下垂,似乎正在想着什么,并未参与西营与东营的瞎胡闹。
于是盛姣姣便又看向周围,思绪不由得飘远了。
这些来帮谭戟捉雁的少年,与谭戟、齐漳都熟,不过齐漳与谭戟长了这些少年几岁,平日里这些少年们与谭小剑玩的多。
虽然这些少年经常一起玩闹,却难得开谭戟的玩笑,这下子盛姣姣来了,就可劲儿的调侃上了谭戟。
这个说纳采要得什么什么,那个说纳采要送什么什么,可到底没人再说些类似汗血宝马这种不切实际的。
说起来,治寿郡尚武,男子如果不从军,就会进入民兵营,民兵营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年龄限制,不但有老年民兵营,也有童子军。
平日里这些民兵只是辅助戍边军营,也有训练任务,训练完后则回家务农。
男子到了年龄则可以正式进入治寿郡军营。
算算时间,谭戟与齐漳已经进入军营三年多了。
治寿郡军营有规定,正式军人如果十五年内无升迁,可以退役回乡。
只要没有战事,一月中也有四日可休沐,让其回家照顾家里。
按照如今的局势来看,只怕谭戟与齐漳,不是扩营,就是要升迁了。
扩营的几率可能更大些,因为属国之乱,还远远没有结束,只要属国的威胁还在,按照治寿郡的兵制,军营就可继续征兵。
一座营地最多可以扩到四千兵,而跳马湖四座军营,如今才各二千兵,远远还不够四千。
等四座军营都扩到四千兵后,战争的等级,就正式升级,那就不是如今这样小规模的打来打去,这样的简单了。
现在东营与西营,还有时间打打活雁,再过不久,只怕连下战场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两群人在打嘴皮子的时候,齐漳就站在盛姣姣的前面,一马鞭抽过去,正打中一名东营少年的马屁股,扬声道:
“就知道混说,不是要打猎去?还在这里呱噪。”
“漳哥,漳哥~~齐营长~~~”
那骑了战马的东营少年,控制不住自己的马儿,被打了马屁股的马儿乱跳起来,路过谭戟。
谭戟也是一马鞭抽过去,战马二次受惊,撒开腿跑起来。
没一会儿,就带着那少年,风疾电驰的跑远了。
几人哈哈的笑着,西营的谭小剑仰着脖子高喊,
“景邵,马术不精就别浪费良驹了,你那战马赠我了吧。”
回应谭小剑的是那叫景邵的少年大骂一声,
“你又在想屁吃。”
又是一阵大笑,这快活恣意的氛围,也感染了站在齐漳背后的盛姣姣,她忍不住抿唇笑了起来。
原来这个被打了马屁股的少年就是景邵啊。
景邵战死在属国全面进攻大泽的第一年。
也就是在不久后的将来。
在这一场属国对大泽发动的,第一场正面大战中,大泽一共战死了上万人,跳马湖的儿郎近乎战死一半,景邵是死得最壮烈的一个。
之所以会对这个人名相当熟悉,是因为那个时候,属国生擒了景邵,将他打的遍体鳞伤,挂在他们的大军前曝了十天十夜。
他也嘶喊了十天十夜,“不要管我,杀了这些属国贼人,不要管我,杀了这些属国贼人......”
很壮烈。
跳马湖之所以会死这么多的儿郎,多半因为辎重的原因。
帝都的辎重在属国和治寿郡的儿郎们打了一年后,才姗姗来迟。
而治寿郡的保障性辎重,根本不够。
所以头一年的时候,治寿郡打的很是畏首畏尾,死伤也颇重。
但其实除了辎重不到位之外,也有很多的因素影响了这场战争。
据说当年的第一场正面冲突,属国动用了上千匹汗血宝马,采用自杀式的冲击,第一场战役就将郡北的骑兵全都打光了。
汗血宝马养起来非常费力,属国蓄谋已久,将价值千金的汗血宝马当成一次性的冲击工具,那一场自杀式冲击中,根本就没想过要回收这些汗血宝马。
上千匹难养至极的汗血宝马,拿下郡北的四营骑兵,不亏。
想起这些上辈子发生的事,看着景邵嘻嘻哈哈被战马带着跑远的背影,盛姣姣又听齐漳问谭小剑,
“你瞧瞧你与景邵,哪个的马术了得?”
两人虽然一同进入了治寿郡集上军营,但征兵时,集上的军营也分了四个小营,谭小剑那一批少年们,大多进了齐漳与谭戟所在的东营和西营。
西营是齐漳所在的营地,并没有听说留下什么将才,除了谭小剑之外。
因为西营被打的很厉害,在第一年的时候,齐漳受殷泽连累,死在了黄土村,谭小剑临危受命任营长,之后......西营就被打光了。
谭小剑领着没几个人的西营,并入了东营,重新回到了谭戟的手下。
所以后来那些身披累累战功的着名将才,大多都是谭戟麾下的。
“那自然是我。”
谭小剑翻身上马,笑嘻嘻的看着齐漳,
“营长,你看好了,我这就与他比一场。”
说完,一夹马肚,便去追景邵了。
“我也去,我也要去。”
一旁看着的陈阿娣也是来了兴致,翻身上马,喊了一声齐明,
“齐二郎,走,我们比比,看谁打的猎物多?”
“哈,就凭你?”
不是齐明看不起陈阿娣,她这千金小姐的马术,都还没有盛姣姣好,他都不稀得和她斗。
但陈阿娣已经骑马跑了,齐明怕她没头没脑的到处乱熘,只能也上了马,跟上了陈阿娣。
一群保护着陈阿娣的护卫,急忙缀在了两人身后。
原本的牧草地上,就只剩下了齐漳、谭戟与盛姣姣。
没一会儿,齐漳也被郑岭拉走了。
东西两座营的少年郎们,似乎故意的,想要让谭戟和盛姣姣独处,就算是齐漳并不想走,也半拉半扛着他走了。
一片荒草地上,盛姣姣有些不自在的牵着马匹缰绳,看向谭戟。
他走上前来,身形高大,眼眸深邃,低头看着盛姣姣,开口,
“我知道哪里有汗血宝马,就在属国,我可以去打回来。”
上回打寇休的家臣部落时,给了谭戟一些线索,他隐约知道,属国有个部落正在豢养汗血宝马。
盛姣姣一愣,看向谭戟,凉快的风中,她神情有些尴尬,
“不必将那些人的话当真,这种马太贵了,戟郎送我,我也养不活。”
谭戟的唇动了动,刚要开口,盛姣姣急忙又说道:
“不过,如果你知道属国哪里养了汗血宝马,的确可以去打回来,汗血宝马速度快,一日可达千里,这种马平常人是养不活的,属国人以放牧为主,养牲口都是养那种好养耐活的,他们花力气养这种华而不实的汗血宝马,其中必定有诈。”
一匹速度奇怪无比的汗血宝马,一日可行千里,这样的速度先不说别的,只单说冲击力,就已经所向披靡了。
几乎没有任何盾牌与人马,可以挡住这样的冲击力。
属国的生存环境比治寿郡恶劣许多,汗血宝马只吃汗血草,虽然速度快,但若吃杂草,极容易生病。
没有汗血草,照料汗血宝马就成了个极为消耗精力的活儿。
甚至有些汗血宝马宁愿饿死,也不吃杂草。
所以盛姣姣意在提醒谭戟,让他宁可错过,不可放过,宁愿杀了那些汗血宝马,也不可让属国人继续养着了。
谭戟的神情略顿,黑眸看着盛姣姣,半晌没有挪动。
盛姣姣被他看的脸颊有些热,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问道:
“戟郎,我脸上有什么吗?”
“不,并没有。”
野风飒飒中,谭戟回过神来,他偏了一下脸,看向远处,以遮掩自己的不自在。
复看盛姣姣,谭戟又道:
“你家的林子里,长着一片汗血草,我的意思是,属国养这些汗血宝马必然有异,我原想着派人,将这些汗血宝马全都毒死,但既然你有汗血草,不如我都弄过来,交由你养着......报酬方面,不必担心......”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他让盛姣姣替他养马,必定不会亏待了盛姣姣。
原是谭戟早有这样的打算,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同盛姣姣说。
“我那林子里的,都是汗血草吗?”
盛姣姣恍然大悟,她不认识这种草,是她孤落寡闻了。
又见谭戟肯定的点头,盛姣姣便是高兴道:
“那可以,戟郎尽管去抢马,我让牛菊去养,若是养得好了,多下些马崽儿,将来,将咱们治寿郡的所有骑兵,都换上汗血宝马。”
瞧着她这样高兴,谭戟忍不住也笑了起来,他抿唇,内敛的看着盛姣姣,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他惊讶于盛姣姣与他的想法一致,都认定了属国养汗血宝马必定有诈,又感叹这样的同步性,彷佛能与盛姣姣在所思所想上,有所呼应一般。
只是他的步子没有盛姣姣的步子大,只是曾经想过,若有朝一日能够替跳马湖的骑兵都换上好的战马,便能将骑兵的战斗力提升许多的档次。
还不曾想过,给整个治寿郡的骑兵都换上汗血宝马。
这个目标太宏大了。
又见盛姣姣面上高兴,谭戟便又是问道:
“听说你要办私塾?”
“嗯。”
盛姣姣也不觉得这件事有什么可遮掩的,将家里的意思同谭戟说了。
家里人都不同意以齐家一己之力办这个私塾,所以现在变成了黄土村集全村之力办这个私塾。
谭戟也将黄果村的村长,来找他的事儿说给盛姣姣听,他道:
“这个具体还是要问你的意思,不过我觉得黄果村的孩子并不多,来去十几个,如果你的私塾缺钱请先生,这个我可以帮忙。”
他目前小赢几仗,手里囤积了大批收缴来的皮货,可以卖了负担请先生教书的钱。
盛姣姣垂目想了一下,说道:
“那戟郎不如将建私塾的钱全出了,不管是建私塾的钱,还是请先生的钱全都负担了,好歹,也替谭家养了些读书人,将来自有益处。”
本来她想自己办私塾,也是想替齐家养些门生,搏个虚名,但齐家家大业大,看着家运在蒸蒸日上,实则负担也重。
现在让齐家拿钱出来办私塾,的确有些困难。
但谭戟不一样,谭家总共才四口人,谭戟和谭小剑都在军中,也用不上什么钱。
又听盛姣姣说道:
“大泽重文轻武,天下读书人乃立国之本,帝都言官三口唾沫能治死一个武官,花钱在培养文人上,现下来看,是个亏本买卖,可戟郎,你不会永远只是个戍边小营长,你总得在朝中有人,替你去要辎重,要兵马,替你辩驳,替你争取。”
轻风中,谭戟一双黑眸,看着盛姣姣,他听她继续低声说:
“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将来的路,才能走得更顺遂一些。”
她的步子,岂止是迈的大,她是走一步,已经看好了接下来的三步。
谭戟微微拧眉,问道:
“若我将来战死了呢?”
若是死了,要这么多读书人替他争什么?行军打仗的武官,不是不懂诡道,是自己都没办法掌握自己的生死,有些事,就算机关算尽,也终究敌不过天意。
站在他面前的盛姣姣轻声一笑,
“若是死了,这些文人门生可替你立书写传,歌功颂德,让你世世代代英名于世,活成一代名将。”
而不是一个世人唾骂,意图谋反,与皇后有着不清不楚的苟且之辈!
说着,盛姣姣握着缰绳的手,负在身后,一双凤眸直看谭戟,九天之下,她朗朗而立,姿容迭丽,道:
“我这人活得虚荣,既要富贵,又要美名远播,要五谷丰登粮满仓,又要世人捧我奉我巴结我,什么默默的做好事,却又没有人传唱称颂,这样的事,我是决计不干的。”
她就恨不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嚷嚷的全天下都知道。
哪里有比培养出一群言官,更一本万利的买卖了?
上辈子,帝都那些言官一个个的嘴皮子最利索,各个都是一身好文采,随便一首赞美盛姣姣的诗,都能让她名传千古,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