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风云记
繁体版

第52章

    安文煜拿过一看,这剑璧寒生辉,光亮可鉴,人在剑身之上眉目清晰可见,犹如镜子一般。安文霄扯下几根头发,与剑刃上方放手,飘然落到剑刃之上,头发一触即断。安文煜拿起短剑,将案几一角露出,拿剑一下砍去,案几一角立即断掉。这案几是百年花梨木,居然一刀即断。安文煜又拿其他坚硬之物试之,均毫不费力断之。

    安文霄又拿出一件软甲,此甲用薄小却坚硬无比的铁片制成,材料似乎与剑的材质很相似,此软甲重量轻便却坚硬无比,安文煜用手中的剑刺之,只能略微让其变形,不能刺破。

    这如此高超锻造工艺,安文煜从未见过,也从未在京城里面见过。

    安文霄紧接着说道:“刚才你听到军营之事时候,我看你几张就没再说,这军营背靠大山,他们在大山中采这矿石,日夜炼制,日夜打造这些武器盔甲,这这是其中一小部分。这矿场比这军营还隐蔽,日夜有人把守。”

    “那你是如何得知?又如何得到这些?”

    “我是从一个进去过里面的老兵说的,这剑和盔甲我趁一个军官睡觉时候偷出来的。”

    安文煜紧张地闭了一阵眼睛,睁开眼睛说道:“这军官军营均有有人把守,你如何进得?”

    “谁还没有个三急的时候,我趁着门口守卫去解手,我帮他看了一下门,进去偷的。”

    安文煜又闭了一阵眼睛,然后将软甲和短剑仔细的收好,一切等回京后再说。

    转天,安文煜又召集大家,将昨日想法说出来,并将众人昨日写的策论拿过来供众人讨论,大家觉得还有一些事情还需严加探明,才能定论。于是,安文煜觉得今日没必要大家都去了,可就一些昨日疑问或是还有一些来得探究之事,再行查访即可。

    于是安文煜就出去了三队人,安文煜没再让安文霄出去,只让他好好在王府里面待着。安文霄虽然不满,但是也只能同意。

    安文煜昨日跟着司马泰出去后,也知道如何和市井之人打交道,今日他也带着两个随从出去。司马泰在府中整理昨日大家上来的策论,欧阳康昨日没有什么收获,今日自己带着一些人出去了。

    晚上回来,大家又是讨论一番。后面连续几日,都是如此。不过没有再全员出去,毕竟在王府中,如果日日没有人在,会引起王府之人的怀疑。于是安文煜和其他人,轮流出去走访,不过后面不再让安文霄出去了。

    一连几日,虽然收获不小,但是安文煜觉得这些底层之事只能略知四、五分,而这南境府的州府设置、官员配置、税务征收制度,却一概不知。老百姓只是知道每年交了多少,每年干了多少徭役,但是如何而来却从不知情。可是这些事情必要通过南境府的同意,但是按照现在形势,他们已经来到南境有20多天,但是除了那个方初,一个官员未见,吴王和安文仪似乎无所踪了。安文煜几次求见,还是以各种理由不见。安文煜知道,南境这是希望他们待不下去自行回去。

    安文煜今日和大家讨论后,将安文霄、司马泰、欧阳康留下,商量后面的事情。安文煜觉得再打听几日,也没有什么了,毕竟南境官员不出,咱们也无计可施。不如再过几日,几人就回程,安文煜觉得以现在的结果,应该可以向皇上交待了。

    其他人也觉得有理,南境拒人之外已经不言自明,再待下去也不会再有结果,不如早日离开的好。大家商议后,安文煜决定过几日就向王府辞行。

    吴王、安文仪和方初在厅堂内说话。

    安文仪问道:“近几日安文煜那里有什么动静吗?”

    方初说道:“没见什么,他们只是偶尔出去,在南境城内到处走走。”

    “那都干什么?”

    “只是经常找一些乡野村夫、市井路人交谈饮酒,看起来都不亦乐乎。”

    吴王有些疑惑:“他们这是没什么办法,难不成到我南境游山玩水来了。”

    方初说:“恐是看我们不理睬他们,只能如此了。”

    安文仪又问:“听说他们经常在一起聊到很晚,可有此事。”

    “确实如此,但是他们每次都让院内侍从离开,而且还会有人专门把守门口,不要让人靠近。”

    “是不是我们忽略了什么?”

    “这。。。”方初也不好说什么。

    方文仪说道:“再去探听,实在不行,就找人跟着他们出去,就说保卫他们安全,看看他们都说什么。”

    “喏。”方初退出。

    安文仪转向吴王:“父王,孩儿觉得还是让他们早日离开的好。”

    吴王说道:“这是自然,不过走之前还是要知道他们了解到什么。”

    今日一早,安文煜没出去,也没去吴王的阁苑,请人通报,希望见方初先生。方初过了半刻来到安文煜的院落,安文煜寒暄了几句,便说打算过几日就回京城了,烦请方初先生跟吴王说一下。

    方初听完暗喜,出去后向吴王说明。吴王似有些不放心:“他们来这些时日,我和文仪也从未出面,临走前还是要见一面的好。”

    方初点头应着:“不如明日摆一个宴席,与安文煜等人同坐。”

    “也好,不过。。。。还有一事。”吴王让方初向前,在他耳边说起悄悄话。方初不停地的点头明白。

    宴席上,安文煜、安文霄、司马泰、欧阳康坐在主宴席上,其他所有官吏在次宴席上,不与安文煜等人同席,安文煜原本还想留下安文霄或是其他人,但是吴王盛情邀请,而且要求所有官吏都要参见。来到王府,第一次见到吴王,吴王第一次设宴款待,安文煜也不好推辞,于是就跟一些侍从交待好,都来到吴王的宴会。

    宴会上,安文仪、安文凡也在了,与大家一同饮酒作乐。

    安文仪看见司马泰和欧阳康,问道:“这两位之前从来未在京城见过,不知哪里任职。”

    司马泰赶忙拱手行礼说道:“在下是兖州刺史司马泰,旁边这位是徐州刺史欧阳康,我俩是同一年入仕。”

    欧阳康立马起身向吴王和安文仪行礼:“见过吴王、世子。”

    安文仪饶有兴趣地看着俩人:“不知二位是如何与文煜世子相识的?”

    司马泰说道:“之前朝廷派人到各州县赈灾,我与欧阳刺史有幸,得到文煜和文霄两位世子的支持,赈灾事宜甚为圆满,我兖州和徐州百姓到现在还在称赞两位世子的功绩。”

    “哦。。。”安文仪拉长声调向安文煜说道,“想不到世子在朝廷任职没多久,身边就有如此贤臣辅佐了。”

    安文煜知道这是安文仪话中有话,也没反驳:“文煜和文霄不懂底下庶务,自然需要需要有熟悉地方事务人从旁协助。在下和两位刺史也算是同朝为官,都是为朝廷、为皇上办事。”

    安文霄这时旁边插话到:“我们可平时没那么多时间结交达官贵人,除了为了朝廷办事时候熟悉一些人,哪里有别的机会。”

    安文煜无奈地看了看安文霄。

    安文仪知道这是安文霄意有所指,轻哼了一下。

    吴王这时说道:“我听方先生说,文煜、文霄两位世子打算近期就回南境了?”

    安文煜马上向吴王行礼说:“在下已经在南境叨扰多时,现在事情已经办完,还要向皇上禀告,在这里借这个机会向吴王辞行了。”

    “世子不要客气,可以先多住几日再走,我等还未好生招待。”

    “谢吴王盛情,我与文霄回京还有公事繁忙,等吴王进京都,此行一定向我父王告之,到时一定感谢吴王。”

    吴王也没再搭话,只让大家继续饮酒,听歌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