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风云记
繁体版

第50章

    安文煜中午后才随司马泰出来,身边只带了一个随从,他们一出门就直奔东南方向而去,司马泰已经打听好了,这东南方向就是南境城最大田地,万亩良田成片,城里绝大多数农户都居住在那里。

    安文煜几人坐上马车向东南方向而去,去得路上他们发现这就是他们之前进来的方向,当时他们就被南境的丰美富饶所震撼,虽还未到收获季节,禾苗已经初长成,远远一看,金色连绵,空气中已经隐隐闻到稻香,令人精神也好了许多。

    车行至半路,一位老汉正在路边卖瓜果,看起来是从山上摘下的野果,老人用破布搭了一个简易的凉棚,见到人都会问一下,要不要买他的水果。

    司马泰勒住马车,下了车,安文煜也跟着下车。走到老汉跟前,司马泰拿起一个苹果问道:“老人家,这苹果怎么卖?”

    老汉见有人来问,忙说:“五个只要1文钱。”

    说罢,安文煜拿出10文钱,将老汉的苹果都买下了,老汉见一下子卖了这么多,连忙又问:“几位要不要再看看这个枣子,刚刚从林子上面摘的,新鲜的很。”

    司马泰看见老汉热情了几分,问道:“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还上山摘果啊,这田里的农事可有人看着?”

    说到这里,老人眉头一皱,难受说道:“哎,哪里还有什么田,都是大户的田,我们这些佃户,只能指着大户心情好了施舍些。”

    司马泰和安文煜对视了一下:“这万亩良田,怎么能说没有呢,这万亩良田丰收在即,老汉莫要说笑。”

    老人苦笑了一下:“这些都跟我们无关,这都是吴王王府的,我们都是卖苦力给王府,家里年轻的都在地里干活,我这出来卖些野果补贴一下家用罢了。”

    “这吴王待您家不好吗?”

    老人摆了摆手,似乎不想再说下去,司马泰说道:“老人家,我家公子要出门,正巧得带一些瓜果路上吃,您这些东西我们都要了。”

    “好!好!那太好了!还要的话我家里还有些,几位还要不要。”

    “也好,我们也需要带一些给外地的亲戚,还要分给家里人,不如您带上您的东西坐我们的车,我们一同随您去家里?”

    老汉一听更高兴了,这要是卖出去一遭,这一家后几个月就都有着落了,连忙收拾好自己的摊子,安文煜和司马泰上前扶着老人上车,老人哪里受到这样的礼遇,连忙感谢。老汉到了车上,也不进车里,坚持在车外跟着驾车,说怕把公子的车弄脏了。安文煜也没再坚持,坐着车里跟着老汉回了家。

    一路行车,老汉高兴极了,司马泰与老汉饶有兴致的东拉西扯,老汉简单爽朗,又是买他东西的大客人,几乎有什么说什么。这一路安文煜在车里听着也收获不少,原来在底下能知道这么多事情。

    快到时候,要过一片良田,司马泰说车子进了田里,恐会压坏老乡的田。安文煜没等司马泰说完,咱们走进去就好,司马泰和老人感动不已,于是留了随从看车,随老汉走到村里。

    老汉感激的说:“这原本是我家的田,可是已经抵给王爷了,如果被王府人家的监工看见,压坏了庄稼,那么我们就要倒霉了。”

    司马泰内心甚为同情,安文煜看见老人腿脚不太利落,还想扶一下,可是老人坚决不让扶,直说:“庄稼人,哪里有那么事,几位郎君要小心了,这庄稼路不好走,莫要摔了,脏了衣服。”

    安文煜没有听这些,只是一步步跟着老汉走,走了有一段时间,转过一个路口,小路中有一棵大槐树,过了大槐树安文煜来到了村子,村子里很少来外人,更别说衣着整齐的人,大家看见老汉领着两人来到家中。

    说是家,其实就是用土坯和茅草搭起来能够容身的房子,安文煜进来后只看见里外有三间房子,两间睡人,一间厨房,房子一个床就占了大半的屋子。一张床上有一个用几块破木板制成的案几,看起来是吃饭时候用的。

    安文煜走进房间看了一眼,就走出房屋,司马泰就用随身带来的布料,放在地上,席地而坐。老人看见安文煜铺在地上的布料,心里心疼,心想这一块布料就可以给庄稼人做一身衣服了。安文煜看出老汉的眼神,赶忙起身,拿起布料塞给老汉,将老汉之前用来搭凉棚的帷幔拿来垫在地上。老汉的孙媳妇看见有外人来,赶快将家中唯一案几搬过来,放到安文煜和司马泰跟前,赶忙倒了两碗水放到案几上。

    安文煜拿起碗,只是个粗陶的大碗,碗壁还有吃饭留下的残渣痕迹,碗口已经破损好几处,安文煜实在无法使用,看了看就放下了。

    村里人听说老汉家来了贵客,都过来打听,原来是来买野果子的,这一听原来还要很多,就纷纷都把自家的摘的果子拿了出来,希望安文煜也能买一些。

    安文煜于是照单全收,这一下子把村里人都调动起来了,纷纷从家里拿来林果、野菜、蘑菇等,甚至有的放下家里的事情,要上山去采。

    司马泰顺带就招呼村里老人围在老汉院子里说话,让老汉儿媳妇将村里拿来的瓜果、蔬菜加工一下,一群人都围在安文煜和司马泰周围唠着闲话。

    大家虽然你一言我一语,虽总是找不到主题,但是司马泰总会中间夹上一句,问起税赋收多少,官府遇到什么案子会怎么办,大家就纷纷顺着说起来,说得多了,也逐渐有了脉络。

    安文煜和司马泰逐渐明白,这整个村子都是为王府卖劳力的佃户。这原本还没有这么多佃户,今年伊始村子遭了灾,这王府虽管辖着一方百姓,但是却不救灾,老百姓没有出路,只能把家里田地都卖了,卖给大户,而这些大户都是王府里面的人。前几年,这南境城有一半的土地是王府的,这几年王府不停压榨庄稼人,加上今年的大灾,南境的田地几乎尽数归于王府。而这些没田没地的佃农,有的留下继续苟且的活着,王府人高兴就多给些粮食过活,不高兴了就自生自灭,还有的已经离开村子跑到外面,去哪里也不知道。

    安文煜听着,想着之前南境流民之事,心中也有了数。想不到南境空有富庶之名,却富的只是吴王一族,农户过得却如此不堪。而这些农户不但要忍受王府的压榨,还要受劳役之苦,这些年虽然总有灾荒,但是王府还是每年都会修建王府大院,。特别是吴王,听信什么道士之言,修建了各种道观,位于东面的黄清观,据说属于扶龙位,已经整整修了5年,每年都要征调百姓去修建,百姓苦不堪言。

    村民看见安文煜和司马泰甚好说话,说什么都认真听着,这一说就到了下午。安文煜和司马泰打算起身告辞之时,发现老汉院门外瓜果蔬菜已经堆满,将门口都围住了。这下让安文煜犯难,不是没有钱,而是他俩人步行而来,没有车,如何拿走。

    司马泰赶忙问老汉村里能有车拉走吗?老汉说,村里哪里有这些,就是有牛的也都卖了。

    大家看以为安文煜因为拿不走就要不买了,纷纷说他们可以拿到车上,几个人一人拿一些就好了。安文煜一听,赶忙付好钱,村里找了几个年轻的,一人提着一大包,跟着安文煜和司马泰原路返回到车上。

    随从在车上几乎快要睡着了,终于等到了安文煜回来,看到后面跟着一些人拿着一包包的果子,一脸惊讶,心想这是把全村的果子都买来了。

    大家放到车上,车厢里已经没有地方坐了。于是安文煜三人都坐在驾车位置,回到王府。

    回到王府后,有的人已经回来,后面陆陆续续的其他人也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