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风云记
繁体版

第46章

    晚上,安文煜和赵襄子如约来到黄员外家中,安文煜的坐席被安排在正堂之上,还有众多席位放在庭院中,黄员外今天大摆宴席,家中父兄姐妹等均一一到齐,一片热闹。

    安文煜刚刚进门不久,赵括就紧接来到,安文煜赶忙起身与赵括相迎,赵括坐在上座,安文煜与赵括并肩坐在下座。

    黄员外见主客都已到齐,立即开席,一阵觥筹交错,安文煜一一应和着黄员外家人的上前行礼敬酒,自是喝了不少。

    酒席后,黄员外安排了戏班、歌舞。所有人正在沉浸之时,赵括推了推安文煜,示意安文煜跟他前来,安文煜起身与赵括走到后院。

    “世子最近辛苦了。”

    “总管说笑,都是在下应份之事,哪里来得辛苦。”

    “今日前来,是想跟世子说,皇上将公主托付于你,也是将盛朝的未来托付于你,切不可辜负皇上一片苦心。”

    说到这里,安文煜如遭雷击一番,酒醒了十分,委屈忍耐多年,想不到竟在此时,得到回应。

    安文煜赶忙跪下,赵括连忙上前扶起:“在这里不可,世子知道就好。此事还不宜声张,朝局不稳,几方虎视眈眈,明示了恐怕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朝不保夕。”

    安文煜明白此中的风险,请皇上放心。

    赵括攥了攥安文煜的手,一起回到前庭。

    歌舞戏曲散后,安文煜和赵襄子坐到马车中,黄员外给宾客备了一份礼品,大户人家都会有这些惯例,安文煜习惯推辞了一下,就拿上马车了。

    回到安雀阁,看见安文霄和赵灵儿还没睡,还在院子里习武,便招呼两人一起来到偏厅饮茶醒酒。安文煜没有跟其他人说起此事,他有感觉,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对其他人也是一种保护。

    喝着茶,灵儿打开安文煜拿回来礼品,打开盒子一看,灵儿“啊”了一声,大家正不明所以地看着她,灵儿从盒子里面拿出一件东西,正是那件玛瑙莲花。

    刚开始,大家虽然一惊,但是很快明白,这是黄员外示好之意,安文煜让灵儿收好,说有机会还给公主送回去。指示赵襄子说,今后可以多与黄员外多加接触。

    后面日子,各地征收税款已经陆续送往京城,安文煜与户部人等一一点收,每天几乎都是宵禁前才刚刚回来。

    过了两、三个月,各地税赋大多已经陆续到京,路途遥远的,近些日子也会到京,唯独南境的税赋,却迟迟未到,往年这时候都已到京了。每年税赋之事不是小事,虽然应等到公文征收,但是因为每年惯例,各地都会早有准备,就等公文一道运往京城。安文煜也是在税赋之前讨论之初,基本已定型之时,就已经提前向东境传达消息,让东境早做准备,虽然也晚了些时日,但是也到了,如何这南境还迟迟未到。

    安文煜每次散朝后,想私下找安文仪询问此事,可是安文煜一靠前,安文仪就立没看见一般转身转身离开,安文煜知道这是有意躲开他。

    刘栾了解南境税赋迟迟未到,安文仪又避而不见,心中着急,跟安文煜商量是否禀告皇上。安文煜觉此事重大,毕竟安文仪从来没说不交赋税,决定再等一等。

    又等了一个多月,南境的税赋还没到,南境的税赋要占到大盛朝税赋一半,这如何使得。

    刘栾已经无法再等,知道此事如果在朝堂提出恐不妥,于是与安文煜相约亲自登门来到安文仪府中。

    走进安文仪的府邸,让安文煜不由得想起之前去安文泰的府邸,与安文泰府邸不同,安文泰府邸庄重简单,大堂内摆放是各式武器,正堂上一个案几足有三米长。安文仪则不同,雕梁画栋,金漆彩画处处描摹,庭院中珍稀花草连片,怪石林立,池塘水波粼粼,锦鲤足有数百条。穿过连廊,来到正厅,一整块梨木案桌,雕刻着游龙入海图案,坐垫上蒙着缂丝巾。

    刘栾所到之处,处处让他惊奇,但是内心又极度不快,想想这个府邸,就抵得上大盛朝的税赋了。安文仪随刘栾来到正厅时,安文仪正坐在案几后,看到俩人进来,招呼两人坐下,备人上茶。

    上来茶水、吃食等物,安文煜拿到嘴边,清淡悠长的茶香令人陶醉,轻抿一口,侵入心脾。

    正喝着,安文仪说道:“两位觉得我这茶如何,这是千年茶树出的茶,整个大盛朝也没有找到第二棵,每年仅产半斤茶叶,还要经过百日烘焙,最后也就不到10两。”

    安文煜看了一下刘栾,刘栾皱了一下眉头,说道:“这茶果然稀有,品味不似人间之味啊。”

    “那一会儿我让人给刘尚书带上几两走。”

    刘栾不做声,看了一眼安文煜,安文煜嗓子翕动了一下,拱手向安文仪说道:“安兄,今日前来,主要是想问这南境的赋税如何了?”

    安文仪早知两人来意,慢慢说道:“南境受灾严重,南境上下正在竭力筹措,还需等待时日?”

    “那还需多少时日?”

    “什么时候收齐了,自然就到了。”

    刘栾忍不住了:“总要有个时日。”

    “征讨赋税,哪里是说收,就立马能收上来的,要不免上三成,即刻送京而来。”

    刘栾一听有些急了:“三成,这怎么成?”

    “不成,不成那就只能等着了。”

    安文煜也看出来,安文仪打定主意,两人如何说也没有意义,就起身说道:“既然世子正在筹措,我等也不好再催促,还请世子能以大局为重,勉力为之,早日将税款上交。”

    安文仪看着案几上一幅名家字画,也不看安文煜,只拱手说道:“这个不劳世子费心,自然尽力。”

    刘栾也知再说下去无益,便起身告辞。

    安文仪抬起眼睛,也不起身:“刘尚书不再一起品品茶,我这里还有其他茶。”

    刘栾喘了一口粗气:“感谢世子招待,今日来京交赋税比较多,我们回去还要亲自点验,事务繁忙,我们先告辞了。”

    安文仪也不再客气挽留,招呼侍从送安文煜和刘栾出去。

    送走安文煜和刘栾后,安文仪叫人进来,将安文煜用过的茶具全部扔掉。

    刘栾和安文煜在车上商量此事,安文煜说道:“刘尚书莫要着急,想必南境不会不交赋税,早晚自会送到。”

    刘栾皱着眉头:“你有所不知,这年末收取赋税,明年就要按照计划分发一部分,很多是不能停的,很多营建、农事讲得就是按时建设,比如有些营建必须在枯水期进行,过了这个时候即便赋税到了,也过了时候了。”

    “那就先拨那些紧急的?”

    “哪些紧急,北境的军事不紧急?皇上即便节俭也要有用度,这个不紧急?还有例行的祭祀等这些不紧急?都是关系国本的大事。”说完,刘栾手扶着脑袋,不再说话。

    之前很多事情只要依令行事即可,现在他又明白,赋税充足时候自然可以,但是少了,哪个先哪个后,牵涉方面太多了。

    安文煜和刘栾一路无言,回到皇宫,刘栾还要面圣,安文煜本意同去,但是刘栾说他一人足矣,让他回去点验税款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