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风云记
繁体版

第26章

    今天可能是安文煜回到京城最轻松一天,银两已经凑足,下毒之人已除,后顾之忧已除,离最近各州府情况都已收到,目前看来各地接收的流民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算上朝廷招募军役,完全可以消化这些流民,现在要专心按照各州县能够安置流民数量将流民做好分配,确保每个流民都能有所归宿,知道往何处去。

    安文霄听着安文煜一番计划,心中佩服不已,这么复杂事情,居然被安排如此周翔:“哥哥,当初你向皇帝提建议时候,就知道这样可以吗?”

    安文煜摇了一下头:“当初在兖州时候,我和兖州刺史经常了解州县赋税,农事,人丁之事,各州县的赋税大多是按照人丁数量或者农户所包田亩数摊牌的,所以对于各州县来说,多一个人就相当于既多开垦土地又多一人分担赋税,所以我才想到此办法。”

    “皇上不说了,这些人可以几年不用交税,各州县不是赔了?”

    “你有所不知,皇上说的是减免朝廷摊牌的赋税,况且每三年重新核定户籍人口时间未到,朝廷自然不会重新核定各州县的承担赋税比例,而每个州县都有各自自己的赋税,入了他们籍的人自然知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已经入籍人数来收自己州县的赋税和徭役,这个全由各州县自行处理。”

    安文霄好好想了一阵:“我有点明白了,流民刚刚入州县户籍,各州县可根据自己已经入籍人数征收自己税赋,但是朝廷还未根据最新入籍人数增加税赋,这可是各州县已经根据新人头增加而增加财税收入,可是朝廷并未因人口变动而让各州县增加赋税,收入增加了但是支出并未增加,各州县那是自然愿意。”

    一连串增增减减,不明之人也许早就迷糊,但是懂之人听得明白,安文煜和赵襄子听着安文霄能捋出其中缘由,都欣慰的点了点头,安文煜说:“弟弟长进了,以后要多加留心,特别是这财赋之事,关系国库民生,要多多学习。”

    安文霄立马摆手:“饶了我吧,以后我就是哥的马前卒,您让我干嘛我就干嘛,”然后压低了声音:“等哥哥当上皇帝,我就给你守疆土,驱外贼。”

    安文煜内心五味杂陈,看了看安文霄,走到院子里想着事情。

    “你不要哭哭啼啼的了,不就是几间房子,几亩地。”刘恒御史不耐烦的冲着一个妇人恼怒的说道。

    “哪里是几间房屋,那是咱家唯一祖产了,你说说你做官做了这么些年,外人觉得咱们风光,其实呢,你天天守着你的清廉大义,这几年还不是指望这些田亩地产还能出些地租贴补家用,你现在说卖就卖了,咱们家以后怎那什么过活。”

    刘恒御史何曾不知夫人说得在理,可是皇上都亲自捐款了,满朝文武都纷纷捐款,可是这些朝中官员几乎没有几个像他一样是平民子弟出身,其他官员莫不是祖上家中殷实,要不是高官之后。在刘御史心里,要不是皇恩浩荡,皇上的看重,自己如何也走不到今天位置,所以今日皇上带头捐款,他岂能辜负皇上多年的信任,所以他忍痛将祖上田产房屋都卖掉,捐了1000贯。

    刘夫人一边哭一边恼怒说道:“咱家比不上那些朝中之臣,你又不是图虚名之人,这些上上下下得罪的人还少,如何这次非要打着肿脸。”

    “正因为这样,如果没有皇上,我刘恒哪里有今天,也许早就被一些心胸狭窄陷害发配到别处了,皇上如此厚爱于我,我如果不捐,其他人怎么说我不在乎,可是其他人会说皇上看错了,辜负了圣心,你知道嘛。”

    刘夫人毕竟也是大户人家出身,虽不参与朝政之事,但是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哭声也低了些,但是一想到一家上下,老人儿女今后更要节俭度日,又不免难受起来,又一阵抽泣。

    这时,家丁突然敲门:“老爷、夫人,门外有一人,带着信说是东境世子安文煜给老爷送来东西,务必请老爷亲自打开。”

    刘御史一听,立马让人拿进来,来人拿着一个盒子,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来人说是什么东西了吗?”

    “没说,就说老爷亲自打开便知。”

    刘御史于是打开盒子,立马居然放着是自家刚刚卖出的祖上宅子和田亩的地契、田契,还附带一封1000贯捐款户部的收讫。刘夫人看见自家的地契和田契又回来了,拿起来摸着从哭泣就变成喜极而泣,可以刘御史不等刘夫人仔细看,一把拿过来装进盒子里面,问家丁:“送来人的是否还在?”

    “在正厅中等候。”

    “带我去。”说着拿着盒子快步走了出去,刘夫人一时愣,不知所以,跟着一块出去。

    来到了正厅,刘御史一眼看到安文霄正在厅中站着,安文霄看着厅上牌匾若有所思。刘御史上前:“世子”,举手行了个礼。

    安文霄转过身来,立马也行了一个礼,这时刘御史将手中的盒子拿到安文霄眼前:“自古有云‘无功不受禄’,世子心意在下心领了,但是老夫今后无以相报,这东西世子还是拿回吧。”

    跟着来的刘夫人听此言,知道老爷脾气又犯了,轻叹了一声,用衣角擦拭的眼角眼泪。

    安文霄似乎预料到了,先接过盒子,又将盒子放到旁边的案几,案几上方“色正芒寒”四字牌匾熠熠生辉:“刘御史不要介怀,此事并非我们自己想法,来之前,我家兄已经将此事报给皇上,是皇上同意这么做的。”

    刘御史听闻此言,心中一惊:“皇上也知道此事?”

    “我王兄听闻刘御史为了流民变卖家中祖产,心中感怀,特向皇上请示愿意代为捐赠,皇上不但同意,而且代为我等跟御史说‘刘御史乃国之重臣,拳拳之心陛下从无怀疑有二,国之栋梁更应荣宠有加,岂有国之栋梁废家荣国之理。’”说着又拿起盒子,给御史送到手中。

    御史拿着盒子:“皇上真的如此说?”

    “我们岂敢假传旨意?!刘御史,这只是表达我们的敬佩之心,但是最重要这是皇上对您一番重视爱惜之情,您可不要辜负了皇上的一番圣意。”

    这时刘御史也不再推辞,抚着盒子,泪眼婆娑,说不出话来,刘夫人这时突然说道:“婢妾多谢皇上、世子厚爱,无以为报,妾身在这里给世子行礼了”,说着就要俯身拜谢,刘御史也要跟着一起。

    安文煜赶忙上前扶起:“刘御史、刘夫人万万不可,在下可承受不起,咱们同朝为官,只拜天地、皇上和父母,御史要想感谢,哪天还是亲自到御前去谢皇上为重。”

    刘御史明白安文霄意思,也不再推辞,安文霄趁势说道:“刘御史,实不相瞒,流民安置已经到了关键之时,实在事务繁多,出来时候王兄特意嘱咐我不要久留,办完事情速速回去,在下实在抱歉,现在和御史告辞了。”

    刘御史不便想留,赶忙和夫人一起将安文霄送到门前,到了门前,安文霄拦住刘御史:“御史请留步,不必出门相送了,恐为他人见到乱加揣测,不过刘御史,此事是皇上意思,但是只独您一个,不要对外声张。”

    刘御史立即明白,一边感谢皇恩,一边泪眼相送,安文霄出了御史府邸,跨马匆匆而去。马上,安文霄拿出另一个盒子,向着中书令王归府邸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