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影视世界学历史
繁体版

第十二章 吴王钱庄

    第二天一早,开国公常升和云奇就是分别开始了行动,毕竟他们两人也都知道接下来的时间不多了。

    就在云奇带着一千吴王府护卫军直奔杭州而去的时候,开国公常升这边却是拿着吴王令牌敲开了工部的大门。

    工部侍郎裴侍郎明知故问的看向眼前的开国公常升问道,“开国公,不知道你此次上门所为何事?”

    开国公常升却是直接问起了工部的主官,“裴侍郎,你们林尚书在不在?”

    “呃?林尚书还没有来,要不你先坐坐等会,我派人去尚书府上催一催?”

    “算了!找你也一样!吴王府需要重新进行修缮,工部要派出一千名工匠,并且各项材料也由工部来供应。”

    “什么?开国公,这没有圣旨没法开工啊?”

    “呲啷”一声,开国公常升立刻就拔出了自己的佩剑,并且放在了眼前这个工部侍郎的颈部,“裴侍郎,我们王爷说了,他不喜欢讲道理。”

    感受到锋利的剑刃果然让工部侍郎清醒了许多,“啊?开国公,你冷静啊!本官这就下去安排,一定会让吴王满意的。”

    “哼!这还差不多。”

    “请开国公你稍等。”

    因为昨天舅甥两人已经开诚布公的谈过了,所以常升也是明白了现在时不我待的道理,所以做事也是按照最有效率的方式来做的。

    很快突然想起吴王是朱元璋实名认证的“失心疯”,知道自己惹不起吴王的工部侍郎安排好了一千工匠,然后就是和一万名王府护卫军轰轰烈烈的修缮王府了。

    一万一千人有多少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概念,就如同一所万名学生开新生大会一样壮观,很快就是让应天府的吴王府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工部那边确实是没有打任何的折扣,修缮需要的材料用度全部足量供应,对于吴王府的要求也是没有任何的推辞。

    然而工部侍郎早就已经派人通知了工部尚书前往皇宫,毕竟这件事情也只有洪武皇帝才可以阻止,“皇上,今早吴王让开国公常升前往工部要一千名工匠,并且要求工部为修缮王府提供材料。”

    然而朱元璋却是不以为然的就是答应了下来,“咱准了。”

    “是!皇上,臣明白该怎么做了。”

    “工部这次一定要用心修缮,材料用度上也要尽量满足。”

    “是。”

    接着工部尚书就是离开了朱元璋的御书房,猜测朱元璋肯定已经知道了吴王的所有行为,既然朱元璋没有任何的表示那就不需要他多做赘述。

    等到工部尚书离开了御书房之后,朱元璋立刻看向站在一旁的蒋瓛,“蒋瓛,吴王府那边还有什么动静吗?”

    “回皇上,吴王今早派了云奇带着一千护卫军前往了杭州,说是前往杭州府统计吴王封地的所有情况。”

    朱元璋自然是有些轻蔑的笑了笑,对于这个孙子是打心眼里不喜欢,“哼!倒是挺在意自己的封地的。”

    “另外吴王直接调用一万名护卫军帮他修缮王府,加上一千名工部工匠的话,正好是一万一千人的数目。”

    “混账!我大明的精兵强将就是给他修园子的?”

    “皇上,那是否需要阻止吴王的行为?”

    “哼!算了!只要他不是太过分的话,就由着他的心性来好了。”

    “是!皇上。”

    朱元璋此时自然是感觉非常的头疼,这些变化都是在他的宝贝儿子死后发生的,同样也是有些为大明的未来感到担忧了起来。

    当然朱元璋再次想起了苏言的那些“胡言乱语”,明白等到自己驾鹤西去了之后,这帮子孙们肯定会不老实的搞事情的。

    所以朱元璋在准备对大明勋贵们动手的同时,也是下了对那些刺头藩王儿子们下手的狠心,这也是秦王和晋王都是死在了朱元璋前面的根本原因。

    至于为什么会留下了那个最有实力,同时对皇位也是更为渴望的老四朱棣,可能是朱元璋是打心眼里有些不舍得。

    当然苏言在看待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会感觉朱元璋这也是为燕王朱棣扫清了所有的障碍,毕竟谁都知道朱允炆不是他四叔燕王朱棣的对手。

    而且燕王朱棣和凉国公蓝玉可是一对死磕的关系,确实已经到了你死我活和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但就是这个强大的对手却被朱元璋给提前搞死了。

    另外只要有老二秦王和老三晋王活着,老四燕王朱棣就不可能顺利的入主大明,但是最微妙的就是这两个家伙都是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面。

    所以苏言一度怀疑朱元璋还是更加倾向于老四燕王朱棣,可是不论从哪一点考虑都是轮不到老四朱棣的头上,再加上可能是同样预料到了朱允炆个人能力不够,所以才故意留下了这个更加有能力的老四燕王。

    就算是朱元璋预测到了朱棣可能起兵造反,到时候不论是儿子获胜还是孙子获胜,他们朱家的大明朝都是能够彻底的太平下来。

    当然这些事情可能永远都是搞不清楚,毕竟朱元璋不可能把这些真正的秘密告诉任何人,所有的历史悬案只能是凭借着后人的猜测和自由发挥。

    苏言这段时间一直待在吴王府里养伤,实际上却是耐心的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要知道只有详细的计划才能让自己更容易获得成功。

    苏言早就嘱咐开国公常升多多留意在京藩王们的动向,“王爷,在京的藩王们都要离开了。”

    “噢?舅舅,安排人带着我,是时候去王叔们那里装惨博可怜了。”

    “呃?王爷,你确定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吗?”

    “当然!我已经准备在应天府开设一家吴王钱庄,而吴王钱庄能不能成功取决于是否能在各地开设分店,如果有了这帮藩王叔们的支持和协助,这些问题可就再也不是什么问题了。”

    “王爷说的有道理!只是臣还是感觉王爷从事商业有些不合适。”

    “舅舅,我意已决!你就不需要再劝我了。”

    “哎!是!王爷,臣这就下去安排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