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门崛起之午夜教室
繁体版

第4章 国宝迷案

    “好了,太晚了,今天就讲到这吧!”李老师一边收拾讲台上的书本一边说。

    下面的学生却坐不住了,这没头没尾的故事让人暴躁抓狂,纷纷央求:“李老师,后来呢?”

    “是啊,后来咋样了?向山吃了那三皇丹了吗?小唐呢?”

    “求你了,李老师,不然我们真的要失眠了!”

    李老师无奈走下讲台,站在第一排书桌前,双手扶着书桌说:“那就长话短说吧,我老人家也累了!”

    离他最近的一名大个男同学立刻跑到他身后,帮他捏肩膀,李老师开始讲故事的结尾。

    1992年末,那年冬天特别冷,宁江竟然下雪了,似乎在为即将拆迁的老机械厂感到惋惜,然而在两条街道外的市中心,却有一家饭店正在举行开张仪式,红色绸布拉下后露出一块金漆牌匾上写着:齐安炉饭庄。

    这家饭店的注资人是刘大厨的“远房亲戚”,原726厂食堂全体员工“技术入股”。估计你们都猜到了,这“远房亲戚”其实就是小唐,他不仅投资为大伙开饭店,更为所有人包括他们的家属交了一份大额保险,保他们三世无忧。

    向山命向梓信将三皇丹送至武当山天柱峰顶的金殿上面。利用“真火”渡雷劫。这天柱峰上有一奇观:每当雷雨交加时,峰上霹雳震天地,闪电撕穹苍,无数巨大火球在金殿周围滚裂,红光闪闪,耀眼夺目,随之雷声震天,神奇壮观,其势惊心动魄,观者无不惊怵金殿经受一交次雷击后,不仅豪无损伤,无痕无迹,反而其上的烟尘锈垢被烧去,雨水一洗,辉煌如初。相传,真武大帝既怕香客染脏了金殿,又怕偷走了金殿内的稀世珍宝,便派雷公和雨师前来用三位真火洗炼金殿。一是把金殿上的污物除去,保持金殿清洁干净;二是使图谋不轨的小人心惊胆寒,魂飞丧胆。

    其实这是一种自然现象,金殿本身就是一座庞大的导电体,雷雨前夕,带电荷的积雨云向金殿移动,达到一定距离时,云层与金殿的电位差增大,使空气电离,金殿上的电荷与云中的电荷间频频闪击,火球滚动,于是产生了“雷火炼殿”的奇观。

    终于等到一个雷雨夜,次日清晨,至于大殿中央铜梁上的三皇丹被取下,向梓信惊奇的发现原本坚硬如铁的黄色石头,此时竟然产生龟裂,无数条细痕遍布,似稍一用力就会粉碎,捧在手心,一动不敢动。收到消息后,不敢耽搁片刻,向山包机到湖北十堰,登顶武当山天柱峰,颤抖着接过渡雷劫后的三皇丹,轻轻一握外壳碎裂,露出一颗鸡蛋大小,梭形的无壳蛋,晶莹剔透,里面竟然有一只金色的龟型生物,此物周身浑圆,大概铝制一角钱硬币大小,尖尖的头,小小的嘴,由于太小根本看不到眼睛,四肢非常细短,不足5毫米长,比绣花针粗不了多少,最为奇怪的是它竟然有三条修长的尾巴,比腿略粗,却有2厘米长,在无壳蛋清内缓缓摆动,浑身布满金色的细腻鳞片,在阳光的照应下徐徐生辉,晃的人睁不开眼睛。向山激动万分,速度奇快的一把将无壳蛋扔进口中,囫囵吞入,吓的梓信大呼:“老豆,这里面好像不是鸟啊?”

    向山吞咽下无壳蛋,轻抚了几下胸口说:“这与你祖母家的密鉴中记载完全吻合,鵸鵌的卵经过雷劫后就会开始孵化,它的胚胎形状与我们刚才看到的完全吻合,不信你看。”说完从贴身的口袋中掏出一本薄薄的手抄密鉴,递给梓信,后者接过,翻开带书签的那一页,仔细阅读后,再不争辩。

    此后向山精神果然好了不少,身体机能也有复苏的迹象,原本花白的头发半年后竟然有一半变黑……

    李老师用力一拍课桌说:“完活,下课。”

    小浩回到寝室,已然凌晨4点多,昏沉睡去。一觉醒来已经7点55分,室友都去上课了,仅剩他一人,按常理他应该继续昏睡,今天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简单洗漱后早餐都没吃,着了魔似的快步走向二教,轻敲门后进入,阶梯教室满满的100多人直勾勾的看着这位大侠,他们班比较了解他作息规律的人更加奇怪:“这货咋来上课了,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黄老师笑呵呵的问:“这位同学有点面生啊,知道规矩吗?”

    小浩点头哈腰客气的说:“知道,知道,迟到多久就在门口站多久,不算体罚,完全自愿。”看了看表,已经8点20,急忙接着说:“我直接站到下课,绝对不偷懒。”

    黄老师看这小子还算知趣,拿起粉笔继续讲课:“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它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那么构成机构的最小单位是多少,谁能回答?”

    因为是新课,提前预习的人少之又少,没有人敢回答,站在墙边的小浩突然举手,黄老师意外的问:“这位同学请你回答吧。”小浩原地立正道:“构成机构的最小单位是2,所以机构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通过活动联接形成的构件系统。”

    黄老师满意的说:“嗯,这位同学不错,虽然迟到了,但是人家预习了,有迟到的资本,好了,你可以回去坐了!”小浩高兴的背着书包坐到最后一排。

    下面一片哗然,小浩同寝老三对老大说:“这货鬼上身了?”

    老大说:“今天早上我看到他躺在床上就已经很意外了,这一大早的来上课本就更有问题,现在又……”

    老三老气横秋的说:“嗯,他是不是谈恋爱了?”

    老大意味深长的点头说:“嗯,备不住,一会儿下课拷问一下。”

    黄老师继续讲课,即将下课时他提出一个思考题,并且补充说:“这题比较难,课间可以思考一下,下节课谁最先回答出来,平时成绩加2分。”

    课间仅5分钟,小浩被寝室的5个兄弟一顿拷问,却矢口否认,第二节上课,黄老师问:“有没有想加分的啊?”

    最后一排的小浩举手给出完美的解答,众人再次震惊,唏嘘不已,黄老师饶有兴趣的说:“人家回答一个问题,你们起什么哄?”

    下面一位同学说:“黄老师,您不知道,我们‘唐觉主’很少上课,回答问题更是破天荒啊!”

    黄老师笑呵呵的说:“唐教主,哈哈,好吧,你过来。”说完把自己课间休息用的椅子放在第一桌和讲台之间的空地上,对一脸疑惑的小浩说:“唐教主,你就坐这听。”

    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下落座听课,满满的学霸之气油然而生,多巴胺成倍分泌,脑洞大开……

    晚上9点,他习惯性的来到网吧,就着泡面“吃鸡”,刚打了两局,竟然赢了,吃到了十分难得的“鸡”兴趣盎然的继续战斗,连续奋战2个小时,起身去洗手间,下意识看了一眼墙上的石英钟,11点43分,心中突然想起:107、李老师、当然还有那位大眼睛女同学和睡前故事。不自觉的往回走,甚至忘了下机。

    穿过寂静的树林,果然看到107亮着灯,透过玻璃窗,发现昨天那个大眼睛果然还在,而且位置都没有变,他没有打招呼,快速走进三教,轻车熟路的来到门口,敲门进入。整个教室的配置似几乎有改变,除了老师和同学的衣着,其余都没有变化,落座后发现今天的课程变为《大学物理》。饶有兴趣的听了足足三节课,李老师拍了拍衣袖上粉笔灰说:“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下课。”

    同学们依然要求听睡前故事,小浩当然也加入央求的队伍,大眼睛拿出一只保温杯快步送到讲台前说:“李老师,陈皮普洱,降压安神。”

    李老师无奈的说:“哎,那好吧,今天想听点什么呢?”

    大眼睛跳起来举手说:“破案的,破案的。”下面无不应和,甚至鼓起掌来。

    李老师稍稍整理下思绪,给大家讲了一个《古董迷失奇案》。

    故事年代离现在不远,就在几年前,省博物馆得到一份重量级的捐赠:东汉官窑造——黑釉瓷长颈雄鸡瓶。由一位美籍华人从海外回购,据说足足花了1.2个亿,相关部门十分重视,还特意安排了隆重的仪式。

    然而,7天后,这刚刚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国宝不胫而走,整个失窃过程好似变魔术。国宝回家的第7天,半夜1点整,博物馆突然停电,1分钟后备用电源启动,10分钟后供电恢复,这种情况虽然不常见,但是也不罕见,负责安保工作人员简单巡检一番,没发现特殊情况,也没太在意。第二天一早8点30开馆前例行检查,发现国宝雄鸡瓶不见了,调取监控发现昨晚1点时它还在,停电1分钟后启动备用电源,重启后的监视器发现它诡异的消失了。经公安机关仔细搜查,雄鸡瓶外面的防弹玻璃保护罩和高科技恒温恒湿底座都没有任何破损,无任何可疑痕迹。

    如此重大诡异的案件,省里乃至国家都十分重视,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甚至还派了一位京城的古董鉴定专家配合办案,由于案件发生在7月16日凌晨,所以称为“7·16重大文物失窃案”。

    当地公安机关的负责人是徐局长,男,50岁,办案经验丰富,完美破获重大要案无数,可谓功勋卓越。接待专家组时,得知其中竟然还配备了古董鉴定专家,徐局很是不解,认为这人纯属混饭打酱油的,然而这名为广忠玉古董专家却成为破案的关键。

    第一次研讨会上徐局详细介绍了案发经过,并提出几个可疑点和人物:

    1.整个作案时间仅为1分钟;

    2.雄鸡瓶外面的保护装置产自瑞士,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专业展箱,随国宝一同捐赠而来,正常开启方法只有一种:馆长和保卫处处长同时按下指纹锁;

    3.展柜没有被破坏,也没有开启过的痕迹,雄鸡瓶又不会瞬移,犯罪分子取走它的方法简直是匪夷所思;

    经过对馆内所有工作人员的排查,发现一名可疑人物——张磊,他是当晚2名值班人员当中的一员,早8点换班后消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