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刀
繁体版

番外:思往事,立残阳

    洛阳城外。

    恰逢微雨。

    绵绸细雨之下,雨中忽见人来。

    来人步伐虚浮,神情落寞,瞧着有些失魂落魄,一身衣衫不消片刻已被突如其来的急雨淋湿大半,面上还有瘀伤,发丝颇显凌乱,就那么走在无有人气的小路上。

    直至天际响起一声轰隆雷鸣,李暮蝉方才回过神来,朝不远处的一座竹亭赶去。

    亭内只有一张斑驳老旧的石桌,上面落着尘灰,还有几片绿意犹存的落叶。

    “唉!”

    望着面前的绵绵细雨,迷蒙天地,李暮蝉只觉万千愁绪涌上心头。

    他擦拭着嘴角的血色,又揩了揩发梢间的雨水,然后像是做出了某个决定,自襟内取出一封药包,于亭内缓缓坐下。

    “应该不会太苦吧。”

    望着手里的耗子药,李暮蝉自语了一句,旋即将其打开。

    他实在太累了。

    费尽心机,绞尽脑汁的想要出人头地,奈何万事难成,始终不得志。

    为了成名,他几乎尝试了所有手段,忍受过太过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与苦楚,可结果总是不尽人意。

    到如今,在这洛阳城里,李暮蝉的雄心壮志,满腹豪情皆已日渐消磨殆尽,志气已丧,意气已丢,更别谈什么抱负,当真心灰意冷到了极点。

    “想不到这偌大江湖,竟没有我这样一个小人物的容身之处。”李暮蝉又叹了一口气,将那药包内裹着药粉的米粒悉数倾倒入口,靠着亭柱细细咀嚼了起来,嘴里最后恨恨然地含混道,“去他妈的!”

    亭外风雨渐大,他索性合上了眼睛,静静等待着生命的终结。

    只是砸吧着嘴,李暮蝉想象中的那种肠穿肚烂般的痛楚并未出现,甚至还有一丝香甜的余味。

    又过许久,李暮蝉缓缓睁眼,就只是愣愣看着手里的药包,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这耗子药居然还能有假的。

    “是不是那丫头放的太久了啊。”

    李暮蝉苦笑不已,想起了翠芳楼里那泥猴一样的少女。

    原来这东西正是对方给他的。

    只是在生死间走过一遭,李暮蝉突然对之前的举动生出一阵后怕。

    他不怕死,他只是不想死的这么卑微,死的没有半点动静;他还有雄心壮志要去实现,更要快哉江湖,傲笑武林,岂能死在这种地方,还是被一包耗子药毒死。

    就算是死,也该死的惊天动地才是。

    李暮蝉突然双肩抖颤,笑了起来,可笑着笑着,他又冲着亭外风雨放声长啸,狂嚎,想是要将自己心底的怨气全都释放出来。

    “啊……我一定要扬名,谁也无法阻我,哪管善名恶名……”

    只是啸声未绝,雨中忽闻一阵脚步声。

    来人一袭白色劲衫,头戴雨笠,背负单刀,大半面孔隐于笠沿之下,只露出半截苍白略尖的下巴。

    这人似乎也是来避雨的,步伐轻灵,不过几步,便自远处的拐角赶至亭前,而后钻了进来。

    李暮蝉看着对方满身的江湖气,十分自觉的往后退了退。

    这座江湖,杀人取命从来没有道理可言,要杀你便杀你,兴许多看一眼,多说一句话,或是一个无意识的举动,都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

    李暮蝉就那么静立在一旁,低眉垂眼,看着亭外坠落的雨线,静静等候着雨停。

    而那白衣刀客则是与他隔着石桌,同样一言不发的看着亭外风雨。

    李暮蝉忽然隐隐听到身旁传来一声叹息,与他之前尤其相似。

    又是一个怀有心事的人。

    那这個人,究竟在想着什么呢?

    答案是,生机。

    刀十二的心里只有这两个字。

    他想要活下去。

    只有先活下去,他才能去想更多的事情,然后去做。

    譬如,怎样才能在魔教彻底立足,然后站得更高,看的更远。

    人都是喜欢往高处走的,无论是贪恋权势名利的人,还是不喜权势的人,都无法例外。

    毕竟,唯有站在最高处,无有束缚,才能天高地阔任翱翔,谁也不能加以禁制,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一览众山小。

    但刀十二之所以想着生机,那是因为他的生机正在逐渐消散。

    而之后原本想要做的事情,全都成了梦幻空想,再无实现的可能。

    “咳咳……”

    雨笠下,一阵急促的呛咳打破了宁静的雨氛。

    刀十二的咳嗽初时尚轻,可随着心肺的颤抖,身体的震动,那咳嗽声已飞快剧烈起来,像是他的胸腹间盘踞着一只野兽,正在不住哀嚎,借着他的口舌发出声音。

    那撕心裂肺的咳嗽声,既是夹杂着不甘的恨怒,还有深入骨髓的痛苦,在岭岗间回荡不休,传出老远。

    而刀十二原本挺拔的腰背,如今也已弯曲蜷缩起来,像极了一个耄耋老人,看上去孱弱不堪。

    在一声声头皮发麻的咳嗽声中,刀十二早已喘的上气不接下气,十指都快扣进大腿,仿佛肺部漏风了似的,呻吟着,哀嚎着,咳着。

    “咳咳咳……唔……啊……”

    突然。

    斗笠坠落,刀十二顶着殷红充血的面庞,瞪着布满血色的双眼,喉结蠕动,像是狠狠吞咽着什么,强撑着重新站起。

    他的病害更重了。

    而且那股痛楚似已蔓延到了肺部……不,已是蔓延到了五脏六腑,根深蒂固,宛如有一条看不见的毒龙正盘踞在他的体内,日夜吸食着他的生机。

    亭外的风雨越来越大,风雨泼天,雨势大如倾盆,将天地间的一切动静尽数淹没。

    事实上不光是病害,还有杀机。

    魔教欲要东进,他们这些人既是马前卒,也不知有几人能活着回去。

    况且此次任务不同以往。

    这洛阳城乃是江湖中的龙潭虎穴,再加上青龙会这个庞然大物,只怕一旦进去,定是十死无生。

    更别说与他接头的那个老鬼还早就怀有异心。

    刀十二心里想着,只是他的双眼忽然定住,直直看向亭内的另一个人。

    更巧的是,这人也瞪大双眼看着他,脸上写满了惊疑错愕。

    刀十二怔了一怔,面露吃惊。

    因为,这个人的长相居然和他极为相似。

    与此同时。

    李暮蝉心神震动,又惊又奇,他从未想过这天地下竟是有人和自己长的一模一样。

    二人除了穿着打扮各异,唯一的区别恐怕就只剩彼此的脸色了。

    李暮蝉的脸色很白,苍白中带有一丝病态,还有瘀伤。

    而刀十二的脸色更是白的吓人,血色褪尽,面无人色。

    亭外风雨交加,可亭内的两人却因无意中的一瞥,使彼此各不相同的命运产生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交集。

    刀十二深深看了眼这个落魄狼狈的男人,也看到了对方手中的药包,旋即收回目光,移开了视线。

    “莫非是天意?”他心里如是想到。

    李暮蝉适才的嚎叫他全都听见了,甚至听出了其中的不甘,还听出了郁郁不得志五个字。

    要知道江湖来去,英杰奇才多如过江之鲫,也不知有多少人倒在了这条路上,更别说如李暮蝉这样的人。

    谁不想崛起?

    谁不想名动天下?

    可这世上从无公平可言,又有几人能事事尽如心意。

    李暮蝉眼神一颤,似是生怕对方误会什么。

    他适才只是觉得这人身患恶疾,听着揪心,下意识瞧了一眼。

    怎知那雨笠下居然藏着一张和自己一模一样的脸,着实把他吓了一跳。

    好在李暮蝉并未感觉到什么杀意,而且那白衣刀客突然又回头看向他,从上到下,仔仔细细的将他打量了一遍,跟着笑了笑。

    李暮蝉也笑了。

    面对笑容,他从来都是回以笑容。

    二人相视一笑,旋即又都十分默契的移开视线。

    遂见刀十二望着亭外风雨,蓦的长舒出一口气,“呼!”

    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也想通了所有。

    或许,这一切真就是所谓的天意注定。

    在他生机将尽,死期将至的时候,老天居然让他遇到了另一个自己。

    偏偏这人还一无所有。

    命运的捉弄么?

    更重要的是,这人眼底似乎藏着极为惊天的野心。

    只缺一个崛起的时机啊。

    刀十二闭上了眼睛,如在思忖着什么,也解下了背后的单刀,十分爱惜的抚摸着。

    在过去的很多年,他就连睡觉也不曾解下此刀。

    那无时无刻不断逼近的杀机,令人如履薄冰,便是睡觉都睡不安稳,只有枕刀而眠,方才让他觉得踏实,觉得脑袋还在脖子上。

    而现在,刀十二突然好想美美睡上一觉。

    因为他已找到了解脱的方法。

    那便是直面死亡。

    同时他也很期待这个萍水相逢,却又同自己一模一样的陌生人,最后究竟能走到哪一步。

    刀十二不是一个犹豫的人。

    更何况放眼江湖,他已找不出值得信任的人。

    即然如此,倒不如……

    李暮蝉也在打量对方,毕竟遇到这等奇事,任谁都难以平常心视之。

    忽然,李暮蝉就见面前的白衣刀客轻声道:“半个月后,记得去一趟洛阳城西十里外的菩萨庙,我有东西留给你。”

    顿了顿,这人又头也不回地补充道:“倘若你想打破眼前的困局,那就莫要失约。”

    说罢,也不理会李暮蝉的反应,刀十二拾起雨笠,迈出了竹亭,迈入雨中,飘然远去。

    竹亭内,李暮蝉呆愣原地,听的不明所以。

    但他的眼中忽有精光乍现,既然对方有意助他破此困局,那说什么也要走上一遭。

    “城西十里外的菩萨庙么?”

    ……

    “菩萨庙!”

    一声呢喃,亭内酣睡的人缓缓睁眼。

    看着面前未曾改变的斑驳石桌,李暮蝉打了哈欠。

    “叔叔。”

    亭外忽听轻唤。

    却见一绿衣木簪的女子正朝这边走来,手中还牵着个粉雕玉琢的娃娃。

    正是冶儿。

    冶儿道:“叔叔可是做梦了?”

    李暮蝉坐在亭内,抖了抖袖子,眼中闪过一丝怅然,然后轻声道:“是啊,好像做了一个漫长且遥远的梦,似乎还梦到你爹了。”

    亭内诸般摆设虽无变化,然亭外却早已竹林遍布,其中还坐落着几间木寮,围着一圈篱笆,养了一头大水牛。

    此时,残阳如火,夕阳西下,灿亮余晖斜斜落入亭内。

    冶儿摇摇头,然后又道:“盟中弟子传来消息,白衣人七天前与薛青碧一战过后,又前往巴山剑庐与那顾道人一战,接着去了天禽门,现在已是带着小弟还有谢小玉往南一行,似是有意前往南海飞仙岛。”

    李暮蝉叹了口气,“看来,他已经决定了自己的归宿,此去定是埋骨江南。”

    冶儿端来一壶酒,好奇问道:“叔叔,他此番踏足中原不是前来挑战您的么?怎的如今却又好像不再执着此战?”

    李暮蝉喝着酒,沉吟道:“他大抵已经知晓我心中所想了。”

    冶儿闻言稍作思量,旋即眼神一亮,“您是说小弟?”

    她口中的小弟便是李希夷。

    李家的几个孩子中,属李希夷最像李暮蝉,不论手段还是心性,而且悟性非凡,根骨奇佳,乃是修习剑法的奇才。

    李暮蝉感叹道:“这是个人杰啊,可惜体内药毒深种,伤了根本,不然也许犹能再进。”

    原来这白衣人当年亦曾替朱大试药,尽管最后悬崖勒马,可那药毒入体,初时虽无弊端,然时日一长,又无外力调和,久而久之便侵入五脏六腑,神仙难救。

    “此人还有的救么?”冶儿问。

    “难!”

    一旁又有人来。

    李药师与上官小仙款款漫步而至,身旁还跟着个活蹦乱跳的少女,一手拿着一个鸡腿,吃的满嘴油膏。

    李药师道:“这人体内的一身药毒已是入骨入髓,救治的前提便是必须化去他那一身功力,消减药性,如此才能再谈救治。只是此人心比天高,只求刹那辉煌,绝无可能弃功自救。”

    上官小仙面如寒霜,冷声道:“好你个李暮蝉,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居然把自家儿子送给别人当徒弟?老二丢了,老大现在还不知是死是活,你却还有闲心在这里睡觉?”

    “此事非我所想,只是机缘巧合罢了。想是这人自觉命不久矣,加上又与谢晓峰一战,从中顿悟了什么,方才把希夷带在身边。”李暮蝉苦笑着摇头,不慌不忙地道,“至于十三那孩子……伱我当年皆起于微末,于刀光剑影中崛起,可是比那小子还要艰辛。他若是你我二人的骨肉,就绝不该止步于此。再者,此番对他而言,何尝不是一场历练,或许还能得一番奇遇。”

    尽管李暮蝉语气平常,但眼神却在不住变化,眼底亦是难掩忧色。

    “你莫不是忘了,那小青久居海外,必是早有布置,如此方才明知孙杏雨身怀神水功仍一心出海,并非毫无胜算。”见上官小仙眼中漫出水雾,似是伤心极了,李暮蝉突然话锋一转,“对了,你还记得当年给过我一包耗子药么?”

    上官小仙听的一愣。

    其他人也都一时为之茫然。

    哪想李暮蝉跟着又眯眼笑道:“多亏了你。”

    闻听此言,上官小仙面颊蓦的一红,然后投过去一个薄怨的眼眸,没好气地道:“哼,这么多年,现在才想起来。”

    李暮蝉笑了笑,看着天边残阳,再看看众人,不禁感慨道:“总觉得好像是做了一场梦,好一场江湖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