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经
繁体版

《灵源经》

    作者:默子

    简介

    浮生若梦,人生韶华。

    万般修行,只为随缘。

    天地万物皆有灵者,尊师重道解惑也。

    人有灵魂,也有身体,身魂一体。

    天灵地源,灵源为人。

    源从灵来,灵为源本。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地生我宝需有意,万银离琼解道去。

    世世隐居论修行,代代清白早归辞。

    言传身教皆有意,心领神会却无感。

    序

    --

    唯一

    灵:

    万物之根,自然之本。

    指魂,灵魂。

    指无,虚。

    指灵感。

    指理论。

    源:

    万物之本,自然之质。

    指体,身体。

    指有,实。

    指源泉。

    指实践。

    灵源:

    对水源的美称。

    喻帝绪,帝业。

    指隐者所居、远离尘世之地。

    指显者所居、近和尘世之地。

    指修灵之人所居,起源之地。

    指心灵。

    指万物根本,自然本质。

    指人之所需。

    天灵地源,天生地养,天地生养灵源,灵源生养天地。灵源去化万物,万物归化灵源。灵源,生生不息,死死不灭,生死不息不灭,周而复始,始而复周,循环往复,以至永恒。诸天万界,至诚为神,心诚则灵,佛物根本,道法本质,修灵之人,殊途同归。自然万物,皆有归宿,亦有去处,灵源修之以灵幻化人是为妙,去至三千世界,归来三千世界,归去来兮于世界。天下之大,无穷无尽,佛外有佛,道外有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灵外有灵,源外有源。天下世界,少有一世,多有万世,各有规矩,自有法则,其规不同,其法不似,世之法矩之规则不同却以通理,故曰:一法通则万法通,一则通则万则通,法则通之以世界,似而无似,无似而似。故又曰:灵源生而知之,学而智之,修之以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天命修行,修灵以幻化为人,历经世验,以为经验,善报恶果以为有之,有似无,无似有,无有之似,谓之命,亦谓之运,所谓之命运。

    故又约曰:命运,变化莫测,凶险平安,福祸相依,默处子事,可化险为夷,亦可化祸为福,世世平安。故又似约曰:灵源修之以灵人,道德仁义礼智信等,世博学而精之以一,一以多少,多少以灵,亦能存消于世,随心所欲,心安理得其灵源易顺其自然。

    天灵地源,灵源为人。

    源从灵来,灵为源本。

    天灵,天灵灵,地冥冥,灵灵冥冥,灵神示明,灵平而定。

    地源,地灵灵,天冥冥,冥冥灵灵,神灵显隐,平灵而定。

    人定,人灵灵,人冥冥,灵冥冥灵,人灵神明,平灵平定。

    天灵,地源,人定,天地人,灵源定,定数,神灵人明。

    零之以灵,一之以源,二之以阴阳,三之以天地气,四之以风雨雷电,五之以金木水火土,六之以苦酸甘辛咸淡,七之以道德仁义礼智信,八之以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九之以修行站坐神佛仙术法,十之以敬好照喜首顺巧马长全,有之以有琼,无之以无琼,琼净其理。

    心领神灵有感,听人语虚无言。

    天行坐定身安,地走站立魂平。

    仙人凭我灵魂,结发守悟长生。

    道烟入无魄体,精气神立主依。

    前世轮回诞今生,今生无缘惘往事。

    天聆灵听教诲神,地默沉言传藏愿。

    生而知之学智之,往而望之习慧敏。

    命性通格似自然,运旗天挂指方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地生我宝需有意,万银离琼解道去。

    世世隐居论修行,代代清白早归辞。

    言传身教皆有意,心领神会却无感。

    生活如网,人生仿梦。

    灵情若歌,诗像溟画。

    理想飘烟,自由赠风。

    愿望示灵,思意表神。

    朝睡晚起月光明,梦似轮回醒无醒。

    现象往世睡无睡,虚实交错时光乱。

    黑色梦中吾安睡,白色景象我澄醒。

    灰色世界离奇谱,彩色宇宙幻似真。

    人住现世仿若笼,神归往世沫如林。

    佛魔轮回求解脱,诸天万界得涅槃。

    沉默征世知显隐,呐喊出试愤世俗。

    尘世真假需自悟,笼中鸟鸣不知笼。

    现世求学论科学,虚世求学论神学

    灵世求学论科神,定世求学论乾坤。

    乱世求学论道佛,有世求学论自然。

    无世求学论万物,太平盛世论永恒。

    笼中鸟鸣忘笼困,脱笼出世游翱翔。

    飞升天穹游自在,落降地御观尘世。

    圣鸟鸣心歌玄妙,脱笼入世安泰平。

    避出燕返归灵乐,朝夕相处懂仁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听歌龄千首,作曲若聆灵。

    书中有龙蛇,生鬼神。

    歌影遇灵谱,曲调通弦仙。

    学海无涯境,识山有崖止。

    天书地经易,文论御典籍。

    清眼研明昏花,老心唠叨少香。

    风清云淡无浊,情深似海缘重。

    感淡觉薄茶茗,浓烈锁喉酒香。

    游园惊梦哀愁,梦游恍惚喜乐。

    闻气烟熏风靡,谨言慎行君凝。

    红尘白世默黑,天光云影徘徊。

    希望尘埃缥缈,淡事惘情虚幻。

    世事扑朔迷离,绝望暗淡无光。

    疑心疑鬼酒酌,寻仙问道烟抽。

    求佛领命品茶,妖娆魔调观影。

    搓赌将麻念家,吃斋念佛听命。

    荤搭素配喝水,萍佐加料望希。

    抽烟赠风予灵,喝酒送天给气。

    吃糖逗天弄笑,饮料添水集地。

    听歌品乐伦调,吟诗作画求静。

    吟诵读经成佛,练拳舞剑修道。

    观剧视影圣灵,玩游乐戏闲仙。

    醉生梦往回首,醒往现来安在。

    太极阴柔借力,八极阳柔发力。

    空手合气以道,跆拳破板局身。

    少林武功抬物,截拳阴阳咏春。

    军体重拳极出,醉拳倒跌破门。

    九阳真经正极,九阴骨爪反极。

    独孤求败飞仙,黄帝内经灵源。

    灵柩素问养生,神农百草练气。

    诸子百家争鸣,武论御典集宗。

    世意界识无穷,宇感宙知有穷。

    天醒地悟清白,人仁灵和默言。

    世界意识历史,宇宙感知创世。

    内外联动修气,气通世界宇宙。

    缘留分守轮回,缘出分放穿越。

    天命地运人存,世界意识人往。

    天地与我同齐,万物与我并生。

    老子骑牛驾天,庄子逍遥游地。

    佛祖观菩坐定,八仙过海渡岸。

    妖魔鬼怪乱世,灵者之主随源。

    人神潜心学科,史记实有往生。

    历史虚无重生,诸天万界穿越。

    天使心地善良,恶魔心地邪恶。

    上帝心地同灵,人类心地非灵。

    用心读书万卷,爱书如身真心

    黄金三章书来,三生万物自成。

    道德经中所悟,佛心经里成诞。

    写书当如爱子,诚心实意以对。

    黄帝内经上古传,灵源经内现时读。

    黄帝内经须通读,灵源经内须细读。

    黄帝内经灵源传,灵源经内黄帝赠。

    学内习经须用心,坐站走路须有神。

    灵平而定,无状无态。

    无为无争,无虚无实。

    听而无声,见而无闻。

    思而无想,意而无识。

    感而无觉,心而无情。

    窦唯黑色梦中歌,默子心中默放曲。

    取其歌词成灵诀,心中有灵默歌曲。

    梦中没有错与对,梦中有安也有危。

    梦的时代我在胡说,梦醒时分才会解脱。

    人生而知之,学而有智之。

    学以致用之,致用有为之。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写书高中高,传书常高之。

    买卖书常之,教书亦常之。

    回收书常之,书书代代传。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灵,万物之根,自然之本。

    灵可灵,灵可不灵,亦名可名,名可不名。

    灵为灵,不灵为灵。

    名为名,不名为名。

    灵非灵,灵可非灵,亦名非名,名可非名。

    灵非为灵,非灵为灵。

    灵名天定,名灵地定,灵灵名名自有天地之意,天地之安排。

    世界,天地也,天地赐灵名赠人,人珍惜其灵名,自然万物亦珍惜其灵名,修之以朴,修之以灵,虚实结和贵而为灵。

    灵时有灵,灵时无灵,有灵观其知,无灵观其感,知时通感,感时通知,观知知其形,观感知其态,形为钥,态为匙,形态为钥匙,得其钥匙,通至玄妙之门。

    灵定天地之形态,世界之至理,世外之真理,界外之永恒。

    灵定日月星辰,于天地之外,世界之内,外外之穿越界限而形态变而无变,无变而变之。

    天地之外,世界之默。世界之内,默之与色。

    灵化气,气化天地,天化水,地化土,水土呼吸与灵,灵呼吸与水土,灵呼灵吸化人与自然万物,成世。修灵之人掌世,传与修灵之法,得其法自悟自修,或内外参悟,自由以发展。自由发展悟其道德仁义礼智信等,感知其修灵化人,化人悟其性,悟其性知其格,人性之格通灵。性格通灵,自知其欲,存消于世,定其归宿与去留。

    灵修之人,参悟阴阳,知其正反,懂得根本,化男化女亦或其他,悟其种族形态,特征各异,互相往来,亦或互不打扰。灵修之人,谓之灵修者。灵修者,归宿去处亦为家,灵修者一人定居,或二人定居,或多或少定居于世,或游离于世,各安所好。人定而家立,家立而业定,家业立定而国立,国业立定而世立,世业立定而宇立,宇业立定而界立,界业立定而灵立,灵业立定而定灵,定灵业而至永恒纪元。

    灵化气,上善若气,厚道载德,至善若静,深不可测。

    灵化水,中善若水,厚德载物,至善若变,变化莫测。

    灵化土,下善若土,厚义载身,至善若定,处变不惊。

    灵化灵,全善若灵,厚心载灵,至善若诚,心诚则灵。

    灵化气,上恶若气,深息载神,至恶若动,知根见底。

    灵化水,中恶若水,深意载实,至恶若静,无变而定。

    灵化土,下恶若土,深立载定,至恶若变,胆颤心惊。

    灵化灵,全恶若灵,深思载想,至恶若行,意识觉悟。

    上下而立,前后而退,伸缩自如,屈直自定。

    阴阳而衡,水火而融,冰焰自息,风水轮转。

    善恶同立,矛盾统一,动静以定,出留而作。

    灵善而世善,灵恶而世恶,善恶而灵,灵灵而世立。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圣善。

    恶者吾恶之,不恶者吾亦恶之,圣恶。

    圣立灵定,圣灵,大善而后名,大恶而后命。

    大善大恶,大慈大悲,大悲大喜,小善小恶,小慈小悲,小悲小喜,大小之间谓之圣,阴阳之间谓之灵。

    气化万物而无为,水善万物而不争,火恶万物而毁灭。

    水火不融谓之成气,水火相融谓之成息。

    水火之灵,谓之灵之气息。

    灵气呼吸有,法生而活,灵气呼吸无,法过而往。

    灵气呼吸灵道,灵法生死不灭,以至永恒。

    灵修者,感知其善恶,自观其对立。

    隐而无隐,无隐而隐。

    显而无显,无显而显。

    隐时恍若无人境,显时恍若有人境。

    隐显示立贤良,显隐归藏灵身。

    隐显虚实,幻化无穷。

    灵修者曰:水之灵,动静虚实,化风,化雨,化雷,化电。

    灵修者又曰:气之灵,呼吸长短,化花,化雪,化月,化日。

    灵修者亦曰:烟之灵,缥缈变化,化土,化泥,化林,化山。

    灵修者终曰:灵之灵,灵灵冥冥,水,气,烟,人,神,佛,道,万物,自然,家,国,世,界,宇,外,命,运,科,灵。

    灵灵之中自有天意,冥冥之中必有地识,明灵之冥即为意识。

    明灵冥之人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静息坐定,静息坐定不如求佛问道,求佛问道不如自己去悟,自己去悟不如灵定。

    天之道,利害均有之;天之灾,祸福相依。

    地之道,存消亦有之;地之主,善恶有报。

    人之道,真假难辨之;人之祸,虚实难定。

    灵人之道,无为无争,灵平而定。

    源,万物之本,自然之质。

    天,灵化源,民以食为天。

    天,灵化虚无,民以虚无为天。

    天,生而地往,生往而永存。

    天,生养之,静虚,灵恒之以连山。

    天,连山之,三坟以五典。

    地,源化灵,民以土为地。

    地,源化实有,民以实有为地。

    地,往而天生,往生而恒存。

    地,养生之,动实,源恒之以归藏。

    地,归藏之,八索以九丘。

    人,灵化魂,源化体,天化意,地化身,天地灵源化人。

    人,灵源存而在,灵源消而不在,天地存而人生,天地消而人往。

    人,天生地养之,静虚动实,灵恒之以周,源恒之以易,灵源恒之以周易。

    人,灵山源藏,呼之以实,吸之以虚,谓之深。

    人,源藏灵山,呼之以虚,吸之以实,谓之浅。

    人,灵源山藏,呼吸以虚实之,谓之深浅。

    人,随灵随源,化源化藏,呼吸随化,谓之平衡。

    人,灵随源随,源化藏化,呼吸灵源,谓之定恒。

    人,随灵随源,化源化藏,灵随源随,源化藏化,呼吸随化灵源呼吸,谓之呼吸。

    道,通灵,通佛,通人,通行。

    佛,通灵,通道,通壬,通坐。

    灵,通科学,通自然,通万物,通永恒,通有恒,通无恒,通时恒。

    道同而往,道不同而无往。

    道法何其玄,甚微妙玄通,藏乾坤于一壶。

    佛同而往,佛不同而无往。

    佛法何其大,渺沧海一粟。一花至一世界。

    灵同而往,灵不同而无往。

    灵法何其神,示灵平而定,显隐归藏灵源。

    科同而往,科不同而无往。

    科法何其律,神明灵性格,零集潜藏万学。

    同而无同,无同而同。

    往而无往,无往而往。

    自然,灵源化归化为自然。

    自然以为万物。

    因为所以,自然道理。

    自然之道理,人情之常理,道德之通理,仁义之平理,礼智之神理,信心之圣理。

    万物,自然化归化为万物。

    万物以为永恒。

    天有欲而地有望,万物欲而有望。

    天无欲而地无望,万物无欲无望。

    天之欲,地之望,为人之欲望。

    天地以我同齐,万物与我并生。

    永恒,自然万物化为永恒。

    永恒以为有恒。

    永恒之道,无为而治。

    人理永,解之以恒;人理无永,解之以无恒。

    有恒,有迹化为有恒。

    有恒以为无恒。

    有恒之道,有为而治。

    人理有,解之以有恒;人理无有,解之以无有恒。

    无恒,无迹化为无痕。

    无恒以为时恒。

    无恒之道,无以为治。

    人理无,解之以无恒;人理无无,解之以无无恒。

    时恒,灵迹化为时恒。

    时恒以为源。

    时恒之道,时以为治。

    人理时,解之以时恒;人理无时,解之以无时恒。

    结言

    灵恒,灵生息往灵,化为灵恒,易为灵魂。

    源恒,源生息往源,化为源恒,易为身体。

    灵源小成者,灵阳平而定,亦或阴平而定,存过,显灵世。

    灵源中成者,灵阴阳平定,存过无过,隐灵世。

    灵源大成者,灵平而定,存消过往,显隐灵世。

    灵源通成者,灵定,灵世。

    灵源成者,记灵,定世。

    灵源者,忘灵,忘世。

    人,灵源,世。

    灵人,灵定,世安。

    .......

    其实唯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