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生活
繁体版

第九章 准备就绪

    早上八点半,李厚霖缓缓睁开了眼睛。伸了个懒腰,感觉整个人神完气足,全身舒坦。

    “嗯,好久没有这么轻松了,应该是空间在慢慢改善我的体质了”得到传承记忆的李厚霖明白是怎么回事。

    五分钟收拾完个人卫生,出门找了家人多的面馆,叫了一碗心心念念好多天的小面,再加上一个煎蛋。

    一口面嗦下去,那叫一个麻辣鲜香,再咬一口被汤汁泡入味的煎蛋,那滋味,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

    渝州人民热爱小面,绝大部分人天天早上都得来一碗。据说早上一碗小面下肚,能精神一整天…

    吃饱喝足,李厚霖满意的拍拍肚子,在街上慢慢晃悠起来。一边消食一边寻找银行。

    没走多久,就看见一家华国银行。银行刚好开门营业,李厚霖直奔柜台,一番填填写写,银行卡顺利办了下来。

    把卡号用短信发给了张采薇,这边就暂时没啥事了。找了家商场转了转,买了些衣服裤子啥的常用品,慢慢溜达回出租屋,进入空间,直接向家飞去…

    飞上天空,李厚霖就发现速度变快了一些,大概有60公里/小时,应该是昨天了一块玉石带来的变化。

    一小时左右,李厚霖巳经回到村子上空,就近找了片竹林,闪身出了空间。

    看了看时间,中午12点左右,老妈应该正在吃饭,便快步回到了家。

    汪春妮听到院子里有响动,端着碗出来一眼就看见了李厚霖。惊喜道:“幺儿,这么快就回来了,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

    说着话,围着李厚霖转了二圈,见没啥问题才停了下来。“饿了吧,快去洗手吃饭。”

    饭桌上,李厚霖边吃饭边把事情选择性给汪春妮说了下,最后道:“妈,下午就得组织人去挖楠竹笋,后天人家早上就来拉货了。”

    汪春妮想了想,“那得去找老村长商量了,只要老村长同意,在村里大喇叭里通知一声有的是人去挖。”

    李厚霖早就想好了,他准备发动乡亲们去挖竹笋。村子周边全是竹林,竹笋多如牛毛。

    竹笋在当地相当泛滥,就是制成笋干也卖不了几个钱。必竟现在才2001年,网购还没兴起,再好的东西没途径也卖不掉。

    村里民风淳朴,有事大家都愿意互相帮衬,偶尔有点小算计也无伤大雅。

    当年自己惹出了祸事,爹妈四处借钱。除了老妈的俩姐姐,因为外公外婆去世的早,老妈远嫁没什么往来不肯借钱,村里但凡能帮上忙的都肯帮忙,李厚霖心里都记着呢!

    所以,他决定以1元/斤的价格收购村民们挖的楠竹笋。一来让大家多个财源进项共同致富,二来为空间产出作掩护。

    至于收购的楠竹笋也不会浪费,可以在空间里制成笋干,那可是大名鼎鼎的玉兰片。放空间里又不会变质坏掉,时机成熟时卖出去还能大赚一笔…

    两口扒完饭,娘儿俩一起来到了老村长家。老村长也姓李,论起来和李厚霖也扯的上亲戚,只是很远了。

    老村长排行老三,李厚霖这辈分的人都叫他三爷爷。篱笆围成的院子里有条大狗,平时熟悉的村民们过路它也不叫,只要不进院子。

    李厚霖站在院子门口,隔着篱笆就喊:“三爷爷在家吗?我是厚霖呐…”

    一位慈祥的老婆婆走出门来,笑呵呵地招呼着:“哟,是春妮和霖娃子来了,快进来,站门口干啥?”

    老一辈随夫,娘儿俩一边进院一边喊人:“三婶”“三婆婆”…

    “我们找三叔有点事,三叔在家吗?”汪春妮问道。

    “在呢,在呢,快进屋里坐。”

    进到屋里,只见一位瘦小的老头儿正坐在桌边,手上拿着个小酒杯正慢慢品味…

    客套几句后,李厚霖开始给老村长细细说了起来。

    当说道长期以1元/斤的价格收购村民的楠竹笋,120/斤收竹荪时,老头儿一把放下酒杯,双眼圆睁:“霖娃子,你娃娃说真的吗,这事儿可不能乱说。”

    李厚霖赌咒发誓连连保证:“三爷爷,您就放心吧。最多后天大家就能拿到钱,我怎么可能在这种事上犯浑,我又不是小娃儿了,只是想回报下当年惹祸欠下的人情…”

    汪春妮也在旁边劝说“三叔,厚霖真的懂事了,你就信他一回吧,如果后天大家拿不到钱,大不了算我家借的,我慢慢还。”

    老村长揉揉太阳穴,缓缓开口:“这事吧,是件天大的好事。既把这遍地都是的楠竹笋变废为宝,又让乡亲们多了条赚钱的门路。我就是担心霖娃子莫被别人骗了耍了,到时候拿不到钱可怎么整。”

    拿起酒杯一口喝干,老村长咬了咬牙,开口道:“霖娃子,三爷爷就信你一次,大不了老头儿被骂几句。可这要真成了,那就是天大的好事啊!”

    下午两点,村子里大喇叭响起了老村长的声音,把事儿连说了三遍。

    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半晌,绝大部份人觉的没啥风险,大不了白干二天而已!于是分头钻进竹林挖楠竹笋去了……

    汪春妮先回到家,把院子收拾出来好堆货。李厚霖则去了村尾大伯家。

    大伯叫李建国,是李厚霖父亲李建军的亲哥哥,上一辈就这哥俩。大伯继承了爷爷的竹编手艺,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篾匠。

    来到大伯家,大伯李建国正在院子里编凉席,只见他双手翻飞,灵活的如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排排细密的席面就出现在了眼前。

    “大伯”李建国听见声音抬头一看:“哦,厚霖来了,是来看爷爷婆婆吗?快进屋去!”

    李厚霖走进小院,问道:“爷爷和婆婆呢,咋没见着人!”

    李建国哈哈笑道:“还说呢,村长大喇叭一喊,老俩口说孙娃子要竹笋,这不进竹林给你挖去了,连你伯妈都被拉去了”

    李厚霖抓抓脑袋,无可奈何的笑笑,心里却感动坏了。

    大伯生了俩闺女,老一辈又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从小他就是二老手中的宝贝疙瘩,小时侯俩姐姐可没少吃他的醋,经常嚷嚷二老偏心。

    “大伯,我过来是找你有点事”

    李建国抬头看了看他,“啥事,霖娃子你说呗”

    “是这样的,我这不是收购竹笋吗,隔三天就需要几十个竹筐子,我想长期订货来着。”

    “嗨,就这事。竹筐子简单的很,我每天编十来个也就三个小时左右,你爷爷婆婆也能搭把手,问题不大…”

    李厚霖点点头:“那这事就麻烦大伯了,我每月订三百个筐吧,给你算三千块行不?

    “哪里要得到这么多哟,拿到市里卖才5、6元钱一个,霖娃子你干啥子,一家人就给个手工钱,一千块就行!”

    李厚霖心里暖烘烘的,当年他出事大伯家可是又出钱又出力的帮忙,俩姐姐更是把自己存的私房钱都拿了出来,他都深深的记在心里。现在能赚到钱了,肯定要报答。

    李厚霖动情地道:“大伯,不能这样算的,我这是长期需要,又不是一次两次。竹筐是不值钱,可它也耽搁时间呀,编十个竹筐的时间你都可以编两把竹椅子了,那不得卖个七、八十块的。所以你就别推辞了,就当侄儿孝敬你吧!”

    “哎,行吧行吧,你这样说了我还说啥。霖娃子真是懂事了”李建国无奈又欣慰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