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红楼生涯
繁体版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山望着一山高

    整个御书房都响彻着昌平帝的怒骂声。

    “蠢货……鼠目寸光……贪花好色……没出息……”

    一句句骂人的字眼不断响起,平日里总是以阴冷、肃穆的面貌待人的昌平帝今天却展现出了他雷霆暴怒的一面。

    好几次他都忍不住要亲自动手动打人,都被戴权给苦苦拦住了。

    不是戴权不知死活,而是他深知,一名帝王若是当着所有内阁阁老和军机大臣的面殴打臣子,传出去会产生多么坏的影响。

    毕竟帝王要有帝王的威严,你真的恨一名臣子,无论是丢官罢职还是抄家甚至诛族都行,但你亲自动手打人就不行了。

    面对暴怒的昌平帝,林如海只是低垂着眼眸默不作声,其他的几名阁老则是眼皮子直跳。

    至于安再师、王子腾、穆蒔拜和牛继宗等四名军机大臣更是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打坐的和尚般超然于世外。

    等到昌平帝骂累了,贾瑜这才抬起头,有些委屈的说:“陛下……不是您说的,若是胜了便应允臣一个要求的吗,怎么又说话不算话了?”

    刚坐下来喝口茶顺了口气的昌平帝冷笑着看着跪在地上的贾瑜,“朕是让你提要求,可没说过连这般荒唐的要求也应允你。

    朕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未见过像你这般贪花好色的臣子。

    一有点微末之功便想着让朕替你保媒拉纤,你把朕当成什么人了?媒婆吗?”

    “臣不敢!”贾瑜老老实实道:“您也知道臣家里人丁单薄,臣的愿望就是多娶几个媳妇,多生几个孩子,仅此而已。

    可大夏的规矩您也知道,想要兼挑的话就必须得到陛下特许,臣这不也是没法子么?

    要不陛下下一道旨意,日后男子想娶平妻的话毋须陛下旨意,想娶几个就娶几个,如此一来臣就再也不会劳烦陛下了!”

    昌平帝都被气笑了:“如此一来,你是不是还想来一个三宫六院啊?”

    “三宫六院臣是不敢的。”贾瑜老老实实道:“臣这辈子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能把喜欢的姑娘娶回家,此生愿望足矣。”

    “好一个小小的愿望,朕还真是长见识了。”

    昌平帝闭上眼睛深吸了几口气,看向了坐在一旁闭目养神的林如海,淡淡道:“林爱卿,你也不管管你这位爱婿吗?”

    林如海睁开了眼睛,无奈道:“陛下……贾瑜虽是臣的女婿,可这种事臣也不好管啊。

    更何况,前些日子他还答应了将臣的女儿所生的第一个男孩过继给臣,让他继承林家的香火。

    臣若是骂了他,这小子一气之下突然反悔了怎么办?

    陛下,您也不想让老臣断了香火吧?”

    “嘿……”

    林如海一句话就把昌平帝堵得说不出话来。

    他突然发现这对翁婿实在是太损了,跟他们说话随时都有被气死的可能。

    “好好好……想娶媳妇是吧?朕允了……”

    昌平帝又站了起来,走到贾瑜跟前,俯视着他,“倘若这一仗你打好了,朕自当如你所愿,当你的媒婆……倘若打不好……”

    “倘若打不好,臣自然已战死沙场,用不着陛下来惩罚!”贾瑜毫不犹豫的说。

    其实昌平帝在刚将这句话说出口的时候就后悔了,自己怎么就不长记性呢,又让这小子给装到了。

    “好了,今天就议到这,诸位爱卿赶紧下去准备大军出征事宜……三日后大军必须出发!”

    “臣等遵旨!”

    …………

    随着旨意的下达,大夏的战争机器开始运转起来。

    一担担粮草从粮仓里运出,一筐筐火药也被送到了军营。

    士兵们开始擦拭铠甲、兵器,军需官紧张的统计物资,兵部的官员们则是开始征调青壮民夫。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数万大军要去上千里外的辽东作战,需要准备的物资是惊人的。

    光是四万大军按照每人每天消耗1.5斤粮食计算,光是战斗人员每天就要消耗6万斤粮食,这些都需要后勤兵来提供。

    根据兵部的估计,为保障此次出征,朝廷至少要调集同等数量的民夫来保障出征大军的物资消耗,其中的粮食、肉类、食盐等各种物资也需要赶紧采购,一时间所有户部、兵部的官员们忙得几乎要飞起。

    夜已深,林府的宅子里,一道灯光从院子里透了出来。

    “三思……此次出征你可有把握?”

    屋子里,一身儒衫的林如海坐在椅子上望着贾瑜问。

    坐在他对面的贾瑜先是轻轻拍了拍坐在他旁边,有些担心的挽着他胳膊的黛玉手背一下,这才笑道:“岳父大人放心,此次出征,小婿虽无歼灭贼酋努尔哈赤之把握,但和他们打个有来有回还是没有问题的。

    加上小婿此次虽然只带了四万大军,看似要比后金的兵力少得多,但朝廷在锦州和沈阳可是还有五六万的大军,算起来也不比***少多少,但从兵力来说,咱们跟***是差不多的,剩下的就要看双方的调兵遣将和士卒的勇武了。”

    听到贾瑜这么说,一旁的黛玉心中这才稍稍放心了不少,但美眸里还是露出担心的目光。

    她低声道:“夫君,朝廷又不是没有能领兵的大将,为何每次朝廷有战事陛下都会派你去,凭什么啊?”

    说着说着,黛玉的眼圈便红了起来,晶莹的泪珠在眼眶里打转。

    孕妇的情绪原本就敏感多疑,贾瑜也顾不得林如海就在眼前,右手一圈搂住了黛玉大了许多的腰肢,将她搂在怀里柔声安慰道:“玉儿……为夫毕竟是陛下钦封的定远侯,京营节度使。

    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既然咱们享受了荣华富贵,那么遇到事情就得上啊。

    更何况为夫虽然不敢说百战百胜,但即便不能全歼***,但全身而退还是能做到的,所以用不着担心。

    你就安心的在家待产,或许我还能在孩子出生之前回来陪着你呢!”

    黛玉即便怀了孕,脑子不如平日里灵活,也知道贾瑜在骗她。

    忍不住在他胳膊上锤了一下,破涕而笑道:“你当我是小孩呢,妾身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这点时间大军恐怕连走个来回都不够,你怎么回来?你真把妾身当小孩子来哄了?”

    看到这对小两口打情骂俏,林如海在一旁只是捋须微笑。

    等到俩人停止说话后,他这才笑问道:“三思,你对陛下今日问你的话是怎么想的?”

    贾瑜轻叹了口气:“陛下的气量还是不够大啊,如今大军尚未出征,他便想着如何限制小婿的权利,划分大军胜利后的封赏了。

    小婿真不敢想象,万一小婿真的打输了这场仗,回来后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

    林如海沉默了一会,才轻叹道:“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啊。

    如今陛下之所以还宠信你,便是因为你能打仗,能替陛下挣银子,这也是你能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被封侯的原因。

    可上位者的宠信固然容易得到,但失宠也同样非常容易,对你来说,距离失宠也就是一场败仗的事情。

    这点,你可不能被表象迷糊住了心智。”

    对林如海的劝诫贾瑜表示自己全都看在眼里,“岳父大人放心,小婿还没糊涂呢,这些年小婿也打点了一些人,虽然人不多,但在关键的时候还是能传出几句话的。

    就算真到了那个时候,小婿也不会坐以待毙的,届时带着妻儿家小离开大夏便是,天下之大,总有容得下咱们的地方。”

    “你啊……”对于贾瑜公然说出一旦察觉不对便赶紧脚底抹油跑路的话,林如海也只能轻叹一声,便不再说话了。

    他算是看出来了,自己这位毛脚女婿别看表面上对昌平帝恭恭敬敬,一副我就是重臣的模样,但暗地里却总是在为离开大夏做准备。

    看着这位今年也才二十出头的女婿,林如海除了长叹一声再也没有什么办法了。

    不过他转念一想,又问道:“对了三思,今日你在御书房里,向陛下索要兼挑的事,是你故意如此还是已经有了喜欢的姑娘?”

    黛玉一听到自己老子说夫君居然当着皇帝的面讨要兼挑的恩典,醋坛子一下便打翻了,顾不得自家老父就在前面,右手握住了贾瑜腰间的嫩肉。

    俏脸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哟呵……夫君居然又想跟陛下要求兼挑了,这次是想兼挑哪位姑娘啊?

    夫君熟悉的姑娘也就荣府里的那几位,宝钗姐姐、迎春姐姐、湘云妹妹、惜春妹妹,

    让我猜猜看,惜春妹妹现在还太小,那就只剩下迎春姐姐、宝钗姐姐和湘云妹妹了。

    不过夫君若是想要了迎春姐姐应该不会那么困难,剩下的便只有宝钗姐姐和湘云妹妹了。

    在她们当中,宝钗姐姐的可能性最大,我的夫君大人,你说妾身说得对不对啊?”

    看着如同抽丝剥茧般将真相倒出来,贾瑜无奈的摇了摇头:“玉儿真厉害,为夫那点小心思全都瞒不过你,不过你是如何肯定是宝钗妹子的?”

    “这还用猜?”黛玉轻哼一声,“这几次,每次宝钗姐姐看你的时候,那眼里都快拉丝了,若是我再看不出来,那眼珠子可以拿去扔了!”

    这时,林如海说话了:“好了玉儿,你先到隔壁屋子休息一会,爹有事和三思说。”

    看到自家父亲说话,黛玉知道父亲正在含蓄的告诫自己适可而止。

    她偷偷地吐了一下舌头,站了起来出了屋子,临走前还不忘将门关上。

    等到黛玉离开后,林如海这才正色道:“三思,别看你这几年为朝廷立下那么大的功劳,陛下看起来也格外器重你,又是封侯又是让你统御京营的,但正所谓伴君如伴虎,陛下身为帝王,心思永远是最难揣测的。

    此次陛下钦点了你作为统帅率军赶赴辽东,老夫原本还担心你年轻气盛,容易滋长傲娇之气,没曾想居然被你用赐婚兼挑之事轻易的化解了。

    别看今日陛下气得暴跳如雷,但其实经此一事他对你的警惕也大为降低,毕竟一个能干但贪花好色的臣子,自然要比一个无欲无求的臣子要好掌控。”

    看着林如海赞赏的目光,贾瑜心中却羞愧不已,他这哪里是为了降低昌平帝的警惕做出的举动啊,分明是本色演出好不好?

    接着林如海又道:“不过此番出征对你而言未必是好事,若是胜了对你而言也不会有太大的封赏,充其量也就是再给你赐个婚,再给个虚职而已。

    倘若败了,不但辽东糜烂,后金的铁骑更是直扑神京,届时你便如当初的王子腾一般,甚至会更惨,搞不好你回京之日便是下狱之时,所以你可千万要小心。”

    贾瑜正色道:“岳父大人放心,小婿明白。”

    说完他又轻叹了口气:“其实小婿如今觉得,这个官越大做得越来越不开心。

    以前当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的时候,小婿只需要维护神京的治安即可,可现在动辄便是关乎社稷安危的边防大事,一个不好就得出大事。

    丢官罢职倒也罢了,搞不好还会丢了性命,何苦当这个官呢?”

    听着他的抱怨,林如海哈哈一笑,“这便是人的秉性了,正所谓一山望着一山高,人心永远都没有满足的时候,你现在嫌弃的东西,却是大夏千千万万人都羡慕得不得了呢。”

    听着林如海的笑声,贾瑜突然想起一件事,于是便将前两日他同意举荐保龄侯史鼐进入军机处担任军机行走的事告诉了林如海,并告知自己还有一个举荐名额,问他有没有什么好的推荐人选。

    林如海点点头,“保龄侯史鼎此人还是有几分才干的,让他入军机磨砺也不是不可以,但要小心使用,否则极容易酿出大事。

    至于你说的让老夫举荐入军纪的人选嘛……老夫倒要好好想想,争取在你出征前给你答复。

    现在咱们再商议一下出征辽东之事。”

    深夜里,这对翁婿就着灯光,对着一副地图开始研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