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智取天下
繁体版

第35章 外出访贤(五)

    翌日,赵云率领五千人马浩浩荡荡的从晋阳城而出,朝着太原郡几处黄巾余孽落脚处之一前进,而整个太原郡仍在有条不紊的安置流民,就在流民安置基本完毕的时候,赵云的捷报也传来了,所到之处都是兵不血刃,身为黄巾余孽早就有有心响应刘翼的政令,但又恐自投罗网,别无选择的他们只能盘踞一方,而前往剿灭黄巾余孽的赵云三言两语便将到的第一处黄巾余孽说服,尽数归降;而其他两处赵云则派兵送信言明其中利害关系,看完来信的头目随即表示投降,随即跟着信使一同下山。

    在返回晋阳的路上,其他的规模不大的黄巾余孽则是主动前来投降,两日后,赵云率军来到了晋阳城外,担心率军入城空引起恐慌,于是便派人到晋阳城报于刘翼,自己会在城外驻扎静候刘翼安排。

    太守府中,看到书信后,刘翼便让顾雍、阮瑀、路粹等人随行,尽快将这些投降的黄巾余孽安置妥当,不一会的时间刘翼一行人便来到了城外。

    刘翼看着向自己走来的赵云,未等赵云行礼便开口说道:“子龙,辛苦了!”

    这时,赵云热泪盈眶的表示道:“为主公效力,云何言其苦!”随后,又将剿灭黄巾余孽的整个过程详详细细的汇报了一次,听完赵云的汇报后,刘翼心中想道:“这赵云果然是文武兼备,同时遇事又沉着冷静但又比较果断,历史上跟着刘备算是浪费了。”想到这里突然又心中发问道:“不知道现在这刘大耳怎么样了?”

    随后,又往前走了几步来到了降兵面前,清了下爽子喊道:“吾乃太原郡太守刘翼,尔等有愿意留下军中效力且满足18-30岁的到左边登记,登记完毕后在左侧列阵;有不愿意军中效力的或者年龄不在18-30岁之间的到右边登记,登记完毕后在右侧集合,稍后分房子、农田、农具、种子等!”刚收说完,很快降兵变分成了两个阵营,而顾雍、阮瑀分别开始登录士兵名册和户籍名册,而路粹则进行着分房子、农田、农具、种子等,待所有事情处理完毕后,天色已经很晚了,刘翼直到最近大家都很辛苦,决定安排晚宴来犒劳众人!

    太守府,晚宴上!

    众人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喝的小酒,好不热闹。主位上的刘翼举起酒杯说道:“最近辛苦诸位了,翼在这里敬大家一杯!”下面的所有人立马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接着刘翼又说道:“如今郡内大事基本都办的差不多了,不知如今郡内钱粮还有多少,元叹可知否?”说罢,便看向了顾雍。

    而顾雍不假思索的说道:“回主公,粮食还有两千万石,若无战事,按照目前粮食的消耗可足够全郡三到四年,而钱由于现在有火锅店和火炉店的收益,不计其数!”

    听到顾雍的回话后,刘翼遂又问道:“元瑜,现在太原郡人口如何?”

    阮瑀听后便起身回道:“启禀主公,之前太原郡人口二十万,如今已有四十万,晋阳城三万人到现在的六万人,其中榆次、阳邑、祁县则分别由两万人到现在的四万人,中都、邬县、界休、平陶、大陵、兹氏、狼孟、盂县、阳曲、虑厩、京陵这些县分别由一万人变成现在的两万人。”

    一边的赵云则补充道:“初到晋阳时共有一千六百人马,带回来再加上收降的黄巾兵共有七千人马,而其余十四县每个县一千士兵,共有不到两万二千士兵,加上兵马共有四十二万人!”

    刘翼激动的说道:“人口直接翻倍,看来最近效果不错;文蔚,现在可还有未分出去的农田?”

    路粹听到后说道:“回主公,还有一千多亩最近开垦出来的农田尚未分出去,目前所有人全部安置妥当!”

    刘翼听后若有所思,片刻后双眼放光,说道:“如今这一千多亩农田,翼以为将其用作军屯,农活可暂时雇佣百姓,如此一来也可以贴补百姓生活,而后续则由丧失作战能力的士兵和雇佣百姓耕种,各位以为如何?”

    许久未曾发言的蔡邕听后,激动的说道:“妙,甚妙!这样在贴补百姓生活的同时又解决了士兵安置的问题,老夫无异议也!”而其他人也是纷纷表示赞同。

    这时刘翼又说道:“太原郡地广人稀,一旦有战事发生,我军战力尚可,然一时间恐难以驰援,而并州盛产战马,翼以为该训练一支强大的骑兵了,不知子龙有何高见?”

    赵云起身说道:“主公所言极是,但云以为短期可以购买优质马匹作为战马,但长此以往耗费巨大,并州盛产战马且适合养马,故而可以一边训练骑兵,一边建立马厂,同时招募专业人去养马,若如此,我军战马源源不断,进可攻,退可相互驰援!”

    刘翼闻言,一边点头表示认同,一边说道:“子龙骑术天下出其右者寥寥无几,马匹相关的事务就由子龙去办吧!如果没有其他事的话,诸位最近几日可好好歇息,郡内大事也基本没有了!”

    赵云听后说道:“诺!”,话音刚落,蔡邕起身说道:“还有一件大事也是时候办了!”

    这时候刘翼和其他众人一样,左思右想,终究还是不知道自己老丈人指的是何事,故而好奇的问道:“不知岳父大人所说是何事?”

    蔡邕缓缓的说道:“百姓之事虽已办完,但此事亦是重中之重,亦为公,亦为私!老夫本来早已有心安排,但最近事务实在太多,故而一直拖延至今,如今贤婿已为一郡太守,且太原郡正蒸蒸日上,贤婿和琰儿的婚事也该安排了!”

    说起蔡琰,刘翼满脸的歉意,便说道:“之前所有事情尚不明朗,小婿怕耽误了琰儿,如今也算是相对稳定,此事小婿全凭岳父大人安排!”

    蔡邕闻言道:“既然如此,老夫明日便找人挑选个黄道吉日,择日完婚!”

    其余众人纷纷举杯说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