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从北电休学开始
繁体版

第七十五章 改剧本

    据后世北平统计局的信息公示,2002年全市房价4500不到,最贵的内城四区均价也就5000,海淀这块4800左右。

    曹昊确实考虑投资几套,不过这也不是着急的事儿,让曾文秀留意着就是了,反倒是公司的办公地点得认真找一个了。

    “昊子,你是不是谈朋友啦?”曾文秀岔开话题,揶揄地看着儿子。

    曹昊一脸无辜:“没有啊,没看我每天都回家睡觉呢嘛,要是谈朋友你连我鬼影子都抓不到。”

    曾文秀好整以暇地看着他,逼问道:“那天天早晨给你发信息那小姑娘谁啊?”

    见曹昊疑惑地看着自己又解释道:“你妈我可不是故意的啊,你昨天上厕所自己放餐桌上了,我怕豆汁儿洒上面给你拿开,不注意看到的。”

    曹昊笑道:“你就真偷看也没事儿!不过确实不是,那是之前拍戏的同事,一个小姑娘,我教了她点表演基本功。”

    曾文秀笑笑不说话,等着事态进一步发展发展再说,反正现在小猴子整天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了。

    一夜好梦,曹昊又准点被楼下遛弯的大爷大妈们“您吃了吗?”的问好声叫醒。

    母子俩一起吃完早餐,迈着愉快的步伐出了家门,和母亲曾文秀“认识”也就两个月,但是后者的温柔慈爱确实让人他无比享受这个幸福港湾。

    这一世即使不是拼了命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这么安安心心地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想必也很美好吧。

    曹昊轻车熟路地来到宁皓位于蓟门里的出租房,门半掩着,他还是轻轻敲了敲房门,人家两口子一起住,保不齐闯进去看到什么敏感内容。

    “请进!”是邢艾娜的声儿。

    “你家怎么门都不关,咱国家治安还没好到这程度吧?”曹昊笑问到。

    宁皓瘙着自己的小平头苦笑道:“还不是被剧本给闹的,我在屋子里心闷头晕的,就让娜子把门给掩着。”

    邢艾娜白了男朋友一眼:“你还好意思说呢,破剧本改了一星期了没改出门道来。”

    又讨好似地对曹昊笑道:“昊子,你帮帮老宁,他头发都要薅秃了。”

    曹昊见这两口子一唱一和地烟双簧心里觉得好笑,不过宁皓还真是处了个好姑娘,就这么不要金不要银地死心塌地跟着他,难得。

    “《大钻石》?”曹昊翻开剧本第一页,纸张都被宁皓揉地稀烂。

    简单翻了两页他心下了然,这就是《疯狂的石头》啊,只不过还在创作初期,这会儿还没有一只脚踏进商业片大门的宁皓写起这类剧本来还不是很熟稔。

    “老宁,你《香火》不拍啦?”曹昊笑问道。

    “拍啊!不过现在没拉到投资,人家一听说是地下电影,又肯定上不了院线就拒绝,我有多少钱也不够自己砸的啊!”宁皓很无奈。

    随即又指着曹昊手里的剧本说道:“我们系老师帮我拉了個投资,人家看上了这个本子,但是我总觉得不太对劲,还得改!”

    “有人投资?好事啊,我先给你看看吧。”曹昊认真翻阅起剧本,能有一个商业片导演提前走上康庄大道,他肯定是不吝于出把力的。

    邢艾娜和宁皓对视一眼,轻轻地倒了杯热茶放在曹昊旁边,后者道了声谢,拿起笔边看边做着标记。

    写写画画,二十分钟不到,曹昊放下笔喝了口水,见宁皓两口子都盯着自己,笑道:“老宁,伱见过正儿八经的好莱坞剧本没?”

    宁皓摇摇头,他一个摄影系的半路出家的,哪儿懂当今世界最发达的电影工业化的产业标准。

    “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和大制片厂,通常都会设置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叫做剧本分析师。”

    “就拿你这部剧本来讲吧,如果我是剧本分析师,接到你的稿子,第一时间我会看你的简介和总结,大概就两三句话,然后是不超过两页的剧情提纲。”

    是不是感觉很熟悉?跟起点的编辑们读稿过稿,以及书友们选书是一个流程:看标签,看简介,看黄金三章。

    简言之,书友=好莱坞剧本分析师。

    曹昊讲这些是为了引导他朝着商业化剧本的方向去改进,继而道:“我在巴黎曾经认识一个华纳兄弟的分析师,他告诉我,在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化流程中,他们通常会用一系列量化标准来评估剧本。”

    说着拿起宁皓的剧本翻开刚刚标注的部分:“比如你这部《大钻石》,如果男女主角的戏份不超过75场,往往就直接退稿,这是为了保证大牌明星的戏份,从而保证票房。”

    “再比如你这里面的戏剧性事件,像开头出现的可乐罐,宝哥错把真翡翠送给妻子等等,这类事件在一个剧本里一般要达到至少50场左右,这是为了避免电影太流水账不能抓观众的眼球。”

    是不是又很熟悉?简言之,戏剧性事件和男女主戏份=爽点,爽点不够,删书下架。

    “我们现在回到《大钻石》,按照好莱坞经典的三段式结构,一般十分钟以内要制造戏剧性话题或者说是悬念,三十五分钟前制造一个故事或者分支。”

    “以标准的120分钟电影来计算,就是要按照大概3:6:3的结构来设计剧情和戏份,再看你现在的剧本,典型的头重脚轻,中间还缺料,前面铺垫的太多太密,到中间揭晓悬念的时候又没有戏剧张力。”

    宁皓听得聚精会神,头发都要薅秃了也没发现的问题被曹昊庖丁解牛一般拆借开来,心里直呼自己的剧本有救了。

    “现在这样,我们就以情节点为基准,把刚刚所说的75场戏和50场戏剧时间的标准往里面填充,当然了你这部是群像戏,没有特定的主角,那这两个数字就要酌情增加。”

    宁皓不住地点头,虽然不懂好莱坞,但对情节点这样的基础编剧知识还是不陌生的。

    简言之,情节点就是每一幕事件转折的标志性事件、事实、剧情等,它会引导着观众往下一个剧情支线发展,进而把整部剧都串联起来。

    类似仙侠文中主角打通了一张地图,突然接到一个传音入密,山门危,速归,然后进入下一章地图或剧情,大抵如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