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
繁体版

第68章 江东双雄,周郎的惊叹

    巍峨大气的殿宇内,锦袍金甲、头戴武冠的袁术,高坐主位。

    寿春曾是楚国古都,九江王英布、淮南王刘安和刘喜都曾以寿春为都城,城内有宫室殿宇旧址。

    袁术入主九江郡后,就占了这片旧址,征用了大量的民夫进行修缮。

    自匡亭战败,袁术就退到了九江郡,暂时失去了北渡黄河跟袁绍交锋的资格,但袁术野心不死,也不承认自己会输给袁绍这个小妾子!

    故而立足九江郡后,袁术就自领扬州牧和徐州伯,谋图扬州和淮南。

    然而扬州和淮南,虽然有不少的袁氏门生故吏,如吴郡孙氏、庐江周氏等,但不服袁术的也不少。

    因此在得知诸葛玄在荆扬一带颇有名气后,袁术就强行扣押了诸葛玄一家,欲以诸葛玄为豫章太守来替代病逝的周术职掌豫章。

    “恭喜袁公!诸葛玄已经同意去豫章就职!”

    韩胤迈着急促的小碎步,来到袁术堂下,神态语气皆有喜色。

    作为九江郡的一介寒门,韩胤只是旧扬州刺史陈温麾下一个小小的文吏,在陈温被杀后,韩胤率先向袁术表达了忠心,也因此成为袁术的帐前吏。

    虽然同样没有个正式的官职,但作为袁术的帐前吏,韩胤有了更多的立功机会。

    在袁术有意征辟诸葛玄但被诸葛玄拒绝的时候,韩胤就自告奋勇要替袁术分忧。

    “子承立了功劳,想要什么赏赐?”袁术目光低垂,看向堂下的韩胤。

    韩胤见袁术语气平淡,似乎是在听一件理所当然的平凡事一般,心中的喜意也凉了半分:“胤不敢求赏赐,能替袁公分忧,已是胤的荣幸。”

    袁术心中鄙夷韩胤的出身,但也不想让韩胤过于心寒,能聚众的袁术也不是个愚笨的,倘若不给好处,谁又会真心办事?

    “从今日起,你入左将军府,暂时去阎主簿身边做事吧。”

    “谢袁公!”

    韩胤心中欢喜。

    虽然袁术未许诺具体的官职,但能入左将军府且在主簿阎象身边做事,这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

    这意味着,韩胤从即日起成了袁术的嫡系文吏!

    韩胤扫了一眼大堂,然后来到阎象的身边,席地而坐。

    大堂之中,除了主簿阎象外,还有长史杨弘、谋士李业、荥阳名仕郑浑、河内名仕留侯后人张承、陈留名仕舒邵、司隶名仕张烱、琅琊名仕惠衢、汝南名仕吕范等名仕二十余人。

    继承了四世三公袁门威望的袁术,纵然其德行不如袁绍,依旧有大量的名仕依附。

    即便袁术兵败,先后失去了南阳、汝南等大郡,愿意追随袁术的名仕亦是不少,这是四世袁氏的底蕴,非常人能及!

    “据兖州传回的情报称,曹阿瞒与吕布战于濮阳,未分胜负,此贼昔日助袁绍小儿抵挡本将时,何其嚣狂,不曾想如今竟被吕布袭了兖州,令人痛快啊!”

    “有吕布在,曹阿瞒已经无力东征徐州,而陶恭祖又屡次轻慢本将,本将有意夺取广陵郡,谁可为将?”

    袁术扫了一眼堂下群士,语气铿锵而有力,尽显袁氏豪门嫡子的不凡野心。

    话音刚落,名仕吕范起身进言:“孙破虏之子、怀义校尉孙策,骁勇善战,不逊其父。范以为,可遣孙校尉为将,定能替袁公夺取广陵!”

    吕范容观姿貌异于常人,曾以貌娶美,成了一时佳谈。

    来到寿春后结识了孙策,而孙策又同样是个“以貌取人”的,于是认为吕范与众不同,真心结交,吕范更是将门客百余人赠给孙策。

    作为孙策亲信策士,又是袁术礼遇的名仕,吕范自然要替孙策谋立功的机会。

    袁术对孙策也是偏爱,当即就同意了吕范的进言,欲召孙策进攻广陵郡。

    主簿阎象却是出言反对:“袁公,广陵偏远,若要攻取广陵,恐粮草不济。”

    吕范见孙策立功的机会要丢,又进言道:“袁公,庐江殷富,可让陆太守借粮三万斛,以资军用;待夺了广陵,以广陵的粮草储备,再攻下邳亦是不难。”

    袁术目光看向阎象:“若陆康愿意借粮,粮草可够调拨?”

    阎象不再反对:“若有陆太守借粮,足可调拨!只是象以为,陆太守此人对袁公貌似尊崇,实有鄙夷之心,未必肯借粮!”

    袁术面有不悦,冷哼一声:“陆康若借粮则罢,若不借粮,这庐江太守也该换人了!子衡,你且先去寻孙郎整军。”

    吕范退出大堂,来到孙策的府邸。

    孙策自有门客数百人,来寿春投奔袁术后,袁术又将孙坚的千余旧部还给了孙策,并在马日磾持节来到寿春时,表奏了孙策为怀义校尉。

    而孙策骁勇不逊孙坚,为人又豁达重情义,袁术麾下桥蕤、张勋等大将都对孙策钦慕有加,连袁术都曾言“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常有收孙策为义子的心思。

    吕范见到孙策时,孙策正在府中拭剑叹气,遂上前大笑:“方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人人皆希望称雄当世。孙郎骁勇,何故在此长吁短叹,作女儿状?”

    孙策见吕范到来,亦是大笑:“子衡今日怎有空来此,莫非是要来讨酒喝?”

    吕范径自将桌上的酒坛提起,饮了一大口:“袁公有意夺取广陵,范向袁公举荐了孙郎。”

    孙策吃了一惊,握紧了手中剑:“此话当真?”

    吕范大笑:“袁公若不同意,又岂会让范来寻孙郎?袁公令孙郎先整军,待陆康借粮三万斛,以资军用,即可前往广陵。”

    孙策先喜后忧:“策听闻,陆太守其人,以义烈著称,若知袁公借粮的目的是去打广陵,恐难成事。”

    吕范早有准备:“孙郎勿忧!庐江毗邻九江,陆太守又岂敢得罪袁公?”

    正说间,人报周瑜来访。

    “阿瑜竟也来寿春了!”孙策又惊又喜,遂亲自出门来迎。

    门前。

    身材高大、姿容甚美的周瑜,锦袍长剑,尽显风流。

    孙策兴奋迎上:“阿瑜最近去了何处?策来寿春后,曾去舒县寻你,却闻你出游了。”

    周瑜俊目多了几分笑意:“原本是去徐州拜访故友,却不曾想遇到战事。不仅目睹了曹操的用兵之能,也见识了徐州新崛起的英杰,此行不虚了!”

    孙策微微一惊:“是何方英杰,竟然能让阿瑜也惊叹!”

    周瑜的语气中多了几分赞赏:“兄长可曾听闻,大儒伯喈公的女婿、荥阳郑氏的旁系子弟,郑牧郑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