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83:我靠种地发家致富
繁体版

第169章 给你搭好台子

    所谓的“雇工七人以上违法”,眼下是有这个规定。

    他的记忆中,就在去年他在报纸上还见过案例,说是雇工属于剥削,不符合路线,是严重的错误。为了纠正这种错误的思想,南边有些省份闹得还挺大。

    不过赵卫国觉得,这种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政策,并没有太大的震慑力。

    等过了这两年,市场上的生产资料越来越多,政策也会越来越宽松,那些对市场的束缚也就随之被扔在了时代的身后。

    然而黄真对市场的明晰判断,出乎了他的意料,在师徒俩人的攻势之下,赵卫国毫无悬念的败下阵来。

    这一次的谈判,从他说出想法那一刻,主动性完全在农科所这边。

    以往他跟人谈合作,仗着对后世发展进程的熟悉,只要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简介,没啥人重视或者是唬住了不少人,让他占了不少便宜。

    比如说,他向农校提出养鸡和养鱼的想法时,许多人就很是诧异,并不理解他所选择的前景。

    可黄真不一样,作为一个在行业内几十年的专家,深知种子对未来农业的影响。

    推广良种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未来农业最基础的方向。

    只是迫于手上的条件,还有体制内的各种制约,黄真没法子着手这一块的布置。

    但不代表着,他要把这个领域拱手交给赵卫国去做。

    听说赵卫国要推广种子,他的心中已经有了想法。

    待通过和赵卫国一步步的聊下去,想法也越来越清晰,直至刚才成型。

    “年轻人,刚才我说的条件,已经是现阶段对你最有利的合作。机会不等人,你要是忙着你的其他事情,做不了也没关系,等风声放出去,相信会有人会找上门来的。你就安心的等着,用不了几年的功夫,总会让你的面粉厂顺利经营下去。”

    黄真笑的很是开心,连身子都摇晃了起来,鬓边几颈苍白的头发,也随着身子不住的抖动。

    赵卫国的心内,却是说不上开心还是堵心。

    对方的确同意了他的想法,也肯定了推广种子的前景,愿意给他提供各种便利。

    光是免费从农科所这里拿种子,就省了一大笔资金投入。

    但合作办公司这种事情,却又让他有些膈应。

    就像是一盒精美的蛋糕上,爬着一只绿头的苍蝇,虽然不影响蛋糕的美味,终究让人心里有那么根刺。

    不过黄真有一点说的很对,农科所掌握着技术的核心,这就是能变现的生产力。

    也许外行人理解不了种子的重要性,但冲着农科院的名头,只要他把风声放出去,总能吸引一些人的注意。

    哪怕是向农科院提交一份可行性报告,说不定上面的领导一个脑热,他们内部人就把这事儿给做了,哪里还轮得到他参与其中?

    不论黄真是如何考虑的,只要他还想指着农科所推广农业技术,就只能接受黄真的条件。

    他是个谋定后动的性子,决定做的事儿,就不会拖泥带水。

    既然黄真这里也占不到什么便宜,那就没必要用什么画蛇添足的策略,反而让对方看轻。

    “刚才是我考虑不周,只顾着想如何更好的推广种子,没想到现实这一层。您说的对,所里开出的条件,对我来说已经很有利,我要是再拒绝了,那就是不识好歹。”

    这句话说的极是真诚,黄真明显也感受到了他的决心,起身走到他面前,轻拍了下他的肩头,笑道:“年轻人,下面我给你搭好台子,唱戏就看你了,可别给我唱歪了啊!”

    黄真这么说,等于这件事就这么敲定下来。

    至于其中的细节,那得等秋季种麦之前,才能彻底敲定下来。

    总体来说,这么做还算符合双方的利益。

    农科所不再是闷着头搞科研,迈向市场走出了第一步;赵卫国也不用考虑基础资金的问题,只用开动脑筋,如何将种子推到千家万户。

    至于随着年深日久,双方会发生怎么的龃龉,谁也无法预料。

    哪怕是传说中站在天上俯视众生的主宰者,也无法断言,在这么一个平凡夏日达成的仓促决定,最终会延伸到什么地步。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桐阳农业发展的进程当中,出现了一条新的道路。

    这条路,将会给桐阳的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这里的三个人,想的最多的,还是一些详细的细节,暂时还没有想到后续的影响。

    一直在一旁没怎么出声的姜铁良,终于也松了口气。

    赵卫国跟他打了不少的交道,一直都是农科所占便宜,却没法给人家什么好处。

    尤其是在月初,赵卫国替他解决了麸子的难题,他总觉得欠赵卫国一个人情。

    今天把赵卫国拉到所里,也是想还个人情,免得心里长久过意不去。

    没想到赵卫国竟然借着这个机会,不但跟他的老师攀上了交情,还谈妥了这么一件事情。

    桐阳可是有八百万农民呢,这可是巨大的优势。

    要是如赵卫国所说的那样,能把他们所里的种子在桐阳铺开,那他们所里的待遇,岂不是要大大的提升一截?

    他不知道的是,他身边的这两人,还没开始去做,已经把野心拓展到了更大的地域。

    伴随着和农科所合作的敲定,黄其功那边也有了答复。

    前期乡里拟定的关于魏河乡举办丰收节的方案,已经报给县里审核,正等着县里回复后,将利用广播的形式,通知到乡里的千家万户。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黄其功没有等到县里的批准,而是在几天之后接到了农业局长陈永忠的电话。

    陈永忠先是一顿云山雾罩的恭喜,说的黄其功摸不着头脑,接着才跟他说,他的丰收节的点子很好,县里很是重视,得扩大规模才行。

    这一扩大规模,自然就不止魏河乡一个地方的事儿。

    而是要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鼓励劳动生产模范,更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这就意味着,丰收节的规模将更上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