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83:我靠种地发家致富
繁体版

第156章 和气生财

    赵卫国在家磨蹭了半个小时,等到九点半才往村委会赶。

    到了之后又挨个屋里串了一遍,散了一波烟,说了好一会儿话,直到快十点半的时候,才去传达室里把电话拨了出去。

    不过几秒钟而已,电话那头就响起黄其功的吼声。

    “赵卫国,你到底在家里干啥呢?是不是在孵鸡娃吗?县里的领导四处找你,你还要不要做生意了?”

    “啥生意啊?”赵卫国装着没听懂黄其功的意思,明知故问了一句。

    “你能有啥生意!除了你城里那个店,你还有啥生意?”

    “黄乡长,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那店已经被封了,哪里还有生意呀?他们张口就要五千,我这几天哪都没去,急着在家凑钱呐。”

    赵卫国说是“急着凑钱”,话里却没有一点着急的意思。

    那头的黄其功哪里听不出来,气急败坏道:“你少跟我扯淡!电话里说不清楚,你快给老子滚到乡里来!”

    赵卫国还不想到此为止,不过对于这位黄乡长,面子还是要给的。

    不过他既然想当说客,那就得有说客的自觉。

    赵卫国也不着急,晃晃悠悠的往乡里赶,等到了黄其功的办公室,已经快到了晌午。

    “我九点给你打电话,你小子倒好,磨蹭到十一点多才来,咋地,还想着在我这儿蹭顿饭?”

    黄其功已经被磨完了脾气,这一上午的功夫,县里工商局的丁局长给他打了三四个电话,一直等着他的回话。

    可赵卫国这小子狗咬吕洞宾,一直磨磨蹭蹭的,根本不明白他的一片苦心。

    “你别说笑了,我哪里敢蹭你黄大乡长的饭?这不是在四处借钱嘛,城里给的有时间,要是限期凑不够,我那店可就没了。”

    黄其功也不管赵卫国话里有几分真,赵卫国是眼下魏河乡的风云人物,他还指着这小子干些大事,给他的政绩上装装门面,还真不想赵卫国身上出啥事。

    既然工商局丁局长都亲自发了话,看来赵卫国没啥问题了,趁着风头正盛,多赚一些钱,好好支持魏河乡的发展才是正经。

    念及于此,黄其功也不再跟赵卫国纠缠,放缓语气道:“你也别凑钱了,工商局的丁局长亲自来了电话,说是他亲自交代了下去,已经没啥大事了,工商所念在你刚开店不久,对于条例还不清楚,已经免了对你的处罚。你好好回去开店吧,以后做生意多注意些,别被人家抓住你的漏子了。”

    黄其功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丁景全打过来电话时,他还主动替赵卫国说情。

    哪知赵卫国却没有感恩的意思,摇头道:“一个月那么多的费用,我可不敢开!我跟媳妇都商量好了,要是凑不够钱,我们就换个地方,省得再被人欺负。”

    “哎呀,不是都说了嘛,真的没事!丁局长都开口了,你尽管把心放在肚子里!”

    “这哪能放心得了?老话说,县官不如现管,丁局长又不会天天盯着,没有工商所那边当面松口,我可不放心继续干下去。我寻思着,反正我也赚了几千块,还不如把店卖了,面粉厂我也不要了,好好守着这点钱过日子。”

    黄其功又苦口婆心地劝了几句,赵卫国只是一昧的推辞,还把面粉厂、砖厂连带着说了出来,大有一不顺心就要回家当富家翁的想法。

    见这幅情形,黄其功还真怕赵卫国一个冲动,真的就这么干了。

    县里的鸡店跟他可说是毫无瓜葛,但乡里的砖厂可是他一力促成。

    如今砖厂建的差不多,就等着赵卫国付下余款买制砖机。

    万万不能在这个节骨眼的时候,影响了他的政绩。

    打定主意之后,黄其功就不再多劝,不咸不淡的说了几句话,打发了赵卫国。

    至于给丁景全那边的回复,则是说如今正值小麦的关键时期,赵卫国忙着侍弄地里小麦,等忙完了家里的事情,就会重新开业。

    从乡里回去后,又过了两天,赵卫国又收到了村委会的传话。

    这次是赵卫军打回来的电话,说是工商所的人主动服了软,想请他吃顿饭,化解以前的误会。

    “三哥,你是不知道,工商所的那群鳖孙,这两天跟火上房了一样,天天来咱们殿门口转悠。今儿个堵住了我,非要给我塞了两盒烟。这帮孙子,终于有他们求着咱们的时候了,要我说,你就别过来,好好憋憋他们,让他们也着急几天。”

    赵卫军虽然不知道,赵卫国用了什么法子让对方服软。

    不过想到跟他说话那人低声下气的样子,终归是心情舒畅,还想着多为难对方几次。

    自从赵云娜那事儿过来,难得听到赵卫军开怀大笑,赵卫国心情也跟着放松了起来,笑问道:“烟你不是收了吗?”

    “收了啊,那孙子非往我手里塞,不要都不行。嘿嘿,我还想看看,要是咱们店不开张,他们下面还会送啥东西。”

    虽然赵卫国也想继续憋憋,看看这群人的底限在哪里。

    不过他知道,凡事适可而止,一旦突破了那个度,反而会弄巧成拙。

    从他做生意开始,一向信奉和气生财这句话。

    只要他们还想在城里做生意,就得在人家手底下过活,民不与官斗,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让对方忌惮他,已经达到了目的。

    闹得太僵,眼下没啥大的影响,也不怕对方的报复。

    可这些人都是记仇的,等日后做起来之后,对方随意使个绊子,他这边就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时候差不多了,你碰到他们,就跟他们说,我这两天都会过去,跟他们约日子吧。”

    赵卫军那边略有些不满,不过还是应了下来。

    对方明显很是着急,约到了第二天的中午。

    地方就在鸡店不远的地方,算是一家中档的饭店。

    出乎赵卫国的意料,对面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那个副所长方红斌,另一个人五十多岁,坐在方红斌身边陪着,看起来似乎是个跟班。

    对面倒也沉得住气,方红斌一改往日的倨傲,席间一直说些客套话,却始终不提前几天的事情。

    直到酒足饭饱之后,那个跟班才笑着开口道:“卫国兄弟,以往咱们都是误会,这才有了点不快,弄的怪不好意思的。眼下误会没了,咱们都是一家人,你们呀,好好开店赚钱吧!你放心,以后我们肯定给你们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