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83:我靠种地发家致富
繁体版

第86章 大事

    经对面这么一说,赵卫国记了起来。

    面前的这个中年男人,可不是街上老大卤肉店的老板张老大嘛。

    从赵卫山的口中听说,张老大老家是东山人,早年随着父亲来魏河街上做生意,做出的卤味是远近一绝,后来看魏河这边生意不错,干脆就在魏河这边定居了下来。

    至于说的什么张红英,他倒是没有一点印象。

    郭燕秀适时的走到他身边,附在他耳边提醒了一句,“你和人家相过亲!”

    得了提醒,赵卫国顿时想了起来,这张红英,可不就是他第一次相亲的时候遇到的那姑娘吗?

    见赵卫国一脸的恍然大悟,张丰收憨笑道:“红英那丫头说了,要不是有你给她鼓劲儿,她也没上学的动力,更不可能去考大学!现在她如愿了,考到了东山农业大学,你就是她的再生父母!俺们东山人一向知恩图报,没说的,今儿个过来,一个是认认门,最主要还是看看咱家里有啥需要。俺本来是想再撮合下你俩的婚事,不过刚听说你和郭主任结了婚,那这茬儿就不提了,旁的事你尽管开口,只要俺张丰收能办到的,一定用心去办!”

    赵卫国有些啼笑皆非,当时为了拖延分家的时间,不让大嫂的计划得逞,加上他对张红英也没什么意思,是以两人说话时,一直和她说那些大道理,只是为了搞黄相亲,决没有什么点拨的意思。

    没想到阴差阳错,那姑娘回去复读考上了大学,却把头功算到了他的头上。

    “叔儿,你言重了,我就是随口一说,考大学主要还是她自己的努力。”

    不论赵卫国如何解释,张丰收却始终不改口,甚至还拿出了一摞十元大钞,说什么也要赵卫国收下。

    赵家人好说歹说,总算是劝住了张丰收,最后收下了二十多斤的卤肉,同时承诺一定会经常去店里光顾,这才将夫妻俩劝了回去。

    这么多的肉,一时半会儿没法吃完。

    晌午的时候,不但赵长兴一家吃了一顿卤肉大餐,包括十一叔家几个近门,也都收到了或多或少的卤肉。

    难得吃了顿肉改善生活,左邻右舍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这些人当中,怕是只有赵卫国的日子不太好过。

    刚吃了午饭,他就被媳妇叫到了屋里。

    郭燕秀嘴角噙着笑,开门见山道:“赵卫国,你行啊,当时我还当你是看不上人家,没想到存的是这份心思,连人家的前途都安排好了。瞧瞧,这都过了一年多了,人家姑娘还对你念念不忘的,你说,我是不是挡了人家的路,得让路啊?”

    “没你说的这么夸张,哪有一年多,也就快一年而已。”

    郭燕秀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柳眉倒竖了起来,“好哇,你还真有这心思啊,连认识的日子都在算计着呢?”

    赵卫国在心里摇了摇头,果然不论在什么时候,女人都是只讲感性、没有道理的群体,只会从旁人的话里找自己关注的重点。

    明明这个张红英是她介绍过去见面的,双方就见了半个钟头,谈不上有什么瓜葛。

    今日对方家里只是来表达谢意,郭燕秀竟然还因为这点小事,和他较起了真。

    不过,赵卫国毕竟不是这个年代的人,从网络上吸取了不少前人的智慧,应付起郭燕秀,直接套用就行。

    当女人较真的时候,拼命解释不但没用,反而只会火上浇油。

    要想在女人面前占据上风,就只能比她们更没道理。

    “你都想啥呢,我的意思是,我认识你比认识她早,马上快一年了。”

    “我们?”

    “是啊,你第一次来咱家的情形,你还记得不?你穿的是一件玫红色的上衣,梳着齐耳的头发,嗯,好像你现在的头发比那时候长了点……”

    郭燕秀果然被岔开了想法,回忆了几秒钟,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然而这笑容持续不到两秒,郭燕秀又疑惑道:“不对啊,我就没有玫红色的衣裳!”

    赵卫国本来就是信口胡说,郭燕秀第一次来的时候,俩人非亲非故,赵卫国把她引到堂屋就去灶房了,哪里会记得清楚细节?

    不过郭燕秀的重点已经被转移走,目的已然达到。赵卫国不给她反应的机会,假装吃惊道:“不是吧!我咋记得是玫红的呢?那估计是记岔了,不过我觉得吧,你穿玫红一定好看,现在卖公鸡赚了点钱,你要不要买一件穿穿?”

    “不了,我的衣服足够多,没必要再买。”

    听到卖公鸡,郭燕秀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到了鸡舍上面,没有再去计较张红英的事情。

    “咱们定了鸡苗这么多天了,农校那边咋还没信呢?”

    “别着急,农校那边都按着标准来,鸡苗孵化出来得二十一天,还得在温房里放几天,总要一个多月才行。”

    “唉,太可惜了。”

    卖了半个多月的鸡,俩人已经尝到了甜头。一想到鸡苗成长起来还得四个多月,郭燕秀的心里就有些不甘心。

    “没关系,第一次养咱们没经验,下面有了经验,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见郭燕秀的注意力完全被转移走,赵卫国在心里偷笑,顺当地说起了下面的计划。

    按他和农校定好的协议,这一次的一千只鸡苗,不是一次性交付,而是每个月交付二百只,分五次交付。

    这样虽然有些麻烦,每隔一个月都要去农校一趟。但好处也显而易见,养出来的公鸡,不会再出现断档的情况,也不会因为一下子增加太多的鸡苗,面临照顾不过来的压力。

    “日子都定好了,七月二十我叫上卫军,一起去趟城里,先运回二百只养着。”

    郭燕秀刚点了点头,突然想到了什么,又猛然摇了摇头。

    “哎呀,我忘记了一件大事儿!”

    “啥事儿?”

    郭燕秀扭过了脸,似笑非笑的看向了赵卫国,“那个张红英家里说想请你吃个饭,我替你应了,定的日子就是七月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