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83:我靠种地发家致富
繁体版

第71章 鸡不能白吃

    侄女这都求到跟前了,不容得赵卫国不答应。

    况且他也知道十一叔的脾气,平时省吃俭用,真要知道儿子拿钱给别人做生意,指不定要发多大的脾气。

    回来的时候,徐耀宗特意关照,明天会带人到赵营大队来,找几个当事人问明情况。

    赵卫国知道,这是徐耀宗有意卖他一个人情。

    如果赵营大队的学生真的偷了东西,给他们留一个晚上的时间来串供。

    如果是旁人诬陷,那这一晚上的时间,也能把事情的原委问个清楚。

    虽然知道徐耀宗决不会无缘无故示好,不过,赵卫国倒是乐得收下这份人情。

    眼下已经大致问清了事情的脉络,他要赶在徐耀宗来之前,跟家里人说清楚,免得牵连过多。

    当晚,他硬着头皮跟父亲和大哥说了此事,不出所料,父亲将他臭骂了一顿。

    赵长兴的心里,还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老派想法。

    哪怕是前些年家里连饭都吃不上,他还是咬着牙,让自家的儿女从小学独到了高中。

    突然听说大孙女在初三的关键时刻,不去好好学习,反而在学校里做起了买卖,自然很是气愤。

    尤其是听说赵卫国给孙女提供的本钱,心中更是恼怒,差点要扬起屋里的鸡毛掸子。

    大哥赵卫中的反应倒是平淡,还问了赵卫国定婚和结婚得花上多少钱,不够的话他随时可以支持。

    只不过等稍晚的时候,从东屋那边传出了赵卫中教训女儿的声音。

    第二天一大早,徐耀宗就到了赵营大队的大队部,还特意把赵卫国和赵卫山等人叫了过去。

    赵卫国还以为肯定要详细询问一番,徐耀宗却直接告诉他了结论。

    经过公社连夜盘查,已经大致问清了供销社那批文具的去向。

    原来是供销社里售货员趁着制度上的漏洞,将东西转卖出去赚外块,根本没有什么小偷,至于转卖给了谁,已经无从查起。

    供销社很快给了结果,犯事的售货员、也就是赵云亭家的亲戚因能力不足,调任岗位,所谓的学生偷盗传言,纯属旁人胡编乱造,跟供销社毫无关系。

    本来是供销社内部的一件事,传扬出去后,被人加以利用,最后却演变成了一场群殴。

    待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就觉得当日的群架着实有些小题大做。

    “唉,你们看看,本来是一个小事,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非要闹起来,还出动了那么多人,好在没出什么大事。卫山呐,以后你可长点心吧!”

    徐耀宗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赵明泰也在一旁附和着劝道:“徐主任说的是啊,卫山,你岁数也不小,眼瞅着孙子都要上学了,你这脾气也该改改。”

    赵卫山摸了摸有些后移的发际线,笑道:“两位领导说的是,一定改!下次一定改!”

    见赵卫国和赵营的其他人都没什么异议,徐耀宗说了几句场面话,很是识趣的转移了话题,问道:“卫山,我记得前几年,咱们这里山上还有野鸡,这几年还有没有?”

    “山上的树都砍光了,后来一场大雨,山上冲的啥都没有了。不过这几年,龙潭河东岸的地里,倒是经常能碰见野鸡和野鸭。今儿个正好是周日,反正公社也不上班,既然徐主任来了,咱们去地里碰碰运气,要是遇到几只肥鸭子,咱们今儿个就有口福啦。”

    徐耀宗听的双眼发亮,当即就要拉着赵卫山出门。

    赵卫国在一旁笑道:“徐主任,不用这么麻烦。我家里养了些公鸡,是县里农校培育的新品种,这养了几个月,也够得上吃了,正好趁着徐主任在这儿,让大伙儿尝尝。”

    徐耀宗连连摇手,“哎,可不兴啊!你谋个挣钱的门路也不容易啊,哪能让你破费。”

    赵卫国觉得这位徐主任对自己甚是客气,丝毫没有当官的架子,跟他说话也很是轻松。

    “我这鸡可不是白吃的,我还指着靠你打开销路呢。等你回了公社,在公社大伙上替我美言几句,说不定,以后咱们公社的领导们都能吃到我家的鸡肉。”

    赵明泰指着赵卫国道:“你小子啊,跟你爹一样心眼多!今儿个咱们就吃鸡肉炖萝卜干,正好我那还有几瓶好酒,晌午了一块儿尝尝!”

    众人皆尽欢呼,笑闹了几句,赵卫山带着徐耀宗一起去打野鸡。

    赵卫国回鸡舍里捉了三只公鸡,又叫了赵卫军一起,中午十几个人在大队部凑成了一桌,吃喝了两个多小时,皆是兴尽而归。

    一场闹剧过后,徐寨大队的人似乎受了不小的打击。

    近几个街集,街上的商户惊喜的发现,街上的街溜子少了许多。没了这些二流子捣乱,做起生意也顺畅了不少。

    随着气温一日日升高,赵卫国订婚的日子很快到来。

    按照习俗,订婚宴一般都是由男方带着聘礼向女方求亲,由女方准备酒席招待男方的客人。

    可郭家就郭家父女俩人,在村上也没什么亲近的门户,连个召客的人都没有。

    而关于聘礼和嫁妆双方也都提前说妥,并没有太大的物件。

    为了照顾女方,赵卫国这边没有去太多的人,原本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没通知。

    赵长兴、赵卫中父子和十一婶、周彩娥,加上赵卫国和王秀云一共六个人,两家人凑成了一桌,吃了一顿不算丰盛,但也不算简单的便饭。

    订婚过后,两人的关系基本算是定了下来,就差领证办酒席。

    赵卫国心中大安,自觉办了一件人生大事。他过了两辈子,这还是头一次结婚,心中难免抱有期待。

    看起来郭燕秀倒是没太大波动,对于赵卫国的态度依然有些捉摸不透。

    不过听说赵卫国为了安置父亲,建了两间砖坯混合的房子,她也不顾庄上人的眼光,说是去工地监工,却将鸡舍收拾的井井有条,算是免了赵卫国的后顾之忧。

    赵卫军最先忍受不住,到赵卫国面前告状,说郭燕秀抢了他的差事,闹得赵卫国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