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83:我靠种地发家致富
繁体版

第36章 敲定价格

    赵明泰比张长兴大了一岁,三个儿子都已经结婚生子。

    借着包产到户的政策大方向,前年就和三个儿子分了家,和老婆周玉芬单独住了一处院子。

    没了儿孙们束缚,赵明泰的日子很是潇洒。

    只要没什么大事,平日就是在大队里坐着,偶尔有了兴致,在大队转上一圈,看看地里的光景。晚上回家再炒上几个热菜,喝上一顿小酒,比神仙都快活。

    赵卫国到的时候,他刚喝下三两酒,自觉还没尽兴,见赵卫国登门,赵明泰很是高兴,招呼着赵卫国坐下,又叫着周玉芬送了一双筷子过来。

    赵卫国和周玉芬寒暄的功夫,赵明泰已经给他倒下了满满的一大杯酒,

    “来来,先陪姑父喝上两杯。”

    周玉芬在一旁嗔怪道:“你个酒迷瞪,自己喝就算了,娃儿们岁数还小,你别让人喝出个好歹来!”

    “你个碎嘴子,卫国都二十好几的人了,能不能喝我还不知道吗?”

    赵卫国笑着和周玉芬道:“姑,不碍事,我陪姑父喝上几杯。”

    听赵卫国如此说,周玉芬这才放心,慎重交代了几句,又去灶台忙活去了。

    没周玉芬在场,赵明泰顿时放了心,和赵卫国接连碰了三杯酒。

    赵明泰只顾着喝酒,似乎一点儿也不关心赵卫国的来意。还是赵卫国耐不住性子,见赵明泰又是一杯酒下肚,就拿起酒壶给赵明泰斟满了酒,说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侄儿今晚过来,一个是陪姑父喝上几杯,还有个事儿,得求姑父帮帮忙,拉侄儿一把。”

    “咋了?你娃儿也想让姑父给你说亲?那你可找对人喽,我给你说,你姑父说的亲事,都好的不得了!”

    赵明泰斜睨了赵卫国一眼,继而捧腹大笑,口中的唾沫也飞出了老远。

    “姑父,不是说亲的事儿。”

    赵卫国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我想承包点儿地,想让姑父替我把把关。”

    一句话说完,赵明泰脸上的惺忪和迷蒙刹那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警惕和防备。

    “你娃儿承包地干啥?想自立门户?你跟你爹说了吗?我可先说好,为了给你跑城里的夜校,我可是在公社磨破了嘴皮子,这说话就开学了,你要是不去上,以后你们家的事儿就别来找我!”

    赵卫国陪着笑说道:“哪能呢,夜校是姑父给我争取到的机会,我肯定会去的。不过夜校就俩仨月的时间,总不能守着夜校不干活吧?栖凤山的东山坡和山下的荒地,我看荒着也是荒着,不如让我承包下来,给大队做点贡献出来。今晚过来,就是来找姑父探探口风,大队里到底是啥想法,要是姑父说不值得,那我就听您的,找点别的事儿做。”

    赵明泰只是冷笑,不等赵卫国说完,就问道:“你娃儿见过黄志强了,这是来替他说话了?”

    “姑父,我不是来替他说话的,我是想给咱们大队挣面子的。”

    既然赵明泰提起了黄志强,赵卫国也不隐瞒,不但将前两日和黄志强的对话说了,也将自己的构思和设想说了出来。

    赵明泰先是一脸轻视,越听却越是惊诧,到的后来,也顾不得面前的酒菜,问道:“看不出你娃儿不声不响的,脑瓜子里存这么多东西,你说说,这些话都是哪听来的,是黄志强教你的?”

    “姑父,您也太小看侄儿了吧?”

    眼见着赵明泰还在震惊当中,赵卫国决定趁热打铁。

    “县里每年都会评选万元户,我听说,这连着好几年,咱们公社一个人都没有。姑父,您有没有想过,要是咱们大队出一个万元户,不说咱们公社和大队,就是您的脸上也有光啊!”

    “你想跟我说,你想当个万元户?”

    赵明泰一下子从震惊里醒了过来,指着赵卫国哈哈大笑:“不是我小看你娃儿,你连个媳妇都没娶到手,还跟我谈什么发家致富!”

    赵卫国没听明白,发家致富和娶媳妇有啥关系。

    不过,这种细枝末节的事儿,不适合放在这时候问。

    “姑父,您敢不敢给我打个赌?”

    “你娃儿又有啥歪主意了?”

    赵卫国将带过来的两盒烟、两瓶酒摆到了桌上,笑道:“您把地租给我,五年之内,我要成不了万元户,我就当着您的面儿,一口气灌一瓶白酒。”

    赵明泰一眼就认出了烟酒的牌子,眼前顿时一亮,沉吟了半晌,似是被说服了。

    “你娃儿既然有信心,姑父做长辈的,也希望你趁着年轻,博点名声出来,不能拦着你发财致富。”

    赵卫国正要道谢,只听赵明泰接着道:“不过,上面还没出个人办厂的政策,你们可得悠着点,不能干违法的事儿。你在集体的土地上搞养殖还好说,要是让黄志强的砖厂开起来,谁给告上去,我和大队都要担风险呐。”

    “姑父,您在咱们大队当了二三十年的支书了,德高望重,谁会去告您呀!”

    赵卫国忙给赵明泰端了一杯酒,笑问道:“姑父,你看这样行不行,等砖厂办起来,我让他每年给大队额外交出一成的利润,这利润归大队支配,不会让社员们知道……”

    “这个……不好吧……”

    赵明泰虽是这样说,手里却毫不迟疑地接过了赵卫国的酒杯一饮而尽。

    赵卫国顿时放下了心,接着道:“黄志强一个外村人,想借着咱们的风水宝地发财,就该给咱们大队谋些福利。姑父放心,我能替他做了这个主!”

    赵明泰巴咂了一下嘴唇,没好气地说道:“难怪黄志强找到了你,你娃儿可比他灵光多了!你说说他,跟我非亲非故,天天往我这儿送钱送东西,也不注意点政治影响,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能收吗?”

    眼见着赵明泰此时心情不错,赵卫国干脆趁热打铁,和赵明泰敲定了价格和细节。

    栖凤山的东山坡和北山坡,可以交由黄志强使用,不过条件却跟赵卫国预想的不同。

    等黄志强的砖厂建起来,赵营大队以土地的名义参股,每年分走两成的利润。

    至于栖凤山下的那几十亩土地,大队本就没当回事。自七五年暴雨之后,也没人去丈量过。

    赵明泰乐得含糊送个人情,按每年一百五十块的价格,租期二十年,租给了赵卫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