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83:我靠种地发家致富
繁体版

第14章 讲条件

    梁招娣脸上闪过了一抹失望,随即看向了赵长兴。

    “看妹子这话说的,也不是我们家非要逼着咱们做决定,实在是日子不等人啊。素锦是个读书用功的孩子,这次开学考试考了个全班第三,日后肯定是要上大学,在县里工作的。要是卫国没个正经活儿,日后我们素锦分配了工作,这两人也不搭呀,叔,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梁招娣这话再明白不过,明显是等着赵家主动松口,或者做出承诺。

    赵长兴点了点头,思量着该如何开口。

    陈家的背景他也知道,无非就是在十几年前,陈家出了一位县主任,当了隔壁县里的一把手。

    在农村,谁家有一个这样的高官,那就是不得了的事情。

    是以过去的十多年里,在整个魏河公社,陈家当真是大名鼎鼎、声名显赫,谁要是能和陈家扯上关系,一大家子脸上有光。

    若是搁以前,陈家这几家近门,断不会和他们赵家议亲。只是如今形势变了,这才放下身段,还主动来谈条件。

    随着这几年运动的结束,那位主任没有撑过上面的清查,被关了进去,陈家随之败落。

    公社原本给的优待和福利统统取消了不说,听说在陈家所处的十里桥大队,陈家分到的地也被重新丈量,甚至还被追缴了一大笔钱。

    陈家之所以主动上门,大概也有这个原因。

    赵长兴斟酌了一会儿,答道:“你说的在理,虽说现在时代不同,讲究自由恋爱,可门第也不能相差太多。卫国的情况你们也知道,是个好娃子,就是缺个机会而已,我肯定会给卫国找一条门路,不过这一时半会儿,没有啥好机会。咱们好商好量,不妨把条件都摆出来,要是俩孩子觉着可以,那就接着往下谈,要是互相看不上,那也是孩子们没缘分。”

    这句话说的四平八稳,又将主动权推到了陈家这边,等着梁招娣讲出条件。

    梁招娣心中莫名有些忐忑,这次家里愿意和赵家结亲,除了看重他们家的名声外,也是打听了赵家的背景,从县里得了一些小道消息,这才盼着通过结亲,从赵家这里找个出路。

    陈老太爷,也就是公婆的父亲,做主拍板,希望能尽量和赵家结亲。

    但她的公婆说陈素锦是他们的女儿,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

    陈家是一个大家族,一大家子众说纷纭,媒人郭燕秀听的直摇头,推脱着不肯再插手。

    陈老太爷等的着急,听说她和李红梅是旧识,就把重任按在了她的头上。

    半路接手这样的事情,着实有些尴尬。

    双方这刚开始议亲,像传话这种事情,一般都是由媒人代劳,很少由主家的人亲自出面。

    媒人帮忙传话,什么话都能说出口,哪怕说的再出格,传扬出去,也是媒人没带好话,跟双方主家无关。

    由她出面,就等于代表了陈家的态度,一言一行都要慎重。

    她本就不是个能言善辩的人,今日和郭燕秀主动登门,实则是陈老太爷等的着急,催着她上门,探问一下口风。

    来的时候,她收到的是两个说辞,陈老太爷让她尽量促成亲事,公婆却希望这门亲事黄了。

    她谁也不敢得罪,心里打定主意,左右她就是个传话的,赵家说了什么,都和她无关,她原封不动的带回去就行。

    不曾想赵家却不愿意表明态度,一时间,她倒是有些为难了。

    “行啊,那就讲条件吧!”

    梁招娣带了点赌气的成份,依着公婆的原话,说道:“叔说的不错,常言道好事多磨,卫国这活儿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找好,我们家都能理解。正好素锦现在还在上学,要是俩孩子同意,咱们可以先把婚定下来,让孩子们多处处,等到卫国找好了活儿,素锦上了大学,再说他们结婚的事情,这一节要是不同意,那就没法往下谈了。”

    话音刚落,李红梅忍不住要跳起来了。

    她四处张罗赵卫国的婚事,盼着赵卫国能尽快完婚,赶在开春之前分家。

    若是按着梁招娣如此说,陈素锦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考上大学,非但不能如愿分家,不知她家还要被这一大家子吸血到什么时候。

    每年那么大一笔防疫费,她可不愿意跟赵卫中这几个兄弟平分,还有丈夫的兽医,接下来肯定赚钱,不能再受旁人拖累。

    涉及到钱财,李红梅顾不得讲什么面子,急忙劝道:“招娣姐,卫国岁数也不小了,等不了太久。这结亲啊,还是趁热打铁的好,咱们也别讲那些过时的虚礼了,卫国的活儿,这一俩月一准找好,让卫国和素锦再处处,要是他俩处的好,咱们不如就趁着过年喜庆,把她俩的事办了!”

    李红梅如此说,赵家人都懂得是怎么回事。郭燕秀也早得了李红梅的嘱托,大致明白李红梅的心意。

    只有梁招娣这个外人有些莫名其妙,不明白李红梅一个做嫂子的,为什么会对小叔子的婚事如此急切。

    然而此时容不得她多想,李红梅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她自觉也要说出点什么,才显得自己没有白来这一趟。

    趁着李红梅的话,梁招娣说道:“妹子,你这也太急了吧,孩子们才见过一次面儿,都还没说几句话呢,怎么就要谈婚论嫁了?我可先说好,我们家素锦自小读书,我公婆跟宝贝似的,从没让她下过地,地里的农活儿她可干不了。”

    李红梅忙道:“那哪能呢!素锦是读书的料儿,只管读书就行了,嫁过来之后,肯定不会让她干活了。”

    梁招娣没想到赵家连这个也能答应,惊诧之余,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要是素锦考上大学,上学的花费什么的,可得咱家里出。”

    “招娣姐,你但放宽心,素锦嫁过来,就是赵家的人,上学的费用自然该俺们出。”

    梁招娣又道:“素锦这孩子矜贵,平日不怎么爱吭声,和人说话一向直来直去,到时候,你们可别见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