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繁体版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抵香江

    一阵鞭炮的轰鸣,打破了院子的宁静。

    接亲的队伍来了,小当忙向孟姑娘告辞,去了前院看热闹。

    阎解娣的丈夫叫赵长虹,现在正带着一帮兄弟在叫门,人数不少,可老阎家也是人多势众,又是在自家的地盘上,怎么可能轻易让他们进门。

    红包倒是掏了不少,奈何里面包的钱数让人直挠头,净是些一分二分的,最大的一个是五分钱,连个一毛钱的都没有。

    虽说娶亲的红包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如今叫门的红包大多在一毛到两毛之间,进门以后如果是重要一点的亲戚,收到的红包则多是一两块钱,家底殷实些的,也不乏五块十块给的。

    这也让混在外面人群里的小当开了眼了,原以为老阎家就够能算计了,没想到这个新女婿更是个铁公鸡。

    僵持了好一会,可能是阎老师觉得在这么弄下去,脸丢的反而更大,让人开了门,因为多掏了好几个红包,嘴里嘟嘟囔囔、满脸不情愿的赵长虹,才被一众兄弟拥了进去。

    稍等了一会儿,小当才进去,给阎老师和管事的于莉两口子打了声招呼,就出门到院子外面等着去了。

    她没有再看下去的心思,只想着赶紧把这趟差事弄完,在她眼里,今天这两人的婚姻,虽然只是刚刚开始,其实已经结束了。

    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阎解娣才被她二哥阎解放背着出来,新郎仍旧脸色不好的跟在旁边。

    小当等他们上了车,便准备启动走人,结果被新郎拦住,非要再上两个他家的亲戚才走。

    见阎解娣不言语,小当也没说什么,便让人上来了。等于莉那边和婆家人都沟通好,说可以出发了,小当立刻开动了车子。

    路程并不远,只是气氛有点不太好。小两口在后排的座位上互相埋怨,旁边的两个亲戚不说劝解,反倒在那里煽风点火看热闹。

    稍微消停点的时候,新郎又要抽烟,被小当拦住,赵长虹便想要发作,身旁的阎解娣这时候突然灵醒过来了,急忙拽住丈夫正要指向小当的手,小声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赵长虹才悻悻的放下胳膊不再吭声。

    小当没有一点搭理他的意思,提了提车速,很快把人送到了婆家的院子,婚宴就在大杂院里搭的棚子,她也没有留下来吃饭的意思,等人前脚下去,后脚一加油门,直接走人了事。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也参加过不少新人的接送,都是些人情往来,热情客气的是大多数,像这种歪瓜裂枣的也见过,不是一路人,以后更不会去打交道,犯不着计较,一笑而过就是了。

    她现在只想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巴结好自己的老兄,让他带自己去香江那边玩一圈。

    虽然巴结不巴结都应该能去,但她就是愿意去讨好自家兄长。在这个世上,什么都是假的,都是可有可无的,只有她哥哥对她的情义才是真的。

    这么些年来,她自己一个月的吃穿用度,能超过别人五口之家的总和,在这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又有谁会像老哥那样对她好呢。

    学业和事业什么的,对小当来说,都不怎么看重,她觉得和大多数埋头苦学的人相比,自己就是个混日子的。

    之所以上这个大学,也只是因为老哥让她拿张文凭,说是那东西比较能拿得出手。这道理她懂,驴粪蛋表面光,什么都讲究个包装,那张文凭就是给自己身份的一个加成而已。

    贾老师这段日子一直在给自己攒时间,年前必须要去一趟香江了。现在开公司,和以前入股别人的企业不同,往往需要亲力亲为,而像自己这样,一放手就是半年,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问题。

    王雨嫣的预产期在二月中旬,恰好是农历的正月,自己不能离开她的身边,时间也就只有年前这一段了。

    以现在的交通条件和办事效率,连去带回至少也得十天左右,等拿到所有手续,也就该出发了。

    槐花虽然也很想去花花世界开开眼界,但贾老师让她留下来照顾张老太和王姑娘,说是暑假再带她过去,也只好答应下来。

    相比于小当对王雨嫣的态度,这姑娘要更亲近一些。而且面对自己的一对兄嫂时,她的态度也都差不多,并没有因为是兄妹,就更亲近贾老师。用她的话说,都是自己的哥哥姐姐,在自己心里,一碗水是要端平的。

    对这姑娘的想法和行为,小当觉得她就是个傻的,让人没法子计较。

    在安顿好所有的事物后,元月19号一大早,贾老师带着妹妹小当,从燕京机场出发,直奔广州。

    来机场接机的,是长安置业内地项目的负责人周放,趁着午饭的短暂时间,他向贾老师汇报了内地项目的筹备开展情况。

    如今长安置业对内地的投资,初步选择了服装、电子、玩具、酒店四个方向,具体的资金规模,还大多处于商洽阶段,没有太多亮点。

    毕竟对于外来投资这种新生事物,内地也还处在摸索阶段,对外资的投资比例、股权结构都没有定见,不是着急能解决问题的事。

    贾老师并没有太多质评,只是简单勉励了几句,便在饭后直接奔赴了深城,休息一晚后,次日一早再次来到了香江。

    来接他们的邹桂芳带了两辆车,一辆是她和保镖乘坐的大众,另一辆全新的宾利慕尚,则成为贾老师日后在香江的座驾。

    一路上看着坐在前排的司机和保镖,想着另一辆车上那个管家的一言一行,小当很少开口说话。

    对所有未知的事务,在外人面前,她都按照自家兄长早年教导的,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只要不吭声,谁都不能说她是个土包子。有什么不懂的,私下问哥哥就行,没必要在外面出乖露丑。

    她对自己的衣着打扮是很有信心的。家里这些年就不缺时尚的衣服,只是不太穿而已。昨天在广州换下了冬装,今早在深城又换了一身,比起路上行人来,自己的这身穿着,绝对算时髦的了。

    上午十点,车子驶入九龙塘别墅的大门,小当抵达自己在香江的第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