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繁体版

第七十八章 万事俱备

    别人的苦恼只是别人的,与小贾无关,他现在有自己挠头的事情。

    王海东和秦淮茹的婚期越来越近,像什么彩礼、陪嫁、采买、服装、酒宴、红包之类,大多数人头疼不已的事情,在小贾这里,属于不值一提的小问题,人的因素才是关键。

    说是两家人的事,其实涉及到的远不止三家,除了王家和贾家,秦淮茹的娘家,老王已故夫人的娘家,都在因为他们的婚事而牵挂和忙碌。

    秦淮茹是琵琶别抱的再嫁,作为亡夫家的老太太,贾张氏的心情如何,可想而知。如果对方是个普通人,或许她还有拿捏一二的可能,但面对王家,她本能的心虚,惹不起啊!

    但是,惹不起是一回事,甘心不甘心是另一回事。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会担心,这老太太会闹出点什么事,但最好提前杜绝出事的可能,则是大家的共识。

    这个责任自然就落在了小贾的肩上。

    婚礼当天,贾张氏肯定是不能出席的,即使她想去,小贾也不会让她去,老太太是老贾家最后的脸面,没必要去给老王家捧场。

    不止张老太不去,贾公子自己也不准备参加婚宴。

    未来和王雨嫣会走到哪一步,还说不准,但大概率会从情侣成为夫妻。

    老王婚宴上的宾客,不敢说十之七八,会成为将来自己宴请的对象,一半左右应该是有的。

    只闻其名不见其面,还没有什么,若是自己这次参加了,等轮到自己和小王的时候,如果现场有人想起点前情往事,笑柄岂不是更大了。

    自己脸皮厚,无所谓,王家是要脸的,尤其是想到小王姑娘的性情,小贾也不愿意去赌。

    再有,自己该跟朋友怎么讲,难道说,我老娘今天结婚,请大家务必赏光吗。

    作为秦淮茹的娘家,老秦家的人肯定都会出面,而自家这边,能去现场的,也只剩下小当和槐花两个丫头了。

    对这两个妹妹,小贾还是比较放心的,都不是很傻很天真的那种,在不指望她们借着秦淮茹的高嫁,攀龙附凤的前提下,去见见世面,未尝不可。

    其实,还有一个大家都忽略的人,在小贾心里,她才是最不可控的因素,那就是这场婚礼的第三主角,老王的姑娘王雨嫣。

    对张老太这样的市井老妇,诱之以利、晓之以情、施之以威,妥协就是分分钟的事。

    对小当、槐花这两个还没长成的小萝莉,只要不是有心人的刻意引导,可能还会高高兴兴的,把自家妈妈嫁出去,然后躲起来数红包。

    然而,王雨嫣不一样。

    她出身高门,已故的母亲是书香门第、大家闺秀,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虽然这个时代不讲究所谓的钟鸣鼎食,但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她的生活经历和见识,让她有着同龄女孩子,所不具备的超然气质,所思所想,也不是常人所能猜测得到的。

    王雨嫣能顺利同意老王两人的婚事,无论是来自长辈的压力,还是姑娘本人的豁达,已经多少有点出乎小贾的意料了,还指望人家,去现场扮演一个低眉顺眼的继女吗,可能吗?

    贾公子至今都还记得,第一次和这丫头相见,她对老王可都是颐指气使的态度,一个秦淮茹,算什么呢,自求多福吧。

    别的事情上,小贾可以出头,帮着秦淮茹,可现今是什么情况,秦淮茹既是王姑娘的继母,也可能是未来的婆婆,在这种复杂的婆媳母子关系之间二选一,他觉得傻子都会选择站队王姑娘。

    有了媳妇忘了娘这种话,秦淮茹一定是说不出口的,毕竟连她自己,都有点看人家小姑娘的脸色。

    有时候,半路夫妻的无奈,就是如此的莫名其妙。

    在王姑娘个人情绪之外,她母亲娘家的态度,也会影响到她。

    不过,通过最近的观察来看,小表妹佟晓梅对婚事的参与热情,还是比较高的,和小当两人也打得火热,至少从中可以看出,在小王的姨妈、姨夫那里,不太会出什么问题。

    王雨嫣远在闽江和湖广的两个舅舅,早早寄过来的贺礼,也侧面反映了人家的态度,礼到人不到,已经不给你们添麻烦了,还想强求什么呢。

    这所有的因素,叠加在一起,对王姑娘会产生何种影响、会让她做出何种举动,都不可预估。

    小贾觉着,让老王去头疼吧,反正自己不会去现场,不用直接面对王雨嫣,比起老王来,幸福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人的问题解决完,还有一个房的事情。

    这件事看似与老贾家无关,却同样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王海东和小王现在住的房子,是人家王姑娘母亲的遗产,准确的说,是王雨嫣的个人产业,与老王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过去,他还可以堂而皇之地赖在这里,都要娶了新人了,还怎么好意思,再霸占属于女儿的东西。

    回父母那边是不太可能的,倒不是老王心善,怕秦淮茹受新婆婆的气,单纯是他自己的问题,骨子里,他有点怕老两口。那两位对他,客气的时候不多,经常被骂的狗血淋头,他实在有些担心,自己平日的高大形象,会因此在秦淮茹那里崩盘。

    房子的事情,解决起来并不麻烦,只是有点考验老王的面子问题。

    首先是老王单位给他分配的公房,两室一厅,六十个平方左右,做个两口之家足够了,可对于他们两个家庭观念比较重的人来说,有点不够看。

    另一处则是小贾准备的。

    自从过年前后,知道他王海东背着所有人,和秦淮茹私定终身,为了给秦淮茹撑腰,贾公子托人,在老王现在工作的区府旁边,买下了一座一进的院子,准备作为秦淮茹的陪嫁。

    院子在大木仓胡同的中段,虽然距离自家这边和少年宫比较远,但离老王单位,步行只有十分钟的路程。

    在建筑规制上,那院子和小贾他们现在住的也差不太多。

    不管王海东如何选择,吃软饭的名声,小贾绝不会让他跑了。

    为了让秦淮茹过得舒服点,开春后,小贾便请了大匠人王满堂帮忙,对那间公房和新院子,分别进行了修缮,如今连软装都已经完工,就等拎包入住了。

    王海东和秦淮茹的婚礼,诸事皆备,只差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