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从打造山洞民宿开始
繁体版

第四十章办证

    满满一大铁锅的非常炖鱼,没有什么能装下。

    之前用来腌制大青鱼的不锈钢盆同样装不下。

    毕竟还加了豆腐跟肥肠,还有七七八八的调料。

    所以还是只能在灶台上吃。

    盛了一碗饭,徐阳琢磨着还是要整个尺寸更大的不锈钢盆。

    虽然不一定能做这么一大锅,但是有备无患总是没错的。

    “爸,快尝尝我的手艺”

    徐阳夹起一块鱼肉放到老爹碗里。

    “嗯,味道是不错,就是火候比你妈差了点”

    徐振夹起鱼肉吃了一口,眼神不着痕迹的瞥了一眼徐母。

    中年人的求生欲也是满满的。

    “妈,你也吃”

    徐阳见状也给徐母了一块。

    “小阳,你有这手艺,未来媳妇有口福了”

    “对了也回来大半个月了,我在村里给你问问,寻摸个姑娘怎么样啊?”

    “妈,你卤的肥肠真好吃”

    “你这孩子,别打岔”

    “妈,我觉得太早了”

    “你都二十八了,还早,你看人家徐平,娃都有了”

    “妈,还没生呢”

    “别贫嘴,也就年底的事了,人家好歹有了”

    “爸…”

    徐阳向老爹投去求助的目光。

    “既然在家了,也有时间,确实早点寻摸一个媳妇好”

    可惜在这个点上,两口子口风一致。

    对徐阳对目光视而不见。

    “妈,我现在正忙呢,过段时间再说吧”

    迎着徐母期盼的目光,徐阳只能用出拖字诀了。

    能拖多久算多久。

    其实徐阳还是挺喜欢待在家的,如果没有老妈天天催婚的魔咒的话。

    一家人边吃边闲聊着,徐振也询问了后续的打算。

    养殖鱼的话,徐阳这点小规模在村里不用办经营证什么的。

    要是做民宿的话,就需要了。

    并且还不仅仅是经营证,在山上开民宿,还要地方政府批准。

    也就是村委会批准,并且要上报到镇里批复。

    为什么需要两道呢。

    虽然山头在村集体里面,但是镇政府才算是地方政府。

    只不过村里要是同意,那镇政府除非有规划,不然基本没问题。

    只不过,看着现在仅有的三座木屋。

    任重道远啊。

    徐振还提出给徐阳一笔钱用来建设民宿。

    但是徐阳拒绝了。

    即便拿了也有点难度做成这个事,老两口存了大半辈子的钱。

    万一失败了,那不就糟蹋了吗。

    徐阳准备慢慢来。

    最近也思考了很多,关于民宿的方向。

    养鱼跟洞藏酒目前也在做了,只不过是个长期收益。

    短时间内是没有收益的。

    指望这两个接续资金肯定是不要想。

    徐阳到现在加上买鱼,翻新木屋等等资金也花了快一半了。

    剩下的就是能在做几套木屋,也还是少。

    并且民宿,还是要有配套的设施吧。

    人家也不能光就是在这住吧。

    一些玩乐的项目,吃饭的农家乐等等。

    衣食住行等等。

    这么一想徐阳脑壳都快炸了。

    之前只是看重山东的地理位置,现在慢慢做着,发现问题越来越多了。

    一灶台的肥肠鱼,三人自然是没吃完。

    仅仅吃了一半左右,夏天本来食欲就没那么好。

    剩下的老妈也给用不锈钢盆打包带回家了。

    徐振本来准备留在山洞,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只是徐阳想到养鱼虽然不用经营证什么的,但是也需要养殖证的。

    这事还得去办呢,之前毛叔也说过一嘴。

    最近太忙,徐阳早就抛脑后去了。

    要不是刚想到,估摸过一会又得忘。

    趁着今天还算闲,徐阳准备去一趟镇上办了去。

    收拾完之后,徐阳就骑着三轮车带着爸妈下山了。

    下午老爹也不用车,徐阳直接骑着朝着码头去了。

    跟三叔徐文打听了一下,需要带上承包证等等东西。

    徐阳又折返回家,带上老爹。

    果林的承包证在徐振名下,山洞区域也在承包证上。

    可能申请养殖证还会挂在徐振的名下。

    不过这个问题倒是不大,虽然挂在老爹名下,但是自己该负责养的还是要负责养的。

    老爹也有果林要忙活。

    两人一路赶到镇上渔业局。

    养殖证的全称叫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许可证。

    老爹出面办理,徐阳跑跑腿。

    镇上渔业局人不多,所以只花了个把小时就办理好了。

    只不过证件要过几天邮寄过来。

    要三到五个工作日,也可以自己过来拿。

    填了家里的地址,徐阳打算看看,到时候有时间就自己过来拿好了。

    总归养殖证下来,也不怕别人说闲话了。

    村里闲着的大婶大妈可早就在传徐阳仗着关系,把山洞怎么样怎么样了。

    虽然徐阳没有对外说,但是这车子一趟趟运上山,村里人可都是看着的。

    这一打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所以徐阳才想着把证办了堵住他们的嘴。

    这事也多少会影响到三叔在村里的公正性。

    不然像徐阳这样小规模的养殖户,其实也不需要办证什么的。

    到家后徐阳独自骑着车上山了。

    早上光顾着炖鱼了,徐阳后知后觉想起来还有点事没做。

    那就是给养殖池内都杀菌消毒一波。

    要不昨儿那好几箱盐不是白买了吗。

    风风火火朝着山洞赶去。

    从木屋内搬出那几箱盐,然后走到洞内尽头台阶位置。

    徐阳打算是从源头开始。

    这第一个养殖池内,是一些野生鱼,之前清理池子抓出来的。

    徐阳走过来的时候还是很怕人,纷纷躲了起来,只有少数一些小鱼还在池子中央晃荡着。

    来到鲟鱼池子边,走上分隔的坝上。

    看着山泉水潺潺流下,徐阳打开一包盐对着水流撒了下去。

    精致的细盐,入水就不见踪影了。

    有了大青鱼的教训,徐阳也不敢倒的太多。

    每个池子内倒上两包就差不多了。

    九个池子十八包盐。

    徐阳给最后一个池子内,多加了两包盐。

    这个池子内都是毛叔送的一些大鱼。

    鱼大也得下重料。

    徐阳摸着下巴,道理肯定是不会错。

    观察了一阵,徐阳并没有发现太大的排斥现象。

    两包盐对于一个五十平大小的池子,影响不是很大。

    鱼苗都很活泼,在水中欢快的游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