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从打造山洞民宿开始
繁体版

第十八章三叔

    青石村村委会。

    很多年没来过这地方了。

    青石村的村委会差不多在村子的中心位置。

    两边都有成片的房屋。

    徐阳到的时候,村委会刚好没人。

    事实上,也没那么多人一天闲着去村委会。

    年轻人要么上学,要么上班,要么在外打工。

    村里剩余的人老龄化严重。

    事实上,要不是徐阳被炒了,也会选择留在江城的。

    村里老人说的最多的就是。

    走出去才有未来。

    徐阳也认同。

    相对山村的孩子,确实只有走出去,才有选择的空间。

    “是小阳吧?”

    “贵根叔”

    刚进门,迎面就碰上一人。

    贵根叔,跟徐振是一辈的人。

    也是村里的会计,但是看着比老爹可要显老多了。

    没到六十岁头发已经花白了。

    会计这个行业,跟it有的一拼了。

    尤其是在村里做会计,工资低,事不少。

    “小阳,你找老文吧”

    “是的,贵根叔,我三叔在不”

    “在的,你进去吧,我有事要出去一趟”

    “行,您忙”

    说完贵根叔,急匆匆的走了。

    整个村委就两层。

    一楼是大厅,还有几个办公室。

    之前也来找过三叔徐文。

    知道三叔的办公室,在二楼。

    二楼则是高层干部的办公室了。

    三叔的办公室,在二楼尽头。

    在一扇老式红色防盗门前停下。

    门框边还有一个牌子,村高官。

    “叩、叩、叩”

    伸出手,徐阳轻轻敲了几下。

    “请进”

    一道有着磁性的男声传出。

    “三叔”

    推开门,看到一位低头写文件的中年男人。

    干净的衬衫,西裤,戴着一副银边眼镜,正抬头看着自己。

    “小阳啊,快坐,我这还有点事要忙下,自己倒水啊”

    见到来人是徐阳,徐文说道。

    对于徐阳能顺利到二楼,并不意外。

    这十几年,村委班子变动不大,只是有些人退休了而已。

    小时候,徐阳没少来。

    每次犯错,捣蛋,说话最好使的就是徐文这个三叔了。

    虽然那时候,三叔还不是书记,但是大小也是个官。

    一般开口说两句,爸妈气也消了。

    “好勒,三叔,您先忙”

    走到一边的沙发上。

    办公室变化不大,只是墙壁重新粉刷了。

    添置了一些书架,文件架,还有就是这真皮沙发了。

    以前来都是只能坐小板凳。

    墙上还有一些字画,估摸是三叔闲的时候写的。

    徐文写的一手好书法,之前还有乡贤回乡来求字呢。

    毕竟咋说也是鹿水书法协会的会员。

    徐阳家,还有大伯家,每年的春联都是三叔写的。

    好家伙略显奢侈了点。

    “小阳,听说回来有几天了,怎么不来三叔这”

    徐文依然低头写着东西,嘴上发问。

    “三叔,这不是您忙吗”

    灿灿一笑,徐阳压根没想着来。

    “你这小滑头,怕是你自己忙吧”

    低笑一声,徐文笑骂一句接着说道。

    “说吧,来找我什么事”

    “是不是你那民宿计划”

    挠挠头,徐阳发现,不愧是当书记的人。

    这才坐下,就把自己的来意猜的差不多了。

    “哎,三叔,你都猜到了”

    徐阳起身坐到徐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

    “是这样的,三叔”

    “我想到村里购买一批成材”

    没有客套,徐阳直接说了来意。

    “要多少?”

    停下笔,徐文扶了扶眼镜问道。

    “先一方吧,我最近把之前山洞内的几座木屋翻修出来了”

    “但是想改造下木屋内部”

    “需要的木材不多,先一方吧”

    想了想,徐阳说到。

    村委会的木材仓库,都是自然放干的木材。

    一方也就是一吨重,虽然相比村里出售外面是一点点零头。

    但是多了,目前用不到。

    所以想了想,徐阳只要了一方的木材。

    “这么点够吗?”

    徐文问道。

    “目前是够了,但是后续肯定是需要的”

    想了想,徐阳回道。

    徐阳要这批木材,主要是用来改造木屋的。

    毕竟木屋里面太空旷了,一张床,一张椅子,一张桌子。

    其余就没了,硬说要有就是一些生活垃圾了。

    应该是之前住的员工留下的。

    现在的木屋,就相当于毛坯房。

    虽然徐阳买了不少的装饰品,但是装饰也就只是装饰。

    也不能改变屋子结构造型。

    徐阳的爷爷是木工,所以那时候老爸也跟着学了不少的。

    只不过后来徐振又学了瓦工。

    木工瓦工差的不多,只不过木工是传统手艺。

    改革开放以后大建设,瓦工是热门职业。

    建设嘛,哪里都是需要的。

    只是到了现在,住房市场的饱和。

    工作需求量就变少了。

    “老董…”

    说着徐文打了个电话。

    “你去村委仓库吧,选好木材,然后找我批单子,然后去贵根那里报账”

    “行,知道了三叔,有空来家吃饭”

    村委会买东西自然是有流程的。

    要找领导签字的,然后去会计那里报账。

    都是要上村里的公账的。

    三叔唯一开的后门,就是打了电话,可以让徐阳有选择的空间。

    当然这一点也不是特例。

    都是一村人,给自己村人,自然是能挑的。

    至于价格,肯定是低很多的。

    像轻松木的话,一方大概是一千到三千的价格。

    本村人购买的话,基本在八百左右。

    这就村集体财产的便利了。

    确实要便宜多了,即便是运到其他城市,售价也在两千左右一方。

    但是市价可能是两到三千之间。

    要是缺的话,价格还要往上涨涨。

    村委有自己的仓库的,只不过是在山脚位置。

    因为青石村生产松木,所以仓库占地也比较大。

    足足几十亩地。

    “董叔好”

    “哎,小阳吧,书记给我打过电话,你尽管挑”

    “等选好,我给你送过去”

    “那就多谢董叔了”

    村里有几辆小卡车的,平时少的话也会送。

    对于徐阳来说,就太好了。

    要是不送的话,自家三轮车得运好几趟呢。

    而且没点动力,山上可上不去。

    村里能送,那是最好的。

    很快,到傍晚边,徐阳就办好了所有手续。

    在村委交了钱,木材也运到果林口了。

    折腾了两小时,在天黑的时候,终于跟老爹,搬完了所有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