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桃源纪
繁体版

第二章十年光阴弹指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十年光阴弹指间。

    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十年了,景元大致也明白了现在的这个世界,这是一个和自己前世极度类似的世界,史书上也有秦汉唐,五胡乱华,五代十国,只不过这个世界的五代十国不是被赵匡胤终结,而是被一个出自山东周姓世家的周玄所终结,按时间上来算,现在应该是公元923年,和自己前世整整相差了一千两百年。

    整个历史的轨迹完全偏移,很多历史上的名人也没有出现。大奉历元德36年,也就是十年前,老皇帝周桓离奇驾崩,即位的是年龄最小的九皇子,登基那年仅七岁,后改年号元兴。而今是元兴九年,算一下时间,恰好是自己出生的日子,自己的家族应该是受到党争牵连,那个疑似自己父亲白衣男子在这十年里从未出现过,自己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只是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襄阳府下辖的均州桃源县黑水镇景家村,自己也是叫景元,目前自己的身世就是父母双亡,总所周知,父母双亡的人都不简单。而现在所谓的爷爷景福则是扮演一个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的悲苦老人。爷爷是景家村的村长,也是景家的族长。家境相当殷实,甚至有种富可敌国的感觉。

    景福对景元很好,算的上百依百顺,只要景元有要求,这个慈祥的老头就会拼了老命也要帮他实现。在这样家庭里的孩子,如果不是景元没有喝孟婆汤,拥有前世的九年义务教育的记忆,估计也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然后在死亡的边缘来回的蹦跶。

    除了不允许景元离开景家村这件事,景福这个老人做的倒也算尽善尽美。犹记得景元五岁那年,自己一个悄悄的溜了出去,夜晚在荒山野岭的迷了路,村子里数千人地毯式搜索,才把景元送回家中,到了家里就看到一个老人扯着白绫要把自己挂在东南枝上。对于这个朝夕相处,又对自己无限溺爱的爷爷,从此景元也就断了离开的念头。

    当然,两世为人的景元,展现的天赋那是相当的惊人,一岁便能出口成章,三岁能吟诗作赋,更有云“黑水乡民景元,世隶耕。景元生三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爷异焉,与之,即书诗四句“诶呀我的妈,好大一树叉。诶呀我滴妈,人人把我夸。”爷悦之,自挂东南枝,欲慰先祖。

    景家村很偏僻,西靠秦岭,东临汉水,南方有大巴山,算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最近的乡镇是黑水镇,要走二十几里山路,一般情况下景家村的人只有买卖必需品才会去镇子上,附近的几个村子也是时常会有集会,以物换物是常态,布匹锦帛也算是流通物品,铜板很少使用,金银更是难能一见。景元的家里倒是有小山一般的金银珠宝,只不过这座金山银海也只能放在家里发霉,景福这个名义上的爷爷不允许他离开景家村,纵然坐拥金山,奈何无处消费。

    虽然出不去,景元倒也不觉得苦闷,整日里回忆前世的种种,并记录在册,书房里也摆满了不少科技与狠活,提纯细盐的方法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在一个偶然间教给了景福,为什么说是偶然,就是把盐化入水中,加上草木灰,适当的引导之后景福就奇迹般的学会了。本身这个技能点很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若不是为了吃细盐,景元也不用费劲心思的去引导。适当的藏拙是必然的,估计景福也是看景元过于妖孽,怕引来仇家故而将景元雪藏在景家村。

    味精也搞出来了,只能自己享用,为此景福不得不开一家养猪场,一百斤的海带才能提取一餐用的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至于谷物发酵?生物学上有记载,但是景元不会。

    而今景元坐拥金山,奢侈一点倒也正常,于是景福凭着一己之力,成功的把整个桃源县乃至整个大奉的猪肉价格打了下去,这个时代,达官显贵们是不吃猪肉的,也就是那些平日里见不到荤腥的泥腿子才会吃点廉价的猪肉。如今景家村养猪场年年贴钱贱卖,这让处身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有了一丝丝的安慰,但是不多。

    年仅十岁的景元更是要建立景家村学校,景元担任校长,十六岁的大弟子景禄帅担任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十五岁的二弟子景彦坤担任副教导主任和安保部长。三弟子到六弟子也是十五岁左右,而且都是被自己精心教导了三年,现在充当教师,教一些浅显的数学和认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景元的这些弟子,这可是他考察了很久,精挑细选的,最后才因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钞能力才被一一折服。

    当然,学校是建设好了,不过却没有人送孩子来上学的,村民们觉得这是少族长景元在胡闹,而且有那上学的时间,还不如去放放羊,放放牛,然后卖了牛羊给孩子娶媳妇。上学?太费钱了,谁有闲钱去上学。景元带着六大弟子挨家挨户的劝说,最后成功招收到学生三名,一个四岁,一个三岁,最小的两岁。

    “先生,我总觉得不太对,德彪叔叔家的大儿子今年六岁了,咱们的目标是他,这搞来三个小崽子...”大弟子景禄帅欲言又止的说道。

    “先生,老大的意思是,您是给人哄孩子的姆妈,就像是你的姆妈一样!”二弟子景彦坤轻轻摇着折扇,一脸幸灾乐祸。

    “我靠!就特么你话多。”景元没好气的赏给景彦坤一记脑瓜崩。

    不都是说古人对读书人有种天然的向往吗?自己好心办学校,却没有人来上学,这找谁说理去。什么上学不如放牛羊?自己连书中自有颜如玉和书中自有黄金屋都说了,那些愚昧的村民,竟然问自己要颜如玉和黄金屋。这是一个意思吗,连打比方都不懂,自己桃李满天下的愿望估计就要落空了。

    骂骂咧咧的景元,一步三骂的回到自己小院,却发现自己的爷爷景福正在鬼鬼祟祟的从自己书房出来,年近古稀的老人,此刻双眼放光四下打量,瞬间四目相对。短暂的失神之后,景福强行甩掉尴尬的表情,捋捋胡须,清清嗓子,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说道:“小祖宗回来了。”

    景元狐疑的眼神轻轻扫过景福:“爷爷?你从我书房出来的。”目光如刀,深深的盯着景福。

    “哈,爷爷看你书房没上锁,就帮你上下锁。”老人一只手镇定自若的捋着胡须,一只手背在身后。

    “那你手里是什么?”景元指了指景福藏在身后图纸的一角问道。

    “这个...这个...这个...你说这个啊?爷爷刚才想如厕来着,然后就看到这张纸很顺眼。”景福尴尬的拿出图纸在手上甩了两下“这么看,更顺眼了。”

    “您老什么时候舍得用纸了?不一直用竹筹吗?”景元一把抢过图纸,只看一眼编号就知道图纸的内容了。心中也不由的感叹,景福着实是有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