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的天道系统
繁体版

第九十三章 赴宴甄府,天上人间(求月票)

    赵云将琉璃簪子递给貂蝉。

    貂蝉那双娇慵醉媚的一双眸子,此刻却瞪圆了,朱唇半启,粉舌贝齿若隐若现,一脸的难以置信:“……给我?”

    赵云被她这幅模样惹得心头一阵微悸,直想伸手去摸她的头,但还是忍住了。

    “我一男子,总不能戴这簪子。”

    貂蝉轻咬了咬下唇,春笋般的纤纤玉手接过戴上,轻弄着鬓角,柔声问:“好看么?”

    那店主笑道:“娘子是天仙一般的人物,这簪子在我的家乡乃是象征着古代神明,定会保佑娘子平安的。”

    貂蝉却幽幽道:“可在我看来,所有神明加起来都不及子龙郎君一人伟大。”

    赵云窘色道:“娘子过誉了,时候不早,我们还是快些去赴宴罢。”

    说着,拔腿便走。

    貂蝉留在远处,望着赵云那如孤竹茂松般的背影,唇角不由勾起一抹浅笑……

    甄家在邺城府邸是依山而建,现在虽已至春日,但北地冬雪却退的完。

    满目皆是白茫茫一片,可当赶至甄家宅院时,忽然天地一新,苍翠满目。

    这座依着山势而建的园林,被笼罩在一片青碧的光影中,小溪穿过园林,绿杨夹道,幽静绝俗。

    赵云起于微末,尚未见过如此豪奢的宅院,不禁感慨道:“北地冰雪未去,这园中却是一片翠色朗润,花气清婉,真不知该要耗费多少钱粮,才兴得这座宅院。”

    一旁的郭嘉笑道:“这世道穷苦之人食土根,嚼树皮,富贵之人则黄金铺地,绸缎做衣,明公以后还会见到更多。”

    赵云闻言,心思更觉沉重,暗思:“这正是系统要我做的匡扶天道,救护苍生,我辈拼杀鏖战的意义便在此!”

    他看向一旁的天外的疏烟斜阳,身旁朱户绣窗,眉宇间不觉渐渐舒展开来。

    不远处似有人轻语,在潺潺流水声中愈渐清晰。

    赵云转过头去,抬眼望去——

    那是个身着鹅黄衣衫的妙龄少女,亭亭穿行于朱楼雕栏之中。

    她本是跟身边的丫头有说有笑,见着赵云一行人来到,福了福身,礼数周全的很。

    开口更是落落大方:“贵人远到,不知可是赵云郎君么?”

    赵云挥一挥衣袖,目不斜视:“正是赵云,未知姑娘是?”

    只见他温声有礼,丰神潇洒,令这少女都不由得一怔。

    飞快地垂下眼去,连声道:“奴婢是小姐的贴身丫鬟,贵人请里面坐,我家两位小姐已恭候多时了。”

    说着,一个侧身,优雅地让出了一个身位。

    “多谢。”

    赵云拱手作谢,转身进了宅门。

    待走远之后,那丫鬟才敢缓缓抬起眸来,眸中仍是难掩惊艳之色。

    府内,丫鬟、庖人穿梭于餐桌前,眼花缭乱地上着各种菜式。

    正中央处,两个垂髫少女,面上带着笑容,有说有笑地唠着家里长短。

    她们都穿着嫣红的衣裳,笑靥也嫣红,在金碧辉煌的宅院里,宛如诗画。

    “小妹,你且说那个赵云生的是何模样?”甄姜突然瞥了她一眼,娇笑道。

    甄宓沉吟半晌,道:“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甄姜扑哧一笑:“小妹,你年纪尚小,未见过多少英雄人物,这‘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二词岂可乱用?”

    甄宓努努嘴,争辩道:“本就是如此,姊姊也不过长我几岁,又识得英雄人物了?”

    甄姜柳眉微挑,双掌合十:“此次天下诸侯会兵讨董,有一位叫做赵云的少年郎,于汜水关前斩华雄,败吕布。”

    “陷阵夺旗,斩将先登,连挫西凉军威风,他的英雄事迹早已传开。”

    “此人如此年轻,胆识勇武却能比拟卫霍,当属英雄人物。”

    甄宓睁大杏眼,道:“此次我们宴请的客人也叫赵云,莫不是同一个人?”

    甄姜咯咯笑道:“这天下哪有那般巧的事?指不定有人见其声名鹊起,冒名顶替呢。”

    甄宓朱唇一噘,嘟囔道:“可我觉得大哥哥不是不这样的人哩。”

    “是与不是,一会儿便知。”

    这时,一名黄毛丫头赶过来,俯身对甄姜说道:“大小姐,贵人到了。”

    声落,众人齐将目光往大门看去。

    来人于万丈夕光中款款而至,不染纤尘,却镀得一身温柔。

    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

    端的是一派贵介公子,俊迈风流。

    甄姜不免被这甫贵派气度给震了一震。

    甄宓却见过赵云,轻轻推了推甄姜,轻唤道:“……姊姊。”

    甄姜似是才回过神来,飞快地垂下眼,眸中惊艳之色难掩。

    起身微福一礼,问:“来人便是赵云么?”

    赵云拱手行礼:“赵子龙,见过两位小姐。”

    甄姜见他器宇轩昂,才具不凡,方相信甄宓所言。

    此人果真是龙姿凤章,丰神潇洒。

    “贵人快请坐。”

    赵云再谢,撩衣而坐。

    典韦等人则按剑立于其身后,不苟言笑。

    举目望去,赵云心中又是一惊。

    素三彩的花形餐盘里盛着莹白的笋片,嫩黄的鸡骨髓点缀其间。

    那只胭脂红彩山水纹海碗里烩着只肥鹅,上浇杏腻,鲜香扑鼻。

    杏花鹅左边是一盘醋烧鲫鱼,右侧摆着一叠奶汁糕点。

    满桌看去——

    更有佛手金卷,荷包里脊,冰糖百合马蹄羹……

    玉盘珍羞,难以胜数。

    光是看上去,便足以令人眼花缭乱了。

    可这还不算完,身后的庖人、侍女依旧在不断地上着菜。

    这令平日里大多以粗粮为食的赵云等人大开眼界。

    就当一名侍女将一碟滋滋冒响的红糖年糕摆在赵云跟前时,甄姜忽然开口问道:“不知郎君是哪方人士,将欲去往何处?”

    赵云答道:“常山人士,此次会盟讨董未果,只能带兵返乡。”

    “哦?常山人士?”

    甄姜眼前一亮:“郎君莫不是汜水关斩华雄,败吕布的赵郎乎?”

    赵云不知自己的名声竟这么快就传到了冀州,只得承认道:“惭愧,正是在下。”

    二女对视一眼,扑哧一笑。

    “说来也巧,我母亲便是常山人,你我也算半个同乡。”甄姜嫣然道。

    (PS:各位大哥,加一下群呗,一起讨论下剧情707876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