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有鹿
繁体版

1 有缺

    可能你不信,北孤牛牛穿越了。

    适应了半年,总算融入了新世界,怎么说呢,至少能和村里的大叔大婶正常交流了。

    只是,有时很尴尬,就比如现在。

    “牛牛,下山吃饭了!”

    北孤牛牛还没回应呢,山野四处响起了一阵阵“哞、哞”。

    就属北孤牛牛身旁的小黄牛叫的最起劲,

    “啪”,

    北孤牛牛狠狠地在牛屁股上留下一个掌印。他有点后悔了,原名不叫北孤牛牛,这是自己改的,作为一个仙侠玄幻狂热者,修仙首先要从名字修起。

    东有东方不败,

    西边西门吹雪,

    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不能落后在名字上,起了个北孤牛牛,总之比没牛的牛,比有牛的双倍牛。

    现在可好,被这些畜生占了便宜。

    “迟早有一天,让你和土豆为伴。”

    小黄牛似乎听懂了,又似懂非懂,总之不是什么好事,斜睥了北孤一眼。

    北孤心中一动,他总觉得这牛有古怪,很早就怀疑了,真想将手中的柴刀抵在牛脖子上,逼它道出实情,但没办法,这世道,人不如牛,他只是个放牛娃,为了活下去,只能给牛当牛做马。

    背地里,在老詹头夫妇看不见的地方,给小牛几记牛屁掌,过过瘾。但小牛皮糙肉厚的,任由北孤拳打脚踢,浑然不觉,在不能动刀子的情况下,也只能暗中观察了。

    青山下,房屋错落有致,此时,炊烟袅袅,流水潺潺,好一幅山居富春图!

    要不是,每天只有早上一碗粥、晚上一顿饭,这真是个旅游度假的好地方,人生啊,总是有所缺憾,曾经想去看看的远方的风景,而今就在脚下,可满腹的诗意已被饥肠辘辘所充斥。

    一路上,北孤的肚子在不停地赋诗,“咕噜、咕噜”!

    快近村口时,北孤赶紧将牛背上一捆柴货扛在自己身上,可不能被老詹头夫妇看见了,不然又得挨一顿训斥。

    赤塘村,四面环山,是一个偏远而闭塞的小村落,在这个走路靠双脚的世界,可不敢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听说不但有狼豺虎豹,更有山匪恶霸,而且山间的雾障很容易让人迷路。

    一想起迷路,北孤就心中胆寒,他就是因为迷路,稀里糊涂就穿越了,总算运气不差,经过半月的跋涉,找到了这个可以落脚的村子。

    开始还以为是一个自治少数民族,心中甚是欢喜,被他闯入了一个现代版的桃花源。经过半年的了解,最终确定且肯定自己穿越了,也在自我安利下,总算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实。听了很多传说,就像聊斋异志,至于有关这个异世界的更多信息,北孤牛牛周边的人也是模棱两可,有关那些妖魔鬼怪、神仙传说也无从判断真假。听说,族长年青时,走出去过,但这种大人物,以他北孤现在的地位也接触不到啊。

    这里,古风盛行、民风彪悍,对待自己人有米有面,对待外来者有柴刀、弓箭。就算北孤牛牛这么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身体单薄,看起来毫无威胁,也被村里人谨慎又小心地看管了一个月。

    最终,被村里的族老会安排给老詹头家放牛,这就是北孤牛牛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每当清唱起许巍的歌,北孤就泪流满面,他这么一个励志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寻遍名山大川,吊旧怀古,追逐仙缘的有志青年,居然穿越到异世界来放牛。

    好吧,放牛就放牛吧,古有朱重八,今有北孤牛牛。

    赤塘村共有两千余农户,因山地多耕地少,大多以狩猎为生,像老詹头这样拥有一块良田的并不多,听说老詹头祖上出过大人物,也曾煊赫一时。

    老詹头的家在村西口,出门就是一片良田,视野开阔,近山远黛,相比其他农户,地理位置很是优越,这就是祖上的余荫。

    但正所谓富不过三代,更何况老詹头祖上的那位传说中的大人物距今已有近千年,具体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干什么的,村里人也已没人说得清,就连老詹头自己也是语焉不详。

    不过,按照惯例,历代族长和族老会都会对老詹头一家照拂一二,逢年过节过来嘘寒问暖一番。

    这里,虽然是异世界,但一些习惯和民俗与地球古代相似,这也是高等智慧生物的共通之处吧,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构成了类似的社会结构。

    “阿牛回来了!”

    大老远,詹大娘就扯着嗓子和北孤牛牛打起了招呼。

    詹大娘,原本不姓詹,嫁给詹老头后,大家叫习惯了,渐渐就把她原来的姓名给忘了。

    这是一个男权社会,习惯成了自然,继而变成了约定俗成。

    詹老头夫妇心地善良,淳朴敦厚,除了把小黄牛看得比北孤牛牛重这点外,一度把北孤牛牛嫉妒的要死,迄今难以释怀,时常与小黄牛争风吃醋。

    奈何,小黄牛的潜力摆在这,长大后,小黄牛就会变成老黄牛,一条大黄牛对于一家农户来说,其意义不言自喻,这可是传家宝,可以造福两代人,等老詹头老的劳作不动时,老黄牛依旧可以下地、运粮、拉磨。

    而北孤牛牛呢?人心隔肚皮,长大后,还不跑了?即便没机会走出这个村落,他也需要成家立业,到时他自己都有一大家子需要养活,哪有闲功夫来管你两个老头老太。詹老头夫妇心里大概就是这么想的。

    入乡随俗,北孤牛牛也扯起嗓子,

    “大娘我回来了,顺便带了捆柴回来”。

    看着北孤牛牛,深一脚浅一脚,瘦弱的身板上背负着一大捆柴货,詹大娘满是欣喜又是疼惜。

    詹大娘赶紧上前,帮北孤牛牛卸下柴货,

    “你这孩子,以后少扛点,快去吃饭吧,饭菜在锅里热着呢。”

    北孤牛牛灿烂一笑,

    “没事大娘,你别看我瘦,全身是劲。”

    开玩笑,在老板娘面前,怎能不表现一下。可就扛了这么一小段路,背后火辣辣的疼,腿肚子酸软酸软的,在耐劳上,现代人的身体素质和古代人还真是没法比啊。

    一顿狼吞虎咽,两大碗白米饭和几个腌制菜一扫而空,从没有过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自从来了异世界,把之前挑食、厌食的臭毛病全改了,也切身理解了何为“民以食为天”。

    “对了,大娘,詹老爹呢?”

    北孤牛牛背后叫詹老头或老詹头,人前嘴可甜了,詹老爹、詹老爹的叫,差点没叫脱落了嘴,直接喊爹。

    詹大娘刚要回答,里屋内传来了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阿英啊,守成还没回来吗?”

    声音苍老而虚弱,是阿公的老毛病又犯了。阿公,年近八十,在这个村落里是有名的寿星。在这个村落里,大家普遍的寿命也就五六十岁,但老詹头家的基因好,詹家人的寿命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大家都说这是他们家祖上的阴德。

    但凡事总是有缺,就比如小黄牛缺了角,北孤牛牛除了心眼什么都缺,而老詹家缺子嗣,已经很多代都是一脉单传了,情况更糟的是,到了詹守成这代,已经是后继无人。老詹头夫妇年青时,先后有过几个孩子,但都莫名其妙地夭折了。

    就在北孤牛牛走神时,詹大娘已端起水杯走进了里屋,一阵窸窸窣窣后,平静了下来,应该是把阿公安抚妥当了。

    不多时,詹大娘嵌起布帘走了出来,满脸忧色,深深的皱纹在心事的牵引下变得更深。说到底,她已是位老人,与千千万万老人一样,和自己地球的外公外婆一样,如同自己的将来一样,终难抵挡岁月的冲刷,越经历越沧桑。

    猛然间,北孤牛牛心底一揪,不忍地安慰道:

    “大娘放心,吉人自有天相,阿公会好起来的。”

    詹大娘微微点头,看向屋外,太阳已渐西斜,门前柚子树的影子也被拖拽拉长,一片阴影漫过门槛直逼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