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混三国
繁体版

第六十七章找出破绽

    翌日,李源并没有召见马元,而是带着庞统郭照二人在城中闲逛了一天。

    似乎不再紧绷着脸,恢复了老饕本色,专门在街头巷尾那些食铺寻找特色美食,一副流连忘返的样子。

    让还有些担心的马元摸不着头脑,在县寺召集几个心腹商议对策。

    “下吏以为县君不必担心,县君一心为公,年底上计定然成绩斐然,就算与州牧府政令稍有出入,主公看在如此政绩面上,又如何会苛责县君。”

    主簿谭才老神在在的说道。

    “是啊是啊,谭主簿积年老吏,做得一手好账册,谅李源这世家公子毛头小子如何能看出其中细节。县君真的不必担忧。”

    县尉郝涉附和道,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唉,你们二位不知道,本官虽然昨日在言语上敷衍了过去,但这李子初可是有名的见微知著,料事如神。本官一直在想,昨日是不是言语有些过份,惹恼了他,认真计较起来找出我等破绽之处。”

    马元还是有些后悔,昨晚话赶话,说的义正辞严。还用主公刘备的话挤兑住了李源,让对方一时投鼠忌器,不敢对自己下手。

    毕竟法不责众,大部分县令都这么干,你李源处理我一个,其他人怎么办?

    他知道有些冒险,可不这么说又怎么过关?

    再想想自家族弟与李源关系不错,服个软又有什么打紧,最多责骂几句也就过去了。

    干嘛要跟人家过不去,搞的大家都有点僵。

    马元就这么患得患失的过了一天。

    谭才却很有把握道:“县君尽管放心,这李长史虽说有料事如神的名声,但像他这种家世出来的人,就算再聪慧过人,又怎么会知道底层小吏的门道。没有积年老吏亲授,根本看不出咱们滴水不漏的账册。”

    “但愿如此吧......对了,李长史今日就逛了城中一天,有没有询问城中百姓,打探消息?”

    郝涉摇头道:“下吏派了人远远跟着,似乎他除了询问一些商铺货物价钱,吃了两顿饭,其余什么也没做。现在已经回馆驿歇息去了。”

    “你确定他没找过任何人说话?”

    “下吏手下人盯的很紧,李长史去过的商铺,饭铺,全都询问了一遍,说的甚话也都一字一句复述给下吏,确实没有紧要言语。而且这些铺子都是咱们几家的买卖,伙计们嘴巴紧的很。”

    其实谭才与郝涉都有些不以为然,李源下来巡察吏治不错。

    但大家都知道,李源主要任务是查州牧府分派下来的长沙、桂阳两郡安民钱粮被沿途郡县克扣一事。

    他们零阳县根本就没动这批物资,只要李源在账目上看不出什么问题,他们就出不了事。

    “哦,这就好,郝县尉,这段时间你让手下盯的紧一些,千万莫要出差错。等平安送走李长史,本官重重有赏。”

    “嘿嘿,多谢县君,下吏一定让人十二时辰不歇的盯着他们,绝不敢一丝放松。”

    ......

    馆驿之中,李源随手把手中一卷竹简仍在案几上,嗤笑一声:“这等粗陋至极的账册,也敢来糊弄我,呵呵,简直把我当做三岁小儿。”

    郭照拿过竹简翻来覆去的看了许久,疑惑的问道:“这里面有问题吗?我怎么看了好几遍都看不出来。士元,你看出来了没?”

    庞统摇摇头:“这账册收支平衡,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李源呵呵笑道:“看账册可不仅仅只看收支平衡,这种流水账若是真做到平衡就肯定有猫腻。你们得看里面的细节条目,而不能光看数字。”

    “哦?子初兄看出了什么细节问题?”郭照追问道。

    “我明白了,原来如此!”

    得到提醒的庞统突然恍然大悟道。

    “士元明白什么了?”郭照转头问庞统。

    庞统把五六卷竹简摊开来,指着几个地方道:“县里士绅富户捐输皆为精米,合计万石。而发放到每户百姓手里却写着谷粟,数目对了,价值却相差何止数倍。”

    李源微微一笑:“还有呢?”

    “还有?”庞统又仔细看了片刻,“长史是说......士绅富商出家中健仆修葺城墙道路,协助县寺维持乡里治安?可是这有何猫腻?”

    “嘻嘻,这回确实我看出来了。”

    郭照有些得意的道,“账册上记录,零阳县十八处要道税卡,平均每道税卡每日收税合钱约六十。三个月来共收十万三千六百五十钱。看似数目不少,但士元想想,昨日我们光在进入零阳县第一道税卡看到的情景。”

    “对啊,想起来了,昨日那个给邻村亲戚送二十斤谷糠救命的人就交了二十钱路税,一日之内那道税卡何止收税六十钱。”

    “哼哼,你们再想想城中商铺挂着的招牌,马氏粮铺、谭家布庄、郝氏酒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就出来了。

    士绅富户捐输细粮,马元他们利用手底下商铺换成粗粮赁贷给百姓,既能安定百姓,又能换取政绩。士绅富户也有了拥护主公,打开仕进之路。

    之后上下勾结,士绅富户明面上出人出力修葺城墙,修桥铺路,维持乡里治安。实际上设置关卡大家分润路税,既得名又得利。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筹。”

    庞统越想越奇,就算不齿马元为人,也不禁为他的手段拍案叫绝。

    “这马子阳的确有几分歪才,他算准了百姓有口饭吃便不至于生乱,而且照他做法,每年都能上缴州郡数目可观的钱粮,自然政绩优异。甚至他要是再做的漂亮点,三年免赋税也不打紧。只要县寺抓住每年放贷这条财路,那可比收取赋税要得利数倍啊。”

    那不是废话吗,千年以后王安石青苗法不就是这样做的。

    不过王安石是为了大宋朝财政,而这位马元马县尊确实落进自己口袋里罢了。

    庞统这时候看向李源的眼神都变了。

    他先前还有几分不服气李源,只是因为李源态度诚恳,自己又想做出一番功绩来证明才能。

    这才接受李源邀请,跟着他巡察郡县。

    哪知道李源仅仅凭借一堆杂乱无章的账册竹简,便找出了零阳令马元贪腐的证据。

    简直让他大开眼界,不得不佩服李源见微知著,料事如神的名声果然名不虚传。

    “长史,接下来的活就交给下官去办吧。”

    他拱手请命道。